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校本教材--古典诗词分类赏析
1校本教材读本古典诗词分类赏析主编王劭宇研发组成员王劭宇杨希才李乾坤李子民延津县第一高级中学2序言古典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数千年来,古典诗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出了数不尽的风流人物。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者,对中学生进行古典诗词的教育是传承优秀文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意义深远。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由于人们远离了古诗词产生时的社会环境,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理解把握往往不准确、不到位,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难。同时,几千年来的诗词文化底蕴过于丰厚,不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诗词都是多变的,而非唯一,这就加重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故此要使学生能够较好地继承古典诗词的文化精华就要对学生进行系统地讲解,进行知识梳理,这也是我立校本课的缘由和意义所在。几千年来,无数才华横溢的优秀人物的呕心沥血的结晶才成就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细品诗词,你会发现风流倜傥、飘逸出群的有志之士的高尚情操;你会发现,在历史沧桑、朝代更迭中吟咏出千古名句的忧国忧民之士的民族情怀;你会发现,那些豪情满怀、愤世嫉俗的贤达之士的睿智理念。赏析古典诗词,才能走进有五千年积淀的文化精粹,才能于传承中创作出优秀的新的诗词作品,才能吸收古人的智慧理念从而谱写新世纪的壮丽篇章。五千年丰厚的民族文化的沉淀才缩影了古典诗词的精华,“浓缩的必是精品”,这也是对诗词文化最精辟的评价。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精华汇成了传诵千古的诗词文化,学习古典诗词就是学习历史悠久、名扬天下的古华夏。然而,古典诗词从题材上可分为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即事感怀诗等,从音律上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从内容上可分为可分为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羁旅行役诗、闺怨诗,从形式上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民歌等。古典诗词题材众多,表现形式多样化,内容主旨丰富。由于这些对于中学生来说难度大,所以本课程的研究是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从诗词内容方面出发将古典诗词进行分类,以教师授课、师生互动、考练结合等形式,让学生学习掌握古典诗词,培养学习兴趣。校本课程的研究,在传授学生古典诗词知识技能的同时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科分数、教师的业务水平,而且还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通过校本课程的研究,我希望能够和同行、专家交流,得到他们的指点和认可。3第一章古典诗词的发展史中国古典诗歌的产生可以追溯到远古神话传说和歌谣。据《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的源头》中记述,《礼记》中记载了神农时代的一首祭祀歌谣:“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吴越春秋》也记载了一首反映原始人打猎的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这些歌都是诗、乐、舞结合的典型例子,而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是中国诗歌发生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要赏析诗歌就要了解不同时期的诗歌的特点,即了解诗歌的发展史,这是赏析诗歌时把握诗歌创作的时代性的需要,也是中国的文化历史与传统进行纵横思考的需要。为此,在鉴赏诗词之前,我们对中国诗歌发展史要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脑中要形成一个大概的轮廓。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史也就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学产生的源头,所以我们可以采用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划分方式,即将之分为三古、七段。下面我们具体对这几个阶段进行简要阐述:一、上古诗歌上古期诗歌包括先秦、秦汉诗歌两部分。(一)先秦诗歌先秦时期的诗歌对于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是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的风格的形成,代表这一成就的分别是《诗经》和《楚辞》。1.我国最早的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诗经》公元前6世纪,《诗经》被编定成书,包括地方土乐的十五国风160篇,朝廷正乐的大雅31篇、小雅74篇,祭祀之乐的颂40篇,共305篇,另有6首乐谱失传的笙曲。产生地域包括现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南北部。《诗经》中有反映宴会享乐的诗,如《小雅·鹿鸣》;有反映战争的诗,如《小雅·六月》;爱情诗的名作如《郑风·子衿》;有讽刺现实的《魏风·伐檀》;还有一组反映周朝开国历史的大型周王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4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的《诗经》显示出我国抒情为主的民族文学特色,从它开始,我国诗歌走上了一条抒情言志的道路,抒情诗也成为了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诗经》里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道德意识、真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概括为“风雅”精神,成为我国诗歌的最基本最深远的传统。2.中国浪漫主义诗歌源头——《离骚》公元前339年正月十四,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位伟人屈原出生。屈原是楚国公族,以古代帝王颛顼为先祖。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任楚怀王左徒,“博文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主张对内举贤任能、对外连齐抗秦,深得楚怀王信任,后遭靳尚诬陷而被怀王疏远,“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诗中以忠君爱国为主题,以香草美人为象征,以缠绵悱恻的感情,反复迸发的愤慨,塑造出一个坚贞高洁的主人公形象。屈原的诗歌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直接影响汉赋的产生。又大量运用楚地方言,如“些、只、羌、纷、谇、謇、傺”,带有浓郁地方性色彩。楚辞突出表现浪漫的精神气质,对后世影响深远,如李白、李贺、韩愈等诗人都深受其影响。西汉末年的刘向把屈原宋玉等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当中收录肯定为屈原所作的《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招魂》共23篇。《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对后世诗歌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二)秦汉诗歌秦汉时期的诗歌在先秦诗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汉代乐府民歌以一种新的姿态、新的活力先是在民间继而在文人中显示了不可抗拒的力量,并由此酝酿出中国诗歌的新节奏、新形式,即历久不衰的五七言体。1.乐府诗:乐府原为秦时设置的音乐机关,后经汉武帝充实编改,其任务是制定乐谱,搜集歌辞等;乐府诗长于叙事,著名的《孔雀东南飞》叙述了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凄美的爱情悲剧,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再比如《羽林郎》叙述了当垆美女对强暴的反抗,《陌上桑》则叙述了罗敷对太守追求的拒绝。诗人来自各个阶层,所创作的乐府诗歌充分反映出整个社会的真实面貌。5汉代的乐府诗主要包括郊庙歌辞、相和歌辞、鼓吹曲辞和杂曲歌辞四类作品,实现了四言诗向杂言、五言的过渡。2.五七言诗:东汉的时候出现了文人群体创作的诗歌,五言取代传统的四言成为新的诗歌样式,甚至产生完整的七言诗。现存最早的东汉文人诗是班固《咏史》,而他的《竹扇赋诗》是比较早的完整的七言诗。最著名的文人诗是没有留下作者姓名的《古诗十九首》,写的是游子羁旅和思妇闺愁,因此乡情和恋情就融汇在一起。同时当中涉及很多人生哲理,讨论永恒和短暂、人的心态和生命周期、悲伤和欢乐等问题。文人诗长于抒情,语言炉火纯青、一字千金,直接影响曹植和陶渊明。二、中古诗歌中古期诗歌是指从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到明代为止的这一时期的诗歌。(三)魏晋南北诗歌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五言诗发展的全盛时期,而且开始形成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的诗体,主要有建安体、正始体、永嘉体、陶体、谢体、永明体等。东汉末年建安时代到曹魏前期,三曹、七子并世而出。古直悲凉的曹操、便娟婉约的曹丕、身兼父兄之长的曹植,以及作为羽翼的“建安七子”,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最后转变,开辟了五言诗的广阔道路。著名的有曹操《短歌行》,曹丕柏梁体《燕歌行》,曹植《赠白马王彪》《白马篇》。建安诗人中曹植最受推崇,这是由于他文采华美,对五言诗发展有重大影响,他不幸的身世又引起后世文人的共鸣。“建安风骨”,就是建安文学特别是五言诗中的鲜明爽朗、刚健有力的文风,它以作家慷慨饱满的思想感情为基础,形成志深笔长、梗概多气、悲凉慷慨的特点。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时代特色成为建安诗风独具魅力的标志。曹魏后期正始年间,司马氏掌权,一批文人不满司马氏的统治,隐逸山林,以阮籍、稽康为首的七人,称“竹林七贤”。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82首,开创中国文学史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诗中充满孤独苦闷,但政治高压之下又不敢直言,借比兴、象征来寄托怀抱。嵇康的诗以四言成就最高,追求自然,高蹈独立。总体来说,正始诗风转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面貌。6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西晋诗坛呈现出的艺术特色称为“太康诗风”,表现为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彩华丽,诗风繁缛。陆机的《拟古诗》就是华丽藻饰的代表作。太康诗风代表人物是三张(张协、张载、张亢兄弟)、二陆(陆机、陆云兄弟)、两潘(潘岳、潘尼叔侄)。他们诗中山水描写成分大量增加,为谢灵运、谢朓等人的山水诗人的先导。同时期的左思凭着《咏史》八首开创借咏史以咏怀的道路,成为后世诗人效法的范例。东晋建立后一百年间,诗坛被玄言诗占据,诗歌艺术的发展脉络中断了。一直到中国诗歌史上第二位伟人陶渊明出现,才使这个脉络重新接上。他的诗歌源于《古诗十九首》,得阮籍之遗音而协左思之风骨,魏晋诗歌甚至中国古代诗歌的古朴作风在他手上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他作为结束一代诗风的集大成者,成为了一座里程碑。他开创了田园诗,如《归园田居》《饮酒》等,写躬耕生活的感受,平淡质朴的语言中不露痕迹地表达对人生的哲学思考。陶渊明是追求人生艺术化的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又是中国士大夫的精神归宿之一,为后世文人筑起一个精神的家园。东晋被宋取代,之后宋、齐、梁、陈交替,四朝偏安江南。南方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充裕的经济条件使南朝的民歌呈现清丽缠绵的风格,代表作是长诗《西洲曲》,四句换韵,用连珠格,声韵回环婉转。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硕果,《敕勒歌》雄浑壮阔,是千古绝唱;代表作《木兰诗》清新刚健,写出一个女英雄的英风豪气。从南朝宋代的谢灵运开始,文人诗风发生转变。他开创山水诗,特点是鲜丽清新,注重描写刻划物象,但由于精心琢磨,秾丽之极反若平淡,如《登池上楼》。他是开启一代新诗风的首创者,影响着南朝整代的诗风。齐梁陈三代是新体诗形成和发展的时期,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沈约等人创立音韵严格的“永明体”,规定了四声八病,主张要讲究诗歌的音韵美。”永明体”代表诗人谢朓,继续写山水诗,避免了大谢的晦涩,情景融合,深婉含蓄,又讲究永明声律,音调流畅和谐。齐梁两代形成萧子良、萧衍、萧统三个文学集团,诗歌创作都是以宫体艳情诗为主,但南方诗人庾信滞留北方,把南方文风带到北方的同时,自己诗风也集合了南北之长,穷南北之胜。南方的清丽和北方的劲健的结合,为唐代新诗风的形成作了必要的准备。7(四)唐代诗歌唐代是我国诗史上的黄金时代,各体诗歌全面成熟。三百年间,诗才辈出,作品繁多,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诗坛上万紫千红,百花争艳。唐诗是中国诗歌的标志。初唐四杰、陈子昂等初唐诗人在永明体的基础上创造了新体诗——律诗,五律在宋之问、沈佺期手上最后定型。盛唐国势强大,中国诗歌史第三位伟人李白登上诗坛,他以其绝世才华,豪放飘逸的气质,把诗写得行云流水又变幻莫测,如《蜀道难》《将进酒》等诗,骨气端翔,无迹可寻又含蕴深厚。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的《燕歌行》《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把边塞生活写得瑰奇壮伟、豪迈慷慨。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则把山水田园的静谧秀丽表现得清丽空远。公元775年,爆发安史之乱。中国诗歌史上第四位伟人杜甫以动地的歌吟写战火中的人间灾难,“三吏”“三别”把深沉的抒情融入叙事,是诗歌表现方法的一大转变,标志着诗歌从盛唐诗风转向中唐诗风。杜甫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其缘事而发开中唐元稹、白居易;文字奇崛开韩愈、孟郊、李贺、苦吟诗派;其七律律法开晚唐李商隐,成为后世典范。中唐白居易有伤感苍凉的《长恨歌》《琵琶行》,韩愈有狠重粗豪的《石鼓歌》《陆浑山火》,引出中唐诗歌高潮。但是到了晚唐,诗风再变,杜牧的咏史诗注入了深沉的历史感慨。李商隐《筹笔驿》(七律)沉郁顿挫,绝类杜甫,而其《锦瑟》《无题》等朦胧诗深入心灵世界,幽深窈渺,形成凄艳浑融的风格,成为唐代最后一位诗坛大家。(五)宋代诗词诗歌到了宋代,经过了唐诗不可逾越的高峰,宋诗无以为继。但是宋代诗人另辟蹊径,也走上了不逊色于唐诗的另一高峰。唐诗重在自身感情的迸发
本文标题:校本教材--古典诗词分类赏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363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