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因施工建材出现的典型严重事故
央视大火起于人祸建材不合格偷用消防水施工2010年3月16日09:36来源:京华时报选稿:王霖央视大火,已经过去了一年有余。过火的焦黑残楼,突兀地刺向蓝天,刺痛着人们的神经和内心。北京市二中院已受理央视新址大火案,21人被公诉。因为这起事故的特殊性,此案的审理必将受到广泛关注。案子尚未开庭,关于此案的详情已经见诸报端。事实表明:这场大火虽因烟花而起,实为人祸。阅读相关报道,越读越感到后怕。据央视新址办原主任徐威供称,他不清楚新台址不能放烟花,也不知道燃放的烟花规格。也就是说,所有规定对他来说,形同虚设。违法燃放大型礼花焰火,是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这场大火烧得如此惨烈,还有没有其他原因?答案显然是有:首先,在文化中心幕墙工程中使用大量不合格保温板;其次,消防水被人偷用来施工,导致新址主楼消防泵经常启用,用几天就没水了。2008年底就开始有人忧虑:“发生火灾没有水就麻烦了”,却不幸被言中;第三,失火前两个月内,北配楼正式消防设施几次冻裂;第四,火灾发生前,北配楼消防管道内的水被放掉,却未灌满。如此多的消防漏洞,让人感叹,不出问题才怪;让人后怕,假如大楼启用后仍有这么多漏洞,假如火灾在新楼启用之后发生,会是什么后果?这么假设,绝非是在庆幸。这场大火,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6亿元,还造成一名消防员遇难八人受伤,损失惨重,毫无庆幸之理。这么假设,只是想表明,央视这场大火,烟花造孽,看似偶然,其实偶然中有必然。所谓必然,简单说来,就是徐威等一干事故责任人目无法纪,完全不把消防安全的相关规定放在眼里。他们但凡有一点安全责任意识,也不会令如此重要工程的消防设施千疮百孔。如此乱象之下,发生在元宵之夜的这场大火显然有其必然性,正可谓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这场大火还揭示出,相关监管部门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不到位,非法销售、运输、储存和燃放烟花爆竹,竟然可以一路绿灯。央视新大楼无视消防法规的行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可是似乎也未见主管部门上门督查,予以规范。那么,像这样的情况,在其它大楼、其它工地还有没有?如果有,他们躲过了十五,就能躲过初一吗?这么问,应该不算是杞人忧天吧?此案即将开庭审理,会有更多细节披露,相关责任人也会受到应有的惩处。但这座烧黑的北配楼却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触痛京城百姓,还有那位牺牲消防员的家属。但愿它也能触痛相关监管部门,触痛那些不把安全当回事的人,不要把安全,不只是消防安全,当儿戏。惟其如此,这样的祸事,才会尽可能少发生。【调查】谁造成了昆明新机场塌桥事故[日期:2010-01-18]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讯-中国经济时报作者:刘建锋[字体:大中小]谁造成了昆明新机场塌桥事故——昆明新机场引桥垮塌事故追踪■本报记者刘建锋中国经济新闻网讯:“肯定不是风,整个满堂支架的验算方案在计算时都考虑了风荷载。”本报1月11日发表《昆明新机场引桥垮塌之谜》后,有网友于次日跟帖如是说。恰此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前往昆明市安监局采访,听到技术专家正向调查组官员汇报其分析结果,其分析与本报之前发表的调查颇多契合之处。专家初步分析认定,直接原因是由于模板支架受力管件的质量差,架底管件存在缺陷,加之架体安装不规范,混凝土浇灌程序不合理,导致支撑不稳,连带架体整体发生坍塌。本报记者通过10日的深入现场调查采访,独家揭开事故深层内幕。货单,钉在检验报告后面的发货单,共有五张事发当时的混凝土单事故当天的浇筑计划表,如果不出事故,将连续加班浇筑1200方混凝土钢管、扣件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根据昆明市安监局组织的事故调查组专家的调查,事故现场的钢管、扣件存在严重质量问题。1月12日,专家称,模板支架的钢管壁厚偏薄、扣件抗拉强度远低于规范要求。该桥梁工程施工采用碗扣式钢管架作为模板支撑,该工程支架立杆的受力计算依照48×3.5mm进行验算,根据建筑施工管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钢管壁厚不能小于3.5mm。而专家在事故现场抽查的结果显示,钢管壁厚最厚的为3.35mm最薄的为2.79mm取样钢管壁厚平均厚度还不足3.0mm。专家指出:“钢管壁厚偏薄,受力杆的强度和刚度必然降低。”根据住建部有关规范要求,主要扣件性能指标应该符合下列要求:第一,上碗扣的抗拉强度不能小于30KN(千牛);第二,下碗扣、主碗扣检测强度不应小于60KN;第三,混杆接扣剪切强度不应小于50KN;第四,混杆接扣焊接的剪切强度不应小于25KN。但调查发现:“现场抽看的结果,碗扣混杆结构拉伸试验最小的在18.05,平均值也离规范要求不得小于50千牛相差甚远。”1月13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拨通云南建工市政公司机场桥梁项目部质量安全员熊新见的手机,他说,支架钢管质量归材料科负责,质量安全员并没有这项工作要求,但自己曾提出试验室应对支撑架钢管检测。事故后,自己找过试验工程师,回复称,事故前做过检测。该项目部试验总工陈林波在接到本报记者电话后证实了熊新见的说法,称自己手里有两份检测报告,电话里约好提供这两份检测报告,但记者赶到项目指挥部后,陈林波却未出面,也不再接听记者电话。记者随即赶赴专为机场建设项目提供检验的检测站,有检验员告知,陈林波确曾委托该站检测过支撑架钢管,检测结果,检测站为客户保密。1月12日,项目部副经理陈涛在接到时报记者的电话后声明该支撑架由劳务队老板代光学提供,当夜,记者在工地的工人宿舍,找到了代老板手下的杂工队队长杨天顺。杨天顺和其他工友证实,支撑架钢管与扣件是劳务队拉来的,是租的,并非全新,但拉来工地前只用过一次,有无合格证并不清楚,合格与否,“不关工人和劳务队的事”,他说,如不合格公司就该清理出场。1月5日上午,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项目部材料科独家拿到河北省任丘市兴隆脚手架厂生产的碗扣式脚手架构件检验报告和五张中铁集装箱运输公司的发货单,该报告称构件合格,对此,机场工地上一位工友在13日下午说,包工老板随便拿个报告,公司不应当真,要是管理严格,施工单位必须自己拿去检验。1月13日下午,在离事故现场不远的机场高速高架桥工地,时报记者遇见了曾几次看过事故工地的女工人王芳(化名),她和几位老工人发表意见:不管支撑架哪里来,进场时公司一定要做检测,监理也要看检测合格证,“如果材料不合格你还让他们使用,责任跑不脱。”一位技术人员则称钢管壁偏薄是普遍现象:“现在规范要求承重架钢管为壁厚3.5mm,但基本都在2.7-3.0之间,如能找到壁厚全部达到3.0mm的钢管就不错了。”箱梁内部,正对着的即是一块模板像漏底的碗一样扣住钢管的,便是碗扣支架构造错误、安装不规范专家在调查中发现,模板支架的架体构造存在问题,模板支架的安装不规范,专家分析,后者尤其是事故发生的最直接原因。调查中发现,该工程模板支撑体系没有水平剪刀撑,纵向和横向剪刀撑存在问题,没有由底部连续设置到顶,致使该架体在承受荷载以后难以形成整体合力,直接违反了国家颁布的安全技术规范;当层高在8米到20米时,在最底部、顶部与水平拉杆之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拉杆,满堂模板和共享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至内侧,从下至上的竖向立柱结构中间应每隔10米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剪刀撑,其宽度应在4到6米,并在剪刀撑顶部和底部扫脚杆设连接固定。事故现场剪刀撑缺乏,存在很大问题。最直接原因是模板支架的安装存在问题,根据住建部规范,除设计图另有规定外,所有垂直支架应保持垂直。调查发现,塌垮现场没有垮塌的两端模板支架欠高、垂直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根数不少,致使立柱从轴心受力变成偏心受力,承受荷载增添了水平变形的险情;住建部规范规定,在立柱底距地面20公分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该按顺序设立扫脚杆,调查发现,现场普遍大于规范的20公分要求;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45度到60度之间,斜杆要与每一应力杆扣紧。调查发现现场支架剪刀撑的斜杆夹角有的不符合规范要求,相当一部分斜杆没有做到与每一应力杆扣紧;调查发现,现场支架的碗扣除质量存在问题外,还存在碗扣松动、没有锁紧,个别的地方还没有连上碗扣。1月12日晚上,杨天顺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出事支撑架是12月搭好的,27人动手,一周完工。安装工序有三步,首先是技术员对班组长讲要求,班组长召集工人进场,第二步是技术员“放线”,即在地面标好点线,第三步便是工人们根据点线和施工要求搭架子,搭架时,两位技术员守在旁边,其中一人抱着设计图纸,监理也时常来看。“完全照技术员的要求做,”杨天顺承认“无证上岗”,自己和工人都没有特种工上岗证,没有监理在现场查证。“我一个字都认不得,认不得计算书,也不认得技术员叫什么名字,只认得他们的脸。”他说。1月5日下午,《生活新报》记者周晓晖在工地找到一位熟练工、小包工头阿勇,他一语道破支撑架搭设中的问题,与专家调查出的基本符合:“(事故现场)只有最外侧有剪刀架用于固定脚手架……中间应再加两道剪刀架。钢管密度不够,上两层部分,每个节子都应装上横杠(横向钢管),但事故架子上两层与下层都空下一个节子没有安装横杠;在脚手架里层,站管(竖向钢管)密度也不够,里层脚手架框长宽应当均为60公分,而事发地长宽达到了约90公分……事发地每个分体管应当再加十多根横杠,只需留两米高度供人通行即可……更危险的是,事发地桥梁开始走上坡,坡段浇灌混凝土,混凝土在凝固前会下滑,桥面受力不一样,脚手架不牢会造成波动甚至垮塌……”1月13日下午,另一位熟练工王芳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了同样的话,她还说:“支架怪不到工人头上,工人按技术员要求做事,要是不符合设计,技术员应该一眼看出来,再说还有监理,我们都看出那个架子要不得,技术员和监理怎么就不晓得?”“剪刀撑不按规范要求搭设,搭设高度(应)为45度,搭接接头不得小于50cm,搭接头处不得少于两个扣件,不允许采用直接扣件接头。”这是2009年12月11日项目部生产例会上副经理陈涛指出的现场安全问题,其所指正是事故现场的支撑架,却没有得到有效整改,直到20余天后发生致命垮塌。计算书来源存疑与事故支撑架形成明显对比的是阿勇所在的高架桥施工现场,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拍摄了两者的照片,对比下,工人王芳和另一位老工人说,那架子太稀,剪刀撑数量太少,角度也不对,应是45到60度之间,怎么可能合格?王芳说,自己工地上的架子,当初因斜杆夹角稍稍大了点,就被监理要求返工,事故工地斜杆角度问题很明显,技术员和监理怎会看不出?老工人分析,要么是没按设计来作,要么是设计有问题。自己这边二次浇筑,监理要求的支架还比他们密得多,他们一次性浇筑,整个支架搭设方案都得改。“一次性浇筑,荷载支撑加密要重新计算,一定要有新的计算书。”一位技术员说。1月12日,有不愿透露姓名者爆料:“项目总工程师没有亲自算出来,这个项目的计算书是到外面请人算的,算的人疏忽细节算错了,而浇筑这一跨桥段前,公司太大意了,连预压都没照标准做。”1月13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拨通项目部总工赵永柱的手机,他坚称搭设支撑架有计算书,浇筑流程和计算书都经专家论证过,哪些专家参与论证,他却支吾不答,至于爆料者提出的计算书来源问题,他直接挂断手机,此后再没接记者电话。浇筑前是否做过预压,浇筑队工头李仁孝和搭架工杨天顺都称做过预压,项目副经理陈涛也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称做过预压,问起预压的重量和时间,则或不回答,或说不清楚具体数字。浇筑工艺违反规范要求脚手架普遍混充支撑架1月12日,调查组技术专家还发现,事故现场混凝土浇灌成型存在问题,根据规范,“混凝土箱梁的施工,应采用从跨中间两端对称进行分层浇铸,每层厚度不得大于45厘米。调查中证实,1月3日事故当天混凝土浇铸时,风沙较大,操作现场为方便冲洗模板和混凝土的凝固成型,采用了从箱梁高处向低处一次性浇灌的方式,违反了规范,人为增大了混凝土向下流动时产生的水平位移。”专家指出云南省内建筑工艺已落后于省外,“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构造形式属于较为落后的工艺类型,在省外、国外的高架桥施工中,已不多采用。”而且“往往我们支撑架按照脚手架的规格来搭设……脚手架是脚架,支撑架是支撑架,支撑架是承重的,脚手架只是人在上面操作的。其设计计算和搭设方法有各自的特点。”1月13日下午,王芳在机场建设工地说,出事现场不仅从箱梁高处向低
本文标题:因施工建材出现的典型严重事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50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