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五)解析
1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五)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溃.退(guì)舀.水(yǎo)白洋淀.(dìng)B.绥靖.(suí)脂.粉(zhǐ)蹿.一蹿(cuàn)C.寒噤.(jìn)拂.晓(fú)颤.巍巍(chàn)D.提.防(tí)惊骇.(hài)迫.击炮(p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触目伤怀微不足道大庭广众长途跋涉B.情郁于衷穷愁潦倒天衣无逢低眉顺眼C.鸡零狗碎张皇失措莫明其妙祸不单行D.生死祸福絮絮叨叨穿流不息相安无事3.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多读好书是不无裨益的。B.这个题目,老师讲得絮絮叨叨,一丝不苟,直到大家都懂为止。C.在校运会5000米比赛中,原来微不足道的他竟然取得了第一名。D.改革开放以来,贫困地区的人民也能饱食终日,生活水有了大幅度提高。4.对加点字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同“又”)左手倚一衡.木(平衡)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精巧)诎.右臂支船(同“屈”)C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为了)恃.才放旷(依仗)D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缓缓地)安然无恙.(病)5.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通过大家的帮助,使他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B.我们青少年,一定要肩负起建设伟大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C.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杭州市领导要求行政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D.能否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勤的程度。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想这样比喻一下,一座大山有一堆乱石,并无损于大山的壮观;但如果一个小小园林中有一堆乱石,就很容易破坏园林之美。A.一部长篇,只要整体精彩,个别片断稍显沉闷,并无损于全书的价值。B.一切文学作品都是语言艺术,篇幅短的固然要讲究语言,篇幅长的也要讲究语言。C.一切文学作品都是语言艺术,篇幅长的要讲究语言,篇幅短的要求更严格。D.一篇短文,其“败笔”之处容易显得十分刺眼;而一株大树有些枯枝,无损于它亭亭如盖2的丰姿。7.下面句子空缺处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南极的气候()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出人意料,防不胜防。A、虽然但是常常B、不仅而且常常C、虽然但是经常D、不仅而且经常8.下列各句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写什么景?怎么写景?为什么写景?是我们阅读分析散文时应注意的问题。B.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C.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D.“你瞧,多美啊,”她低声喃喃地说,“可惜碎了。”二、阅读《故宫博物院》(节选)完成9—12题。(8分)①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②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锁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③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④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9.第四段描绘皇帝举行重大的典礼就是为了()A.使引文更加形象生动.B.说明太和殿的重要,也说明封建帝王借此显示他的威严.C.说明太和殿是一个重要的地方.D.突出皇帝举行典礼的浩大声势.10.选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A.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B.列数字举例子摹状貌C.列数字下定义举例子D.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11.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利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3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它在整个建筑群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B.第二段以殿正中的朱漆方台为中心,先说台上,后说台后、台旁;接着以中央藻井的雕金蟠龙为立足点,说及殿顶、藻井和梁枋间。C.故宫的建筑突出龙,因此对故宫的说明也突出龙,龙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真龙天子,表明这里是男性活动的场所。D.太和殿的外观特征是色彩鲜明,雄伟壮丽。12.选段在介绍太和殿时,整体采用的说明顺序是()A.从外向内的空间顺序。B.从中间向四周的空间顺序。C.由上至下的空间顺序。D.由下至上的空间顺序。三、阅读《背影》选段,完成13—17题(10分,每小题2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13.写送子上车时,父亲对儿子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话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心情是()A.怕儿子力气小不堪重负,便由自己外出张罗,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理解。B.怕给儿子添麻烦,便由自己去买橘子,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C.怕儿子年轻气盛惹是非,便由自己包下活计,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担心。D.怕儿子无知受骗,便由自己包下活计,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护。14.“我赶紧拭干了泪”的原因是()A.怕父亲因“我”流泪而伤心。B.为自己这么大还流泪而羞愧。C.怕父亲说“我”不坚强。D.怕别人笑“我”幼稚。15.“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这句话从哪两方面描绘父亲的形象?答案正确的一项是()A.外貌、心理B.动作、语言C.外貌、动作D.语言、心理416.本段中第一次写到“我”流泪,表现“我”的心情最恰当的一项()A.看到父亲年纪大了,很伤感。B.看到父亲为我奔走,很难受。C.看到父亲为我劳累,很感动。D.看到父亲行动不便,很内疚。17.概括这段文字内容的小标题最恰当的是()A.父子情B.父亲的背影C.惜别D.买橘送别四、阅读《归园田居》(其三),完成18—21题(8分,每小题2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8.对诗中有关词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B.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C.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D.带月荷锄归:作者带着月亮,扛着锄头回去了。19.对这首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所谓“自然”,不仅指乡村的自然环境,亦是指自然的生活方式。B.用浅易的文字,平缓的语调,表现深刻的思想,这不是陶渊明的特长。C.在陶渊明看来,追逐富贵,追逐虚名,都是扭曲人性、失去自我的行为。而自耕自食,满足于俭朴的生活,舍弃人与人之间的竞逐与斗争,这才是自然的生活方式。D.“但使愿无违”是全诗的归结和主旨。“愿”,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坚持人生的理想,以真诚的态度、自然的方式,完成这一短暂的生命。20.下面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出劳动中淳朴真率的生活情态。语言自然而平易近人,不加雕饰,是诗人乐于归田隐居、弃绝尘世的精神境界之流露。B.“带月荷锄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C.五六句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D.“种豆南山下”与“采菊东篱下”有着同样的韵律,同样的韵味。采菊是十分认真的,而种豆则是漫不经心的。21.下列诗句,理解错误的是()A.卒章显志的诗句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B.写诗人早出晚归、欣慰自足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C.陶渊明《归园田居》中表示辛勤劳作,热爱劳动的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5D.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5题(8分,每小题2分)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是.日更定(这)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加)C.拥.毳衣炉火(穿着)D.客.此(客居)23.下面句子的翻译,其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B.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苏堤),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两三个人罢了。C.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没有人说相公您痴,还有和您一样痴的人啊!D.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24.选出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A.白: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B.余:余.住西湖上下十余.里间C.更:是日更.定湖中焉得更.有此人D.及:及.下船及.郡下25.选出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A.舟子:舟子..喃喃曰左右舟子..各一人B.是:是.日更定是.金陵人C.绝:湖中人鸟声俱绝.哀转久绝.D.饮: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第一卷答题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62122232425第Ⅱ卷(简答题,共70分)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蒲留仙写书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①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②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③,中贮苦茗,具淡巴菰④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⑤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⑥。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⑦。故⑧笔法超绝。【注释】①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②尤:格外,十分。③罂: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④淡巴菰:烟草的旧音
本文标题: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五)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568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