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地维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1
1四、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第一节编制依据一、重庆地维长江大桥招标文件及补遗书。二、交通部公路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手册及验收标准。三、现场勘察和现场调查资料及本单位多年的公路桥梁施工经验。四、国家有关的法规、政策。第二节编制原则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方案与施工顺序。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确保工程质量。三、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尽量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四、采用平行流水作业及均衡施工方法,运用网络计划技术控制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工期。2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述重庆地维长江大桥是重庆地维水泥有限公司自酬资金修建的一座长江大桥,主要用于解决矿石过江的运输问题。跨径布置为141+345+141米双塔双索面漂浮体系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南引桥长90米,全桥长度737米,桥宽15米,大桥位于江津市珞璜镇,南岸位于地维水泥有限公司厂区内,北岸跨越成渝铁路至重铁采石场,成渝铁路石场车站东侧修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小南海白沙沱铁路大桥在此桥位长江下游2.25Km。第二节工程简介一、总体布置上部构造主桥为141m+345m+141m米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引桥为3*30m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全桥长737m。二、主梁结构采用梁板结构形式,梁肋高1.7米,高跨比H/L=1/202.94,宽高比B/h=8.824,跨宽比L2/B=23。主梁节段分为加厚段、渐变段、标准段三种形式。加厚段设在塔两侧各27.0米长度范围内,以0#拉索对称向两边延伸;自加厚段到标准段有16米长的渐变段。加厚段梁肋厚2.2米,标准段梁体厚1.6米。交界墩上不设平衡箱梁段,用21.5米长的整体式板锚固背索和安装斜拉桥支座。主梁采用C55砼,为了确保高强度、高性能砼能够实现,在主梁砼中必须添加微硅粉。梁肋间行车道板厚32厘米(不计桥面铺装),梁肋外设1.2米悬臂板,厚度20~50厘米。两肋间每个梁段设一根横梁,用以连接梁肋和行车道板使之成为整体。横梁的标准间距8.0米,设置在每对拉索前端距节段线38cm的位置处(在塔下加密一道),横梁厚度28cm采用Φj15.24—7的钢绞线施加横向预应力。主梁设三向预应力,纵向预应力采用Φj15.24钢绞线和24Φs5平行钢丝,分为悬臂施工束和后期连续束两种,悬臂施工束布置在梁肋的上、下缘及桥面板内,后期连续束布置在中跨跨中区域和边跨的梁端区域,设在梁肋和桥面板3内;横向预应力均设在横梁内,在主梁锚箱区域附近设竖向预应力。主梁从索塔处开始分块,0#块长11.0m,中跨1#~20#块、边跨1`#~12`#块长8.0m,边跨现浇段14`#块件长10m,15`#块件长21.5m,中跨合拢段21#块长3.0m,边跨合拢浇段13`#块长2.0m。主梁全长626m。主梁上设+1.50%的单向纵坡和1.5%的双向横坡,同时在边跨和中跨分别设置二个二次抛物线预拱度,其值分别为35cm和85cm。三、索塔结构索塔采用墩塔固结的钢筋混凝土和部分施加预应力的配筋结构。南北塔身结构形式和高度均相同,塔柱全高均为130.89m(墩身除外)。桥面以上塔高81.84m,塔高与跨径之比H/L2=1/4.216。索塔形式为花瓶型,分为上塔柱(锚索段)、中塔柱、下塔柱;与塔柱相应的横梁分为上横梁、中横梁和下横梁。在中横梁的中部侧面,设置一个直径为1.0m的人孔。塔柱以下是墩身、承台及基础。上塔柱(锚索段)全高为42.49m,由两片6.4*3.0m的矩形截面空心箱组成,横桥向壁厚130cm(含锯齿块厚度,实际壁厚80cm),顺桥向壁厚60cm,斜拉索锚固于锯齿块上。上塔柱全段设24Φs5的“#”字型预应力钢筋,内壁设环向封闭钢箱。上横梁为6.4m(宽)*3.5m(高)的空心箱,顶底板壁厚80cm,侧向腹板壁厚150cm,横梁长8.0m。在上横梁的顶底板内设Φj15.24的预应力钢束。横梁与上塔柱和中塔柱交接处设较大的梗肋,并设横隔板以形成刚结点,0#拉索锚于此处塔身的横隔板上。中塔柱高43.90m,为两片等截面矩形空心箱组成,截面尺寸为6.4m*3.0m,横桥向壁厚150cm,顺桥向壁厚60cm。在中塔柱内侧底部设有主梁横向限位支座,内侧壁中设有0#拉索管道,管道两侧设有局部预应力束。中横梁为6.4m(宽)*3.5m(高)的空心箱,顶底板壁厚80cm,侧向腹板壁厚150cm,横梁长16.266m。在中横梁的顶底板内设Φj15.24的预应力钢束。中横梁在主梁梁肋下方设有4个施工用临时支座,该支座在中跨合拢后拆除。下塔柱高44.5m,为两片矩形变截面空心箱组成,纵桥向塔柱尺寸自上而下由6.4m变到10.0m;横桥向塔柱上段由不同的坡比、自上而下向内侧截面倾斜,上端截面尺寸6.4m*3.0m,下端截面尺寸6.4m*4.05m,顺桥向壁厚60cm,横桥4向壁厚150cm。横桥向塔柱下段为等截面尺寸16.5m*4.65m。下横梁为7.666m(宽)*2.5m(高)的实心横系梁,横梁长3.16m,在横梁内设Φj15.24的预应力钢束。主塔塔身均采用角钢劲性骨架加劲。四、斜拉索拉索布置为扇形,平行双索面,每塔单面为21根斜拉索和一根吊索,全桥拉索共172根。斜拉索标准段间距为8.0米,13`#-21`#拉索为背索,索距为4.0米,锚于平衡板上,以加强主桥的整体刚度。中跨斜拉索和边跨斜拉索在索塔上的交点间距分别为2.0米、4*1.5米、15*1.2米。斜拉索采用Φ15.24的高强度低松驰平行钢绞线,其标准强度:1860Mpa,弹性模量:1.9*105N/mm2,延伸率:≥3.5%,疲劳性能:应力上限为0.45σb,应幅为300Mpa,受200万次荷载作用后不断裂。为了解决在水泥厂的特殊环境中长期防腐的问题,除了外层采用PE防护管而外,内层采用柳州欧维姆预应力公司生产的环氧全涂装PC钢绞线(OVM—SIII)。钢绞线的拉索规格分别为Φ15.24—41、Φ15.24—33、Φ15.24—31、Φ15.24—27、Φ15.24—25、Φ15.24—21、Φ15.24—19共7种类型,由单根钢绞线喷涂后,经下料→安装→张拉→锚固,然后将中间段紧缩成排列紧密的正六边形,再进行整体张拉和加设总体PE材料外包管,从而形成斜拉索,并在拉索的锚头灌注粘结材料。斜拉索的最大索长为189.87米,最大索重为7878.2kg,边跨拉索最小倾角为30.0157°,中跨拉索最小倾角为25.1611°,全桥斜拉索总长18864m,总重597884kg。斜拉索在主+附荷载作用下的安全系数均大于2.5。五、主桥辅助墩及主、引桥交界墩、主桥桥台主塔墩身高分别高27.0m及18.0m,均为不带分水尖的单箱三室等截面空心墩。顺桥向壁厚1.0米,横桥向壁厚1.5米。主墩设计已考虑船舶的撞击作用。主墩采用钻孔灌注群桩基础,桩径为Φ250cm,每个主墩承台下纵桥向设置两排,每排四根共计8根嵌岩桩。承台截面尺寸为19.0*12.6*4.0m,承台内设置Φ50mm的冷却管散热。在桩基础内设置Φ50mm的检测管。主墩、承台及桩基础采用C30砼。5交界墩采用直径为Φ3.0m的双圆柱形桩柱式桥墩,墩高22.10m,桩长12m。交界墩桩基础可采用人工挖孔。在墩身与桩基础交界处,设置一根横系梁,横系梁的顶端在地面线以下。墩顶设置帽梁,供主桥及引桥安放支座。交界墩、帽梁、桩基础均采用C30砼。临时辅助墩设置在距主梁梁端38.64m的位置处,辅助墩为万能杆件拼装的双肋式矩形截面墩,每肋顺桥向的尺寸为1.2m,横桥向的尺寸为2.0m。岩面线以上的墩高南岸为27.5m,北岸为13.0m,临时辅助墩的基础应埋置在较为坚硬的岩层上,当全桥合拢后,再将临时辅助墩拆除。六、关于引桥工程南岸引桥上部结构为适应小半径路线线形要求,采用跨径组合分别为3*30M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箱型连续梁结构,箱型截面采用单箱三室,结构具有现浇施工简便、能适应小半径线形要求、外形美观、工程费用较低、建筑高度小等特点。引桥箱梁高度1.68M,桥面宽度与主桥桥面宽度相同,即箱梁顶板宽度为15.0M,箱梁底板宽度为10.0M,悬臂板长度为2.5M;箱梁边腹板厚0.4M,中腹板厚0.4M。为满足桥梁支点附近的剪应力要求,在支座附近腹板采用变厚度,由0.4M按直线变化到0.7M。在箱梁的负弯矩段设置4根Φj15.24—16的预应力钢束。引桥下部结构桥墩均采用钢筋砼双柱式墩、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墩柱直径1.6M,桩基直径1.8M,墩柱底不设承台,直接与桩基连接。在墩身与桩基础连接处,设置地系梁。各桩桩长根据地形条件和受力不同而略有差别。引桥箱梁采用C40混凝土,桥墩柱和桩基采均用C30混凝土。南岸桥台位于矿石破碎站内,采用C15号片石混凝土重力式U型桥台。北岸桥台因为要承受拉压支座,所以台帽采用C40砼。台身采用C15号片石混凝土。桥台基础均采用C15#片石混凝土基础。七、关于桥面系全桥桥面铺装层厚10CM,采用C40防水砼。铺装层内设置直径为Φ10、网眼为10*10CM的防裂钢筋网。在行车道与斜拉索之间设置防撞护栏,防撞护栏外侧为人行道及栏杆。全桥不设人行道,以便业主安排与人群荷载相同的矿石皮带传输带。桥面设1.5%的双向横坡,行车道排水经由防撞护栏下的预留小孔,6排到人行道上,然后从桥面泄水管排出。防撞护栏先在梁上预埋钢筋,成桥后整体浇注,栏杆则先预制,成桥后逐块安装。八、支座及伸缩缝主桥在交界墩顶及6#桥台上分别设置2个大吨位拉压球型支座(LY20000ZX),每个设计压力20000KN,拉力20000KN,水平力1000KN。支座设计位移量±300mm,最大转角0.02RAD。每塔在0#拉索两边主塔与主梁交接处设有2个GIZF4的横向限位支座,全桥共4个。引桥在1#桥墩顶设置2个QZ8000GD固定球形支座,在2#桥墩顶设置2个QZ8000DX活动球形支座,在0#桥台及3#交界墩顶分别设置3个2200KN的四氟橡胶板支座。全桥伸缩缝均采用浅埋式的钢伸缩缝。在0#桥台台口处设置一道FD—80型伸缩缝,在交界墩顶及6#桥台处各设置一道GL560型大位移量的钢伸缩缝。九、接线工程㈠与北岸机耕道连接方案本桥引道按二级公路线标准设计,北岸引道为克服高差,在帽合山设置一个长446米的隧道。但近期由于投资资金受限,北岸采用与现有机耕道简易连接的方案,使桥梁建成后尽快投入使用,为矿石运输创造条件。虽然近期通行能力稍差,但比较一次性投资,有利于业主安排资金。同时在几年后投资二期隧道工程,按标准修建成二级公路,可使该桥申报为收费工程,以尽快回投资。㈡与南岸滨江路连接方案南岸远期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与滨江路连接,但现阶段南岸有相关道路与本桥连接,设计中近期考虑在南岸台后设置平面交叉,以备将来路网形成后与大桥相通。由于南岸大桥桥面高程与滨江路高差较大,为了减少引道开挖及高边坡防护工程量,采用南岸滨江路直行车辆与重庆方向的车辆分道行驶的分离路基形式。同时可预留出今后收费站的位置,以便将来对该工程实行受费还贷。第三节桥位区自然条件一、河道概况桥位位于珞璜镇猫儿峡峡口下游河面宽阔处,河道顺直,视线开阔,利于船舶航行。目前,长江猫儿峡峡口下游河段,南岸河床处于主河槽状态,河床底冲刷7切割较深。但根据通航论证报告及交通部的批文,三峡大坝成库后本河段江水流速降低,冲淤基本处于平衡状态,河床将淤积。4#、5#主墩基础可不考虑水流对河床的冲刷作用。本桥桥区河道顺直,河槽单一,河床相对稳定,桥轴线上下游分别有约2000米的顺直河段,通航水流条件好。可面300多米宽的水域,可供大小船队出入。三峡成库以后,桥区河段水流流速大大减小,桥位距小南海铁路大桥有3000米距离,因此本桥在桥跨布置满足通航要求后,桥梁对船舶运影响很小。二、水文条件长江本河段水位及流量:洪水频率%0.3313水位(黄海高程)200.5198.3194.7流量(m3/s)736006610053800流速(m/s)3.452.932.12比降(1%0)0.210.140.09长江多年平均流
本文标题:地维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65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