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五章-法兰克福学派
第五章法兰克福学派第一节、导论第二节、弗洛伊德主义概述第三节、霍克海默第四节、马尔库塞第五节、哈贝马斯第六节、该学派理论在研究工作中的应用第一节、导论一、定义二、发展阶段三、社会背景、思想渊源和理论特征四、主要代表人物一、定义法兰克福学派是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以批判的社会理论著称。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由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领导成员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其社会政治观点集中反映在M.霍克海默、T.W.阿多诺、H.马尔库塞、J.哈贝马斯等人的著作中。二、发展阶段1、研究所的初创时期(1924-1933):从研究所的1924年正式成立到1933年法西斯上台研究所的大部分成员流亡美国为止。2、流亡时期(1933-1949):从研究所流亡开始到重返德国为止。3、重返德国时期(1950-1970):从重返德国到第一代理论家退出历史舞台为止。4、后霍克海默、阿多尔诺时期(70年代以后)。1、研究所的初创时期(1924-1933)所长为卡尔·格隆伯格(CarlGrunberg),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和社会历史学家,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社会科学,而不是哲学系统,其目标不是抽象的原则,而是变化、发展中的具体世界。在他的指导下,研究所的方向具有经验主义的色彩,主要从事实证的经济研究,研究项目包括:亚细亚生产方式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向、苏联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的转型等。2、流亡时期(1933-1949)1930年7月,霍克海默(MaxHorkheimer)担任所长。他强调社会哲学、而不是经济学史的研究。纳粹政权上台之后,法兰克福研究所被迫解散,多数成员流亡美国。这些成员受黑格尔哲学影响较深,他们用辩证法代替实证主义的方法,同时,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与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他们面临的中心问题是法西斯主义的起源和实质。该学派一些重要的理论著作完成于流亡期间。3、重返德国时期(1950-1970)“二战”后,法兰克福研究所恢复,在该所正式形成学派。学派的理论旗帜是“批判理论”,在西方社会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尤其在1968年的学潮中达到顶峰。这时期学派的代表人物,除霍克海默之外,还有马尔库塞和阿多诺(TheodorAdorno)等人。他们的批判对象不仅针对资本主义社会,而且针对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批判理论的内容与马克思主义的距离越来越远。4、后霍克海默、阿多尔诺时期(70年代以后)70年代之后,法兰克福研究所进入衰败期,作为一个学派已不复存在。但是,批判理论还保留在哈伯马斯和施密特(A.Schmidt)等人的著作中。哈伯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末代传人,但哈伯马斯已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他把批判理论变为改良理论。三、社会背景、思想渊源和理论特征(一)社会背景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之一,它的历史是与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兴衰分不开的。“一战”之后,马克思主义思潮在欧洲风靡一时,一个大谷物商的儿子弗利克斯·威尔(FelixLwil)出面组织和赞助了一系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讨会,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作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中心。1923年2月3日,德国教育部批准成立这个附属于法兰克福大学的研究所。法兰克福学派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广泛吸取许多著名的现代西方哲学家的思想观点并秉承浪漫主义传统(美学思想、乌托邦社会改革理论),其社会批判理论以拯救人类、使人类摆脱当下受剥削和受奴役的“异化”状态为宏旨,成为国际舞台上一个非常活跃并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的哲学流派。(二)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渊源和理论特征1、与马克思的著作,主要是早期著作(特别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有密切联系。2、继承了黑格尔关于真理的学说和辩证法理论,吸取了黑格尔的理性原则。3、其个体主义的立场与康德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吸取了狄尔泰、柏格森、叔本华和尼采等人的相关理论。4、深深打上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烙印,主张把社会批判理论建成一门社会心理学。5、该派作为一种哲学、社会学、美学思潮,继承了卢梭、歌德、席勒、狄尔泰、海德格尔等人的浪漫主义传统。四、主要代表人物第一代:霍克海默(M.Horkheimer,1895-1971)、阿多诺(T.W.Adorno,1903-1969)、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1898-1979)等。第二代:哈贝马斯(J.Habermas,1929-)、施密特(A.Schmidt,1931-)等。第三代:维尔默(AlbrechtWellmer,1933-))、霍耐特(AxelHonneth1949-)、弗雷泽(NancyFraser,1947-)等。第二节、弗洛伊德主义一、弗洛伊德主义概况二、弗洛伊德早期的两大“发现”三、两大“发现”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应用四、阿德勒和荣格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改进五、弗洛伊德主义的和马克思主义六、评论一、弗洛伊德主义概况(一)弗洛伊德生平简介(二)精神分析学的历史演变(三)精神分析学的自然科学和哲学前提(一)弗洛伊德生平简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5.6-1939.9.23),犹太人,奥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哲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他在创立精神分析学说时,临床实验的基础并不牢靠。最近有人揭露,他的结论的全部实验基础只是三个半病人的案例。但这并不妨碍他的学说成为本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因为精神分析学说不仅是精神病理学和治疗学,更重要的是一种关于人性的文化理论。现在有人把他列为对现代思想做出了最大贡献的三个犹太人,说如同马克思改变了人们关于社会的观念、爱因斯坦改变了人们关于宇宙的观念一样,弗洛伊德改变了人们关于人自身的观念。这一评价的依据是他的关于人与文化的理论。也正是由于这方面的贡献,弗洛伊德对20世纪的西方哲学发生了重大影响,对于法兰克福学派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著作有:《梦的释义》(1900)、《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1904)、性欲理论三讲》(1905)、《精神分析引论》(1910)、《图腾和禁忌》(1913)、《自我和本我》(1923)、《摩西与一神教》(1939)等。(二)精神分析学的历史演变“精神分析”在弗洛伊德那里,原只是一种治疗精神病的方法与技术。他创立的自由联想法是精神分析的实质和核心,它的确立也就是精神分析法的确立。“精神分析学”原也首先是指心理学科分支。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潜意识也是一种真实存在。用于他的开创性工作,人的潜意识成了科学研究的对象。自发表《精神分析引论》以后,弗洛伊德把他的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广泛地应用到人类社会生活和文化历史的各个方面,精神分析学成了一种哲学和社会历史学说。他还在世的时候,其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已出现了分裂。最早起来修正他的学说的是他的两个高足--阿德勒和荣格。他们分别提出了“个体心理学”和“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去世后,居住在美国的弗洛姆、霍尼为主要代表的一批年轻的精神分析学家,对弗洛伊德的学说作了更系统的修正,指出其片面地强调了人作为生物所具有的本能和欲望,忽视了社会因素对人的作用。他们使精神分析学发展成一种“新弗洛伊德主义”。后来又从中衍生出“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三)精神分析学的自然科学和哲学前提其自然科学前提是变态心理学、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赫尔姆霍兹的能量学说。布鲁尔和夏科是变态心理学的卓有成效的研究者,弗洛伊德通过他们受到了变态心理学的强烈影响。弗洛伊德承认他从生物学的观点看待人的倾向以及关于人类行为的本性是被决定的“决定论”观点,主要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影响。受能量概念和能力守恒定律的影响,弗洛伊德把人的整体机体看做一个能量系统,并提出心理能--利比多这一其学说的核心概念。其哲学前提是莱布尼茨的单子论、赫尔巴特的意识阈理论以及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主义。莱布尼茨的微觉、统觉以及无意识和意识的等差观念使弗洛伊德很受启发。赫尔巴特把莱布尼茨的无意识观念发展成为意识阈理论,其“被抑制的观念”等想法对弗洛伊德有很大影响。弗洛伊德吸取了唯意志主义的主要观点,他的学说也汇入这股思潮之中。这些自然科学和哲学前提是弗洛伊德对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观选择的结果。二、弗洛伊德早期的两大“发现”(一)心理过程主要是无意识的(二)性本能是人的精神活动的核心(一)心理过程主要是无意识的1、心理结构的三个系统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处于不同层次的三个系统: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1)意识(conscious)即自觉,凡是自己能察觉的心理活动是意识,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它感知着外界现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2)(preconscious)又称下意识,是调节意识和无意识的中介机制。前意识是一种可以被回忆起来的、能被召唤到清醒意识中的潜意识,因此,它既联系着意识,又联系着潜意识,使潜意识向意识转化成为可能。但是,它的作用更体现在阻止潜意识进入意识,它起着“检查”作用,绝大部分充满本能冲动的潜意识被它控制,不可能变成前意识,更不可能进入意识。(3)无意识(unconscious)又称潜意识,则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受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隐秘、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潜意识”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各种欲望。由于潜意识具有原始性、动物性和野蛮性,不见容于社会理性,所以被压抑在意识阈下,但并未被消灭。它无时不在暗中活动,要求直接或间接的满足。正是这些东西从深层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成为人的一切动机和意图的源泉。2、无意识的特点(1)原始性:最低级、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因素,其构造、机制和功能等各方面都是很不完备的。(2)主动性:时刻都企图得到实现,不安于被压迫的地位,总是寻求机会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其原始的生命力。(3)非逻辑性:未能与客观的物质世界或社会生活发生全面的成熟的交往,不顾一切的寻求自我实现,缺乏因果连贯性。(4)非语言性:处在混沌的原始状态,不能严格区分自己也不能正确地区分对象,所以不可能使用词和语言的其它因素,只能用各种形象的、具体的意向来表达事物。(5)非道德性:视道德原则于不顾,只以它本身的自我实现为中心。(二)性本能是人的精神活动的核心“无意识”的基本本能或内驱力是原始性欲,原始性欲的能量即“利比多”(libido)。他认为在人的个体发展中要经历一系列心理--性欲阶段,每个性欲发展阶段,在身体上都有一个能使“利比多”兴奋满足中心--“动欲区”。(1)口唇期(oralstage):从出生到1岁半左右。此期婴幼儿以吸吮、咬和吞咽等口腔活动为主满足本能和性的需要。(2)肛门期(analstage):1-3岁左右。此期儿童性欲望的满足主要来自于肛门或排便过程。(3)性器期(phallicstage):3-7岁左右。此期儿童性生理的分化导致心理的分化,儿童表现出对生殖器的极大兴趣,此期男孩会经历“恋母情节”(Oedipuscomplex,俄底普斯情节),对于女孩,则经历“恋父情节”(Electracomplex,厄勒克特拉情节)。(4)潜伏期(latencystage):7岁至青春期。在这一时期,儿童的兴趣转向外部世界,参加学校和团体的活动,与同伴娱乐、运动,发展同性的友谊,满足来自于外界、好奇心和知识满足,娱乐和运动等。(5)生殖期(genitalstage):青春期性器官成熟后即开始,性需求从两性关系中获得满足,有导向的选择配偶,成为较现实的和社会化的成人。弗洛伊德的第二个“发现”是一种唯性论,即把性本能当做一切本能中最基本的东西,并用它来解释人格的形成。三、两大“发现”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应用(一)文明社会建立在压抑无意识的本能、欲望的基础上(二)人的行为、活动由无意识的本能、欲望所决定(三)“俄狄浦斯情结”是道德和宗教的最终
本文标题:第五章-法兰克福学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540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