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学习心得
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学习心得2014年3月14日-3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在郑州大学礼堂里举行由河南电视台、德育报社主办的“全国教育名家论坛”——第三期“新课标”暨当代名家教学艺术培训会。首先感谢县教育局领导给了我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有幸亲临会场,目睹了名师的风采,受益匪浅。受邀莅临本次论坛的徐长青、黄爱华、柏继明三位教育专家带领的团队,共9位名师。在这三天的学习中,我们一共听了12节观摩课和5节专题报告。论坛由名师示范观摩课,说课,与老师互动,做报告几部分组成。首先“登上舞台”的是徐长青团队。徐长青老师为学生们上的那堂示范课是《重复》,他先是用“爷爷、爸爸、孙子剃头”的笑话开启了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了重复的含义,接着又把学生们请到台上来玩了一把“抢椅子”的游戏,然后又变戏法一样地举出了两个呼啦圈直观形象地讲解了“交集”的意义。当不知道应该往哪个呼啦圈里钻的男孩站在中间手足无措的时候,徐老师却耸耸肩表示无可奈何,从而让孩子们自己动脑筋自己解决,当问题迎刃而解的时候,孩子们才在笑声中和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让数学与生活“紧密接触”,这样能让抽象的数学变得通俗易懂,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会更热爱数学,更主动的去学习数学,会不断的在学习中应用数学,进他们自身数学素养的不断提高,甚至会迸发一些新的灵感和创新火花,让数学的课堂更精彩!徐长青老师就是用这样生动的示范课让其他老师明白,学生们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课。徐长青老师能把枯燥、死气沉沉的数学课变成轻松诙谐的“小品”,把数学寓于生活气息的场景,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在其中学习,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让学生与生活零距离,突破传统课堂的限制,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自由宽松的环境,真正的体现了数学源与生活,用于生活的课堂。让孩子们回味无穷。3月15日由黄爱华老师带领的团队做观摩报告。黄老师的《平均数》教学,着实让我眼睛一亮,让我领略到了真正的大师风范,老师首先出示“一个环保小组10人,男生平均身高142cm,女生平均身高140cm,求这个小组的平均身高。当学生说出平均身高是141以后,黄老师对大家说:好了,这节课就解决这个问题,现在你们既然把这题解决了,那就下课,你们可以回家了。孩子们听这话,都怔住了,因为刚上课五分钟啊。老师的话引发了学生的质疑和思考,141cm是不是错了?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也是黄老师设计的最高明之处。老师也在等待同学们的发现。终于,一个白衣服男生指出:平均身高不一定是141cm,只有在男女生人数相等的情况下才是这样。黄老师因势利导,除了男女生人数相等的情况,还有哪些情况?学生说出另外两种情况就是:男生多,女生少;女生多,男生少。同时要求说出男生多女生少有几种情况,女生多男生少有几种情况?这样一说,学生感觉到,原来这题并不是简单一句话,一个算式就能解决的问题。要求同学依据每种情况做出初步猜想和推断,并组织同学分六个小组研究六种不同情况。最后交流是这节课最精彩的地方。经过同学们的研究,各组汇报的发现和结论不仅正确,表述符合逻辑,书写工整,尤其可贵的是孩子们的发现透出惊人的智慧。黄老师这节课抛却了常规的求平均数计算公式的总结归纳,不纠缠于一招一式,引导五年级的孩子将复杂的加权平均数的思想和方法研究了个透。这让我对单调的研究性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此类教学也能上得如此精彩。学习的最后一天是由特级老师柏继明带领的团队做观摩课和报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柏继明老师的一节课《统计》和精彩的讲座,她那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灵活的教学技巧,平易近人的教学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一双再平常不过的小手中,竟蕴藏着这么多既平常又深奥的知识,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数学就在我身边,生活处处有数学,怎能不使学生终生难忘呢?三天的学习紧张而兴奋,在领略名家风采的同时并引发我深深地思考,使我明确了下一步的教学方向和目标,也使我更加坚定了课堂改革的信心,今后我要取教学之长,结合我县《汝南课堂》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为推进汝南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本文标题: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学习心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510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