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Rood技术概述一.发展史Rood疗法又称多感觉刺激疗法。它源于19世纪关于发育和神经生理的理论。主要观点是:感觉输入决定运动输出;运动反应按一定的发育顺序出现;身、心、智是相互作用的。尽管神经科学的发展对很多原有的理论提出了质疑,但是感觉刺激对运动的重要性一直是得到重视的。Rood认为,不同的肌肉在不同的任务中,他们的“责任”是不同的。任何一个活动即使是最简单的活动,也需要多组肌肉的参与,他们包括主动肌、拮抗肌、固定肌和协同肌。基本观点Rood认为任何人体活动都是由先天存在的各种反射,通过不断的应用和发展,并由反复的感觉刺激不断地被修正,直到在大脑皮层意识水平上达到最高级的控制为止。应用正确的感觉刺激,按正常的人体发育过程来刺激相应的感觉感受器,就有可能加速诱发运动反应或引起运动兴奋,并通过反复的感觉刺激而诱导出正确的运动模式。Rood技术基础理论㈠利用适当的感觉刺激引起正常运动的产生和肌张力的正常化促进感觉刺激反射或作用抑制1.感觉刺激要适当2.有目的地完成动作3.注意感觉运动的反应Rood的治疗原理先天存在的各种反射,不断的应用和发展反复的感觉刺激不断地修正达到大脑皮层意识水平上的最高级控制人体的运动个体发育顺序1.仰卧屈曲2.仰卧至侧卧3.俯卧伸展4.颈肌的共同收缩5.俯卧肘支撑6.四点/手膝位7.站立8.行走个体发育顺序利用个体运动发育顺序促进运动的控制能力从整体上考虑,仰卧位屈曲—转体—俯卧位伸展—颈肌协同收缩—俯卧位屈肘—手膝位支撑—站立—行走这样一个顺序;从局部考虑,运动控制能力的发育一般是先屈曲、后伸展;先内收、后外展;先尺侧偏斜、后桡侧偏斜;最后是旋转。在远近端孰先孰后问题上,应先为肢体近端固定、远端活动→远端固定、近端活动→近端固定、远端活动技巧的学习。利用运动控制发育的4个阶段肌肉的全范围收缩:关节的重复运动,由主动肌收缩与拮抗肌抑制完成新生儿四肢的活动关节周围肌群共同收缩:固定近端关节,允许远端部分活动远端固定,近端活动婴儿在学会爬行之前,先手脚触地,躯干作前后摆动技巧动作:近端固定,远端活动行走、爬行、手的使用等感觉与运动的关系1.有控制的感觉输入可以诱发肌肉的活动神经运动能力的发育是感觉性运动控制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育成熟。2.感觉刺激根据个体发育水平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所获得的肌肉反应又可以反馈给中枢神经系统加强其调节能力。感觉刺激一般是通过两种反射来进行。Rood的易化技术1、经皮易化技术2、本体感受性易化技术1、经皮易化技术(1)轻刷(2)快速擦刷(3)冰冻(1)轻刷轻刷手法或称轻抚摸手法,会使交互神经支配发挥作用而出现屈曲反应。临床中常用驼毛刷子、棉棒或手指进行。(1)轻刷刺激的频度为1秒钟2次,每组反复10次,每组间隔30秒。每次治疗3-5组。例如:对手指或足趾间隙背侧做轻刷手法,可以诱发四肢回缩动作模式。如对手掌、足底进行刺激,反应会更加迅速。(2)快速擦刷用一手握式电动毛刷刷肌肉表面的毛发或皮肤3-5s,若30s后无反应,重复刺激3-5次。此方法在其他所有刺激手法之前使用。此方法的关键是被易化的肌肉与同髓节水平的皮肤感觉区均进行快速擦刷。(3)冰冻冰(-12°~-17°)具有强烈的温度易化效果。Rood认为冰冻刺激具有以下三种作用:①冰冻刺激可以易化肌张力;②对C纤维(包括后根中传导痛觉的传入纤维和植物神经节后纤维)具有非特异的效果;③对交感神经系统构成有效的刺激,影响甲状腺素和副肾素的分泌。(血管收缩)(3)冰冻①一次刺激法:用冰一次快速地擦过皮肤。②连续刺激法:将冰按5次/3~5秒放在局部,直到皮肤变红,一般30~40分钟疗效达高峰。这种方法可以引起与快速刷擦相同的效应。(3)冰冻用冰快速刺激手掌与足底或手指与足趾之间背侧皮肤时,可以引起与轻触摸相同的效应—反射性回缩;当出现回缩反应时应对运动的肢体适当加阻力,以提高刺激效果。三叉神经分布区(除口腔粘膜)、颈部以上、耳廓、身体正中线等部位均不得使用。本体感受性易化技术本体感受性易化技术是指通过刺激存在于肌梭、肌键或关节内的本体感受器达到促进肌肉收缩,促进关节稳定的治疗技术。本体感受性易化技术(1)关节重压缩(2)伸张(牵拉)(3)固有肌伸张(牵拉)(4)伸张性压迫(5)叩打(6)振动刺激(1)关节重压缩为刺激关节周围肌的同时收缩,治疗师沿骨的长轴方向对关节进行重压迫。如肘支撑俯卧位、膝手卧位、坐位、立位等。实施时可以通过治疗师徒手操作,也可以用砂袋、重锤等器械进行。(2)伸张(牵拉)是使身体特定肌群的本体感受器激活的一种生理刺激。利用交互神经支配的原理进行快速伸张(牵拉)。常用于屈肌或内收肌肌群。(3)固有肌伸张(牵拉)为了促进肩肱关节的稳定性,应用固有肌的伸张法。如:患者的肘支撑俯卧位,同时施加抵抗以增强肩的稳定性。(4)伸张性压迫伸张性压迫具有对外感受器和肌梭以及腱器官的传入纤维的双重刺激作用。刺激的方法是治疗师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捏成束状,置于被治疗肌的皮肤表面上。(4)伸张性压迫拇指用力向下方按压,同时做与其它手指分离的动作,使手指下的皮肤变形,皮下的肌纤维被充分伸张。这种刺激不得超过3秒钟。由于部分患者有不适感,可以在皮肤表面涂抹润滑剂。(5)叩打用指尖对肌腹进行轻轻的叩打。通过3-5次叩打,使被叩打肌肉得到易化。叩打手背之间或足背趾间皮肤及掌心或足底可引起相应肢体的回缩反应。用于患者随意肌收缩开始之前和完成收缩的过程中,可使骨骼肌的紧张度增强。(6)振动刺激振动是快速接触刺激的连续。振动刺激可以解除皮肤过敏,抑制伸张反射,使肌群整体的紧张程度发生变化。刺激一般作用于肌腹,起到促进该肌收缩和抑制拮抗肌的作用。这种反应也被称为紧张性振动反射。振动频率为每秒100-300周期,如用高频振动的按摩器会得到更大的效果。(6)振动刺激使用振动刺激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患者应取适当的姿势,对屈肌群振动取俯卧位,对伸肌群振动取仰卧位,可以增加反应强度。②振动器与皮肤接触不得过度用力。③刺激时间以不产生热和磨擦感的状态下,停留1-2分钟为宜。④室温对疗效的影响:热的环境对皮肤进行振动刺激效果最好。冷的环境振动刺激强度最大。(6)振动刺激⑤伴有锥体外系或小脑障碍的患者,会因振动而使振颤、痉挛和不协调运动加重。⑥65岁以上的老人容易对振动过敏,使用应慎重。⑦振动刺激对3岁以下小儿不宜使用。儿童不宜在关节附近使用振动疗法。Rood的抑制技术1、中性温度疗法2、缓慢摇摆3、缓慢旋转4、缓慢轻擦5、腱压迫6、轻微的关节挤压1、中性温度疗法30-35℃被称为中性温度。该疗法对小儿多动症也有一定的效果。患者取舒适的姿势,用棉被包裹,维持5-10分钟,患者获得一种稳定的感觉,使肌肉张力降低。2、缓慢摇摆缓慢(放松)摇摆是经常使用的抑制手法之一。对颈椎予以轻轻的压迫和头部缓慢地、有节律的旋转运动。对上、下肢进行治疗时,可以在肩胛带和骨盆带应用该手法。3、缓慢旋转患者取侧卧位,偏瘫患者先取健侧在下方的侧卧位,治疗师一手置于肩胛带,另一手置于骨盆,然后施手法,使患者躯干出现旋转;再取患侧在下方的侧卧位,两侧交替进行。4、缓慢轻擦患者取俯卧位,治疗师在其背部脊柱两侧,用指尖施加压力,促使神经末梢和自律神经系统的副交感神经兴奋,抑制全身肌紧张,以达到全身放松的目的。4、缓慢轻擦手法从后头部开始到尾骨,缓慢、连续地进行,治疗师两手交替进行,即一只手到达脊柱底部,另一只手从头部开始施以手法,连续进行3分钟。5、腱压迫对肌肉附着部的腱施加横向压迫,可以获得抑制效果。6、轻微的关节挤压如减轻偏瘫病人因肩部肌痉挛所致的肩痛:治疗师可握住患者肘部,将臂外展至大约35-45度,轻柔地把肱骨头推入关节窝并保持。※提高肌张力的方法1、轻刷皮肤2、快速冰刺激3、轻微振动4、快速牵拉5、关节重压缩6、定位放置和控住7、叩打※提高肌张力的方法8、节律性稳定9、关节的整体运动可促进较弱肌群的收缩10、视觉11、口令※降低肌张力的方法(抑制痉挛)1、中性温度刺激使患者放松。2、肌腱上加压3、应用持续牵张方法4、在拮抗肌施振颤刺激5、轻微触摸刺激痉挛肌的拮抗6、缓慢旋转7、关节轻微地挤压8、患侧的负重※降低肌张力的方法(抑制痉挛)9、放松技术10、节律性稳定11、缓慢逆向运动12、抑制腕和手指屈肌痉挛的方法:让患者握住一空的圆锥形物体,治疗师从腕关节尺侧向里施加压力,降低手指屈肌张力
本文标题:rood-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510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