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结合图片思考:大臣上朝礼仪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变化:坐而上朝→立而上朝→跪而上朝说明了朝中大臣地位下降,权力受到削弱,皇权加强。两汉时期宋朝时期明清时期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背景2、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3、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出生于赤贫的农家。他在1328年10月21日生于濠州钟离县(今安徽省凤阳县),他的幼年非常困苦,放过牛,要过饭。16岁时,他被送入一个寺院做小行童,当杂差。他的脸面有皱纹而痘点斑斑,颚部突出,这副奇异的样子使人望而生畏。25岁,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朱元璋精明能干,处事得当,打仗时身先士卒,获得的战利品全部都上交郭子兴,得了赏赐,又说功劳是大家的,就把赏赐分给大家。后来成为起义军的主要领导人。一、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背景1、背景: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统治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2、目的:为稳定、巩固封建统治。探究一: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了反封建的早期民主思想⑴政治上:⑵经济上:⑶思想上:⑷对外关系上:日益闭关琐国,面临西方侵略明太祖朱元璋先后任命过四员丞相(李善长、徐达、汪广洋、胡惟庸),其中胡惟庸主政时间最长、权最重。任相七年,权倾朝野,骄恣擅权,并毒害刘基(即刘伯温)。刘伯温很不看好胡惟庸,评价是:“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区区小犊,一经重用,偾辕破犁,祸且不浅了当朱元璋向刘伯温询问胡惟庸任丞相是否合适时,刘伯温连连摇头道:“不可不可。”(《明史》)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丞相胡惟庸称其旧宅井里涌出醴泉,此为祥瑞,并借此邀请明太祖朱元璋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住缰绳,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觉事态严重,立即返回,登上宫城时,发现胡惟庸家上空尘土飞扬,墙道都藏有士兵。3、废除丞相(1)原因:胡惟庸案胡惟庸(?—1380),安徽定远人。1355年投奔朱元璋。1370年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将其处死,牵连致死者达3万余人。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为什么要废除宰相制度?请结合教材P16本课引言、第一段正文、历史纵横思考归纳原因。胡惟庸恣意妄为明初相权扩大妨碍皇权高度集中元相权过重(2)评价积极方面:有利于解决君相矛盾,加强皇权,维护社会稳定。消极方面: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容易出现君主独裁专制或导致宦官专权。同时也使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明太祖废除丞相之后丞相管理全国行政位高权重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皇帝元朝明朝明太祖明成祖明宣、英宗明神宗设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正式设立内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授予内阁票拟权对奏章拟出处理意见内阁首辅权力膨胀“大权尽归内阁”3.内阁的形成和发展侍从顾问参与机密事务决策票拟权“部权尽归内阁”X(时期)明太祖明成祖明宣宗明神宗Y(地位上升情况)O明内阁地位演变二、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㈠明朝君主专制发展到新高度1、中央:2、地方:㈡清朝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2、军机处设置——专制顶峰(雍正)废宰相,设内阁废行省,设三司1、清初中枢机构反映时代特征: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三、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积极作用:消极作用:(世界潮流、政治、思想文化、经济)①与当时世界潮流背道而驰(世界潮流)②皇权专制,容易形成暴政,出现政治腐败(政治)③文化专制,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思想文化)④极大妨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经济)中国(康雍乾盛世)西方设军机处、文字狱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专制时代晚期(衰亡)开始步入资本主义社会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道路保守、停滞、落后开放、进步、扩张综合探究:17、18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哪些地方开始落后于西方国家有人说,中国到目前为止,一共失去了三次追赶世界的历史性机遇。第一次,是明清时期,我们第一次被西方落下;第二次是19世纪末,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以改革和革命的失败而错失良机;第三次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内乱和封闭,使中国离世界越来越远……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正在抓住第四次机遇。所以21世纪的100年,能否赶上世界?对中国来说,很重要。x(t)Y(程度)0图1: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发展的趋势0图2: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Y(程度)秦明清秦明清x(t)秦朝(形成)从汉到元(发展)明清(顶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史皇帝制度三公制度郡县制度汉代郡国并行元代行省制度汉代“中朝”形成唐代三省六部制元代设置中书省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的设立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缩小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两对基本矛盾废行省设三司例题10、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D、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例题11、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检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请问:为何“我朝罢相”?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②废行省设三司使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扩大(具体原因)③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历史原因)④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废丞相,权分六部材料3: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明史纪事本末》材料4: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明太祖材料1:教材P16页引言部分胡惟庸案。材料2:教材P16页『历史纵横』“中书之政,分于六部”,六部分割了原来宰相的权力,成为皇帝之下中央处理政务的最高一级机构。六部在明初地位很高,但明中叶以后,既受制于内阁,又受制于宦官,权力大不如前。例题1、明太祖废除丞相的根本原因是A.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B.六部全力扩大后,宰相已经形同虚设C.丞相胡惟庸阴谋篡权所致D.皇帝要在臣民中树立“勤政”的形象例题2、废除丞相制度以后,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A.三司B.枢密院C.内阁D.军机处例题3、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体现了:A.国家统一的需要B.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C.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D.政令统一的需要例题4.内阁制正式确立于A.明太祖时B.明成祖时C.明宣宗时D.明宪宗时例题5.下列关于内阁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明永乐帝设立内阁制B.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C.内阁是法定的中央机构,下辖六部百司D.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中央布政司都指挥司提刑按察司民政和财政军政监察和司法三司互不统辖各司其职◎废行省,设三司思考:阅读教材P16页『历史纵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太祖废行省,设三司的原因?三司是哪三司,有何职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行中书省权力过大⑴原因:⑵职能:⑶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②使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扩大例题6.以下关于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评价,正确的是A、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制度的划时代的变革B、通过分散地方的权力来加强中央权力C、有利于加强明朝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D、政府各部门相互牵制,减轻了农民负担例题7.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A.实行了内阁制B.设立了军机处C.实行了分封制D.郡县制受到挑战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六部皇权受限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六部南书房互相制约集权于帝皇权扩大设军机处跪受笔录承旨遵办君主专制顶峰皇太极康熙雍正皇权受限皇权扩大皇权顶峰军机处的设立过程简图2
本文标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435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