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结构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知识结构图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教体局教研室陈汉林八年级物理上册八年级物理上册按课标要求可分为两个一级主题,即物质主题、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两个一级主题各有四个二级主题。其中第二个一级主题本册书包括了三个。可构成如下知识结构图:物质主题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课标要求:1、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2、初步认识质量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注意:应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以便使其认识到感觉是不可靠的。还应让学生对物理量单位大小有感性认识,发展估测能力。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物理现象。4、了解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注意:有条件的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展学生视野。条件受限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以便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对生活、生产的影响。课标要求:1、让学生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2、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了解。3、掌握简单的长度测量和一些特殊测量方法,识记长度单位及换算关系。课标要求:1、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2、初步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3、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4、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课标要求: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2、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3、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机械运动和力课标要求: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物质在物理性质(形态、弹性、颜色)和用途上的差异进行分类。2、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3、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4.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工作原理。会测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见解。课标要求:1.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声和光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乐音的特性及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2、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3、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一、八年级物理上册总体知识结构图及课程标准要求二、本册教材在初中物理中的地位我个人认为本册教材学生学习物理的基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整体看,所有的二级主题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着重培养学生“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社会”的理念。在教材中对物理概念、规律进行了详细描述,涉及物理概念33个,物理规律2个,其中需要识记理解、掌握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物理概念9个,物理规律2个。二是安排探究实验5个,着重培养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和兴趣。三、各二级主题知识结构图(一)物态及其变化物态及其变化物质的三态及温度测量物质的三态物质的三态通常与温度有关,一般有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的测量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单位:摄氏度,表示符号:℃测量仪器:温度计原理: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使用:看量程和分度值,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示数稳定后读数,视线与液柱上表面齐平汽化和液化汽化液化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条件:吸热(任何温度下都可能发生);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的温度2.液体表面的气体流速3.液体表面积大小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现象:声音由大变小,气泡由少变多,沸腾前温度不断上升,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条件:1.达到一定温度(沸点)2.继续吸热。定义: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条件:放出热量使物体液化的方式:降低温度或者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熔化和凝固熔化凝固定义: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固体按熔化特点可分为: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冰、海波、常见金属等);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晶体熔化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凝固过程放出热量。升华和凝华升华凝华定义: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常见的现象:水的凝华(霜,冰花的形成,碘的凝华等)定义: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常见的现象:水的凝华(霜,冰花的形成,碘的凝华等)物态及其变化知识之间的联系固态液态气态熔化(吸)凝固(放)凝华(放)升华(吸)液化(放)汽化(吸)熔点沸点(二)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知识结构图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新材料及其应用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常用测量工具:钢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单位换算关系读数规则国际主单位米3换算关系常用工具量筒量杯等定义: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测量工具:天平、杆秤、磅秤等国际主单位千克天平的调节:1.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用镊子把游码调至标尺左侧零位;3.调节螺母使横梁水平(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上)天平的使用:1.把物体轻放在左盘;2.估计被测物体质量,用镊子夹取适当的砝码轻放在右盘;3.用镊子轻拨游码,使指针在中央刻度线两侧摆动幅度(格数)相同,或静止在中央刻度线上;4、把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相加,得到物体的质量。(收回砝码时不允许用手捏砝码)密度的定义密度计算公式探究测物质密度测液体、固体质量测液体、固体体积利用公式计算密度规则固体体积测量纳米材料(纳米为长度单位)如不沾锅等;绿色能源:如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记忆合金:如记忆合金医用支架、弹簧等(三)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结构图物质的简单运动运动的描述参照物: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做参照,这个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运动的分类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按路线分按速度分匀速变速速度速度定义及公式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公式:v=s/t探究实验—速度的测量定性测量定量测量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及平均速度的测量测出通过的路程及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利用公式计算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探究速度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四)声现象知识结构图声现象声音是什么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的传播:声音可以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可以真空中传播。声音是一种波,叫声波。声波具有能量。一般来说,声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小,液体次之,固体最大。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米/秒。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响度与声源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单位:分贝(dB)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给人的体验是声音的尖锐或者浑厚)。声音的音调决定于声源振动的快慢,声源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振动的快慢用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Hz)音色通常用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乐声与噪声乐声优美动听,波形有规律;噪声杂乱刺耳,波形无规律;噪声的来源主要有:生活噪声、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噪声是一种公害,其控制方法:一是从声源处减弱;二是从传播途径上减弱;三是从人耳处减弱。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人耳听觉范围:20~20000HZ;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其方向性好、穿透力强,常用于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剂﹑超声波焊接器;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应用于预报地震﹑台风﹑监测核爆炸(五)光现象知识结构图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等。光线可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米/秒,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速度依次递减。物体的颜色光照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吸收,如果物体是透明的,还有一部分光会透过它。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太阳、闪电等)和人造光源(灯光、火焰等)太阳光分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光的三原色:红、绿、蓝。注意白光不是单色光。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光的色散中红光外侧不可见的光线,其性质是热效应,应用于红外探测仪、照相机、夜视仪、追踪导弹。紫外线:太阳光色散区域中,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紫外线。其性质能使荧光物质发光:主要应用于验钞机﹑紫外线杀菌光的反射定义: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发现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三线两角: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种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平面镜球面镜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三线两角: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折射角。折射规律: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等于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当光的折射发生在空气与另外一种介质之间时,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现象如:水变浅,水中看岸上的人变高,海市蜃楼,幻日,变形的太阳等平面镜球面镜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相对镜面是对称的平面镜成像的应用:求物像的大小,距离。成像作图:平面镜是像与物体的对称轴,像为虚像,用虚线生活中:对镜梳妆,扩大视觉空间,潜望镜,牙医用反光镜。光污染。凸面镜:反射面是凸面的叫做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应用如:汽车观后镜、马路拐弯处的大反射镜等。凹面镜:反射面是凹面的叫做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应用如:太阳灶、大型反射式望远镜、医用反光镜等。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焦点上,反射光线将平行射出,如手电筒、汽车头灯、探照灯等。四、中招命题中的典型例题分析例1、(08年河南中招试题)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2/3。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当光从空气中斜射人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也偏向法线。你认为,当光从水中斜射人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会(选填“偏离”或“偏向”)法线。你猜想的理由是.)课程标准对“猜想与假设”的能力目标要求是:①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②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③认识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近几年河南省每年都有1—2道类似的试题,但不少考生总是无从下手,很多老师也不知该怎样引导学生提问与猜想。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是:要分别对题中所展示现象的条件和结果进行分析,并建立起二者之间的联系。根据题中叙述可以找到两个折射现象的条件是什么?(从光速大的物质进入光速小的物质);两个折射现象的结果是什么?(折射光偏向法线);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v空气>v水>v玻璃)。运用知识进行合理的推理:当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向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科学猜想不是胡猜乱想,要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推断。分辨不同猜想的优劣,依据的是学生运用知识的正确性、推理论证的合理性等指标。只有正确地运用知识进行合理的推理论证才能提出好的猜想。2008年河南中招:1、唐朝的诗人杜甫的诗作《登高》中有这样的两句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物理学
本文标题: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结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466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