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教师资格证笔试高中地理模拟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回答1~2题。1.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A.水产品养殖B.棉花种植C.林产品加工D.水力发电2.在图中所示的区域中,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A.山体坡度大B.地表崎岖不平C.河水流速快D.泥沙淤积严重马绍尔群岛是在古老玄武岩基岩上形成的珊瑚礁,以环礁居多,科学家研究发现位于图中M处的诺克斯环礁1905年突然消失.百年后开始“复活”,新的小岛在废墟中重生。据此回答3-5题。3.马朱罗环礁的岩石类型是()。A.喷出岩B.沉积岩C.变质岩D.侵入岩4.诺克斯环礁消失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台风B.海平面上升C.海水变淡D.洋流5.诺克斯环礁迅速复活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强B.气温下降C.降水丰富D.沉积物多摩卡咖啡生长需要静风、温凉、湿润、排水条件好的环境,图中南部国家是世界上重要的摩卡咖啡生产地。A港口一度成为重要咖啡输出港,如今弃置。现主要通过B港出口。据此回答6-8题。6.下列地点最适合摩卡咖啡生产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7.A港口弃置的主要原因是()。①咖啡出口减少②咖啡种植区调整③港口泥沙淤积④新航线的发现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8.关于该国河流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流向自南向北B.结冰期长C.流量大D.7~9月为河流的丰水期读我国某山地东坡和西坡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9-10题。9.该山地可能是()。A.秦岭B.太行山C.大兴安岭D.雪峰山10.下列关于该山地年降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坡降水量平均变化速率小于西坡B.东坡降水量随高度的升高持续增加C.东西降水量800米附近差异最大D.西坡降水量随高度的升高逐渐递减读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完成11-12题。11.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属于()。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D.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12.甲、乙两地气温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和洋流B.风带和洋流C.纬度和风带D.地形和纬度13.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特点,治理“红色荒漠”应先做好的工作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14.澳大利亚东北侧分布着大片的生物礁——大礁堡。近些年来,这些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大量死亡,根据研究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这说明地理环境具有()。A.整体性B.地域差异性C.独特性D.表现复杂性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占全国煤炭预测储量的40.5%,为促进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国家提出“疆煤东运”的发展战略,其中“煤从空中走,电送全国”的“疆电外送”成为“疆煤东运”的破题之举.2013年4月16日,“西电东输”重要项目——哈密南一郑州±8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成功跨越黄河,整个工程将于年内全线贯通。回答15—16题。15.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疆煤东运”的地理背景是()。①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②新疆地区受经济水平限制,丰富的煤炭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③东部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资源相对不足④我国中东部煤炭资源已没多大开采潜力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6.与“疆煤东运”相比。“疆电外送”对东部的影响是()。A.缓解了能源紧张B.减小了环境污染C.促进东部经济发展D.交通压力加剧人口红利期.是指随着生育率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的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据此,结合“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示意图”,回答17~18题。17.关于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的叙述正确的是()。A.贵州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大B.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C.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广州D.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18.下列人口抚养比结构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是()。A.高少儿、低老年型B.低少儿、低老年型C.低少儿、高老年型D.高少儿、低老年型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网上营销迅速崛起,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2013年4月23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消费者非现场购物将被赋予“后悔权”,冲动网购后不满意可在7天内退货。回答19~20题。19.网上营销过程中,买家和卖家之间体现的地域联系方式是()。A.商贸联系B.电子信息联系C.生产协作联系D.科技联系20.与传统售货方式相比.网上营销()。A.减弱了商业网点布局的空间限制B.增加了营销环节。增加销售成本C.使生产企业不必致力于市场开拓D.促进了技术核心和产品升级换代下图为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读图完成21~22题。2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B.阶段I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快C.在此国城市化过程中工业化是主要动力D.城市化速度超过工业化速度22.阶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A.资金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源密集型产业D.现代服务业读下图完成23~24题。23.下面关于①、②两地区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两地区喀斯特地貌典型B.②省区人口贫困发生率高于①省区C.交通位置闭塞,是①地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D.①地外出务工人口比例高于②地24.促进①、②两地区农业发展的有效措施是()。A.积极建设用材林生产基地B.大力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C.大力开发地下水资源,扩大农业灌溉面积D.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25.在下图中,甲、乙、丙、丁4个地段,灌溉条件最好的地段是()。A.甲B.乙C.丙D.丁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26.简述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这一教学建议的理解。(提示:从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思考)(12分)27.绘制热力环流的形成示意图,并简述其在地理教学中的教学意义。(12分)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8题16分,第29题16分,第30题20分,共52分)28.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左图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右图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一级岸线优于二级,二级优于三级。材料二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型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1)说明该地区建设众多引排工程的主要原因。(6分)(2)苏州某组装制造企业研究是否迁往安徽的方案。若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其需采取什么应对措施?(10分)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某教师在讲解时差时.设计了如下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1)某人于早晨8点15分从东八区的北京乘坐飞机起飞,飞行一小时到达东九区的东京,请问到达东京时是几时?反之,早8点15分从东京出发,到达北京时是几时?(2)中国横跨东五区至东九区共五个时区,而全国统一采用的是东八区“北京时间”,若北京人早8点上班,位于东六区的乌鲁木齐人早上几点上班合理?问题:请对该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评析。(16分)30.阅读下面关于“城市化”的教学过程,回答问题。多媒体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上海1911、1949、1990年城市用地图。引导学生质疑: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用地规模有什么变化?2.上海城市用地规模有什么变化?3.它们的变化反映什么趋势?4.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5.它们的变化是否符合城市化的特征?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师生交流。教师点评。教师设疑: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上海土地利用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提问。教师设疑:城市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是什么?教师点拨。学生思考、学生讨论: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教师设疑:城市化的标志中哪一条可用来衡量城市化的水平?学生思考、教师点拨: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可用来衡量城市化的水平。多媒体展示习题、学生练习。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承转过渡。阅读资料:人教版地理必修2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1800--2000年)。教师设问:1.城市化进程主要分为哪几个阶段?2.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学生思考探究。思维引申。多媒体展示:上海1911、1949、1990年的城市扩展。教师设疑:解释上海1911、1949、1990年的城市扩展。多媒体展示:家乡城镇建设、交通改善图以及住房图等,家乡城市有何变化?城市化中是否产生了一些问题?请提出合理化建议。课堂巩固练习。教师讲评。课堂小结。(1)分析本次教学过程设计的成功之处。(8分)(2)具体说明本节教学内容如何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12分)四、教学设计题(24分)31.阅读关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材料二人教版教科书中关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内容。(一)水资源及其分布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从广义上来说,水资源包括水圈内的水量总体。海水是咸水,不能直接利用,所以,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和浅层地下水,储量只占全球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从全球来看,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在除南极洲之外的世界六大洲中,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南美洲.大洋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少(图3.11)。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俄罗斯。我国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7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我国水资源分布也很不均衡。从地区分布上看,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从时间分配上看,我国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河网密布,水量充足,而且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逐渐发展成为著名的水稻产区;这里的河流水量大,支流众多,内河航运业也十分发达。水资源的质量也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水的质量不同,开发利用方式不同,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成本投入、产品质量、市场销售等也就不同,经济效益也因此存在差异。例如,将饮料厂建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方,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直接影响饮料生产的经济效益。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三)合理利用水资源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从水资源的数量来看,工农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将导致需水量增加,在很多地方特别是城市,需水量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可供水量增长速度。从水资源的质量来看,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排放的废弃物质不断增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很多污染物得不到处理而进入水体,导致水体污染,可用的水资源减少。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水资源危机使人们意识到制定科学的用水战略,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为此,人们采取多种措施,力图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开源措施包括: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把大气降水以及洪水期多余的河水蓄积起来;开渠引水,把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的水调入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加强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调节;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等。节流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从农业和工业
本文标题:教师资格证笔试高中地理模拟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597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