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发展分析
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发展的分析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技能型人才在推进自主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没有一流的中职,就没有一流的产品”,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技能人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中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充分肯定,体现了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和对青年一代的亲切关怀。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有它的规律,一是本校过去计划经济时代为当时举办企业服务的传统专业,这种专业有些已经过时,自然淘汰,有些还可以经过改造继续生存,这种专业相对比较稳定。另一种就是根据当前报读学生和家长心理而设置的专业,纯粹是为了生源而设置,这种专业看起来都像大学本科的专业,不是设计就是管理,完全白领阶层岗位,听起来好听,也很有面子,也媒体宣传吻合,深受报读学生追捧,当然学校生源也好。还有一种就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企业用人需要的实用型专业,这类专业通常是学校经过长时间调研准备而推出的,这种专业定位准确,符合中职教育层次要求,就业容易,岗位竞争力强,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好处。技校在办学历程中,总会形成其独特的办学特色。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专业特色。办学规模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学校专业设置数量的发展。不少学校从原来的几百人规模,几个专业工种,发展到几千人规模,数十个专业工种,这是办学规律、教学需要的必然要求。中职学校专业设置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一些变化,但必须满足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企业的需求,必须符合学校规模的发展及学校的办学实际。2009年广东省中职学校招生中经不完全统计,开办较多专业为排序为:汽车修理、计算机类、经管类、数控类、模具类、艺术类、机电一体化类、电子类。中职学校招生专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专业比例这几年已大为增加,但仍只占30%左右,第一产业的专业则少得可怜,仅二个专业。汽车专业发展:近几年汽车行业发展很快,国家也鼓励个人购置汽车,汽车下乡和小排量汽车的优惠政策,刺激了人们的购买欲,汽车行业正在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中职学校的汽车热,一方面几乎所有的中职学校不管有没有条件都开设了汽车专业,请几个老师,买几辆报废车就算是汽车专业了,另一方面,受汽车发展的刺激,报读的学生趋之若鹜,几乎每个中职学校汽车专业都爆满。带来的隐患是教学水平、实训设备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毕业学生只能做些简单的普工做的工作。另外,因为汽车常见故障维修技术比较简单,很多汽车修理厂自己也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自己的汽车维修工,刚毕业的技校学生要和这些工人争岗位,有时还没有这些工人熟练,所以技校毕业的汽车维修工人的待遇比较低。这几年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报名火爆,导致行业人满为患,上岗竞争激烈也是待遇低的原因之一。我们可以预测市场,但不能左右市场。市场有只看不见的手,说明市场有风险。市场人才需求的周期变化快,可学校培养人才的周期却无法快。发展招生、就业市场好的专业是应该的,但也应有个“度”。超过了“度”,发展必受冲击。有“泡沫经济”,也会有“泡沫教育”。计算机专业的发展:计算机作为技术进步快、应用范围广泛的专业,近十年来得到迅速发展。2006年,133所技校招生,有118家技校开办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的专业。实际上,其他的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及大学几乎都开设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从招生方面来讲,不少学生尤其在中学就喜欢上网、玩游戏的学生特别喜欢计算机专业,招生市场好。从学校办学投入方面来讲,投入不算高,教师也易找,可以很快形成教学规模,算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专业工种。但从就业方面来讲,计算机类专业可能是技校各专业工种中就业状况不够理想的专业之一。原因不仅是培养计算机人才的学校重复,各层次的毕业生数量较多,竞争激烈,更重要的是该专业工种教与学的特点是“知识技能+操作技能”型,且以知识技能为主。其操作技能方面教学,所有学校学生都可以在计算机房进行,而目前技校生的文化理论专业基础知识无法与其他学校的学生相比。在操作技能无优势的条件下,知识技能的优势在大专院校毕业生。当然,在就业市场里,技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处于相对弱势了。大家都办,最后大家都难,技校就更难。何况,计算机只是一个工具,技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很难在社会、企业中成为“能工巧匠”,也就难显学校技能特色。经管专业的发展:包括工商企业管理、会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金融、报关等经管类专业近年受到学生追捧,中职学校为了追求生源,纷纷开设这些专业,相对其它专业,开设经管类专业容易,基本没有多少实训,不需要多少设备投入,只需增加教师和课室就可以了,教学成本低利润高。因为这些专业名字好听,都是白领阶层,满足了报读学生的心理需要,所以生源很好。但这些专业没有中职特色,与本科同质化,现在本科管理类专业找工作都很难,中职毕业的学生就业时面临着和本科争岗位的尴尬局面,生存发展前景不明朗。招生市场好,能满足家长、学生需要的热门专业工种,未必就业市场好,未必能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数控加工专业的发展:随着加工技术的进步,使用数控加工设备的企业较多。这几年不少报道,数控人才缺口数十万,用人单位以高薪也难聘请到数控“蓝领”,据有关方面06年初统计,数控人才缺口60万。因而近几年各中职学校争相开办数控加工专业。尽管办这一专业的投入远大于计算机专业,教师特别是实习指导教师很缺,困难不少。2006年各技校招生中,有91所技校招收数控专业学生。而且,这一专业的学生比例在同届学生中比例较高。据在七所不同层次、不同地区技校的调查,05年它们共招生14082人,其中读数控专业的有3731人,所占比例为26.5%。照此推算,05年招生12万人中,有3万多人学数控!而这种疯狂报读持续到09年比例还在上升!这个专业已经在步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后尘了。据2008年的统计,本年度共生产各类数控机床6万台左右,且多为经济型数控机床,大型的精密数控机床产品较少,大部分靠进口。如果出口与进口数量相抵,加上报废的旧机床,未销售的新机床,每年有5万多台设备增加量。可全国有多少数控专业的技校生毕业?又有多少其他中职数控专业毕业生及各类培训中心、培训学校的学生毕业?再加上当今不少高职、工科大学也开办数控专业,也强调技能学习,参加技能鉴定考核。可以预计,每年增加的数控专业人才会比当年生产的数控设备多好多。同时,数控人才的增长率比减员率大得多。现在总量上数控专业人才并不紧缺,而中、初级数控人才求小于供。09年中职学校数控毕业生已经很难在本岗位就业了。计算机作为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的工具,在学校可算是公共教学资源。当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人数减少时,其他学生照样可以学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计算机设备不会浪费。可是数控专业的学生人数若减少,耗费了学校巨大财力的数控设备、场地所发挥的教学作用就可想而知了。模具专业的发展:广东的模具制造业发达,模具人才需求量大。而中职学校的模具专业也迅速发展,开办模具专业的学校现已超过70所。然而,不少技校的模具专业是从传统的钳工专业发展而来的。改革开放初期,技校重新起步发展时,几乎间间技校都开办钳工专业,学钳工的学生占有较大比例。究其原因,一是国家经济发展刚刚起步,科技水平不高,传统的手工技能还有市场;二是当时的钳工人才有较好的声誉,被称为“万能型中职”,流传着“钳工技术学到手,天南海北任我走”的说法,钳工不愁找不到饭碗;三是开办钳工专业的投入不高,只要有钳台、虎钳和一些必要的工量具、小机器就可以了。这对经费困难的技校来说,是最为经济实用的专业工种了;四是钳工方面的老师傅相对好找,当实习指导老师传授技能很管用,有权威。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设备的改造更新,制造业的自动化、高速化生产,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专业工种受到了冲击。从维修钳工、机修钳工、工具钳工等传统工种向以机械加工、数控加工、柔性加工为主,手工加工为辅的模具钳工专业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快速发展。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它适应了社会的进步和企业的需求,但从办学内涵的角度来看,却暴露了不少问题。专业工种名称名不副实。由于模具专业是综合性较强的专业,需要不少相应配套的设备,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设备。不少学校受财力所限,无法购置或配套相应的设备,故在教学实习内容方面仍以钳工为主,手工为主,学生对模具的知识与技能学到的不多,这势必会影响到这个专业发展的声誉。模具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紧缺。由于模具人才本身就少,就业容易,工资待遇较高,故较少人愿意到技校当实习指导教师。技校原有的钳工教师由于本身的条件有限,追踪模具业新技术发展较难,也缺少生产实际经验的积累,仅掌握一般的知识与技能,在传授知识与技能方面大打折扣,这也是影响模具专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模具技能人才是高素质人才,对个人素质要求非常高,必须有扎实的理论根底和聪明灵活的头脑加非常强的动手能力,而现在只有高考落榜才来读中职的学生很难达到这个要求。学习时间也明显不足,中职学校在校时间只有两年,这两年中还有大量的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训课已经很少了,很多学生还没找到感觉已经结束了。但近几年受媒体“年薪三十万找不到模具中职”这类宣传的影响,报读模具的学生异常火爆,但这些毕业生几乎只是机械车间的普工,工资低、待遇差、劳动强度高,心理落差很大。当前,模具技能人才比模具设计人才更紧缺,技校要培养名副其实的中级工都难,培养真正的高级工就更难了。发展模具专业的路子对了,但发展的条件准备不足,培养的质量不高,由本科院校来承担这个任务更合适些。艺术专业的发展:中职学校开设艺术类专业满足了一些爱好艺术学生学习的愿望。艺术类专业不需要投入很多实训设备,只要购买一些电脑就可以了,教学成本低。专业转型容易。由于艺术类专业通常都是做设计的,很多学生感觉这个专业有面子,所以生源很好。艺术设计需要天赋,这种天赋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如果硬着头皮去学,最终技艺平平,又面临着和艺术院校的毕业生争岗位,而现在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都很难,何况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毕业生只能所学非所用。这种专业目前虽然招生较好,但发展前景不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发展: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传统专业,适合中职学校开设,就业比较平稳,目前机电一体化已经不是传统的机械、电工课程就能满足企业需要了,电子知识比重越来越大,电子专业中的单片机自动化控制是现代机电设备中的核心技术,而现在机电专业中的机械和强电部分比较多,电子课程并不多,严重的制约了学生今后的发展。另外,机电专业工作体力劳动多,工作比较辛苦也影响了学生报读热情。电子类专业的发展:电子技术作为一切生产力的增值因素,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都有涉及。是技术进步最快、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专业,这是一个传统专业,但近几年电子专业在中职学校数量却有所萎缩。很多中职学校已经取消电子专业,或者把电子技术课程设在机械专业中。原因是很多学生不喜欢电子专业,原因是认为电子专业和家电维修相关,让人想起街边家电维修小铺,做这种工作没有面子。但另一方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飞速,中国已经成为数码电子产品的世界车间,全世界的大型电子企业都在中国设厂,电子技能人才非常缺乏。现在电子产业已经细分,家电行业、数码电子、办公设备、工业电子、汽车电子、医疗电子、通信、安防等等,而本科院校电子专业是面向设计领域的人才,这类人才是人才金字塔的顶尖,需求有限,真正匮乏的是电子行业中层的技能型人才,这一层次比起其它专业就业面更广,不只是一个岗位,而是一个岗位群,电子产品生产、安装领域、调试、操作领域、维修领域、销售领域等。他们即要有理论基础,又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这类人才必须在中职、技师院校培养,因为大学实践课非常少,毕业生动手能力差,而师傅带徒弟的方法又没有理论支持。中职学校必须改变思路,适应当前电子行业的需求,把传统的应用电子专业按行业细分,如汽车电子、安防电子、医疗电子等,培养现代各行业的电子技术专才,做好招生解释工作,改变家长学生对电子专业的偏见,培养一批社会急需的电子高技能人才。复合型专业发展:不少这类专业是根据技术发展及企业需求而开发出来的,有其合理的成分。如数字电子工程与电器技术、机电一体化,现代通信工程与网络技术,模具制作与维修钳工等。但也有不少专业工种名称是值得商榷的,如制冷与
本文标题: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发展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371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