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一物理运动学公式整理(打印部分)
第一部分:运动学公式第一章1、平均速度定义式:tx/①当式中t取无限小时,就相当于瞬时速度。②如果是求平均速率,应该是路程除以时间。请注意平均速率是标量;平均速度是矢量。2、两种平均速率表达式(以下两个表达式在计算题中不可直接应用)③如果物体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为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为2,则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率为221④如果物体在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率为1,后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率为2,则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率为21212⑤txtx路位时间路程平均速率时间位移大小平均速度大小3、加速度的定义式:ta/⑥在物理学中,变化量一般是用变化后的物理量减去变化前的物理量。⑦应用该式时尤其要注意初速度与末速度方向的关系。⑧a与同向,表明物体做加速运动;a与反向,表明物体做减速运动。⑨a与没有必然的大小关系。第二章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关系式⑩速度与时间的关系at0⑪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021attx(涉及时间优先选择,必须注意对于匀减速问题中给出的时间不一定就是公式中的时间,首先运用at0,判断出物体真正的运动时间)⑫位移与速度的关系axt2202(不涉及时间,而涉及速度)一般规定0v为正,a与v0同向,a>0(取正);a与v0反向,a<0(取负)同时注意位移的矢量性,抓住初、末位置,由初指向末,涉及到x的正负问题。注意运用逆向思维: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止,可等效认为反方向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深刻理解:要是直线均可。运动还是往返运动,只轨迹为直线,无论单向指大小方向都不变加速度是矢量,不变是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2)公式(会“串”起来)22212202202200txttvvvaxvvtattvxatvv得消去基本公式根据平均速度定义V=tx=200000202122)(2121ttvtavvvatvvatvtattv∴Vt/2=V=VVt02=tx推导:第一个T内2021aTTvx第二个T内2121aTTvx又aTvv01∴x=xⅡ-xⅠ=aT2故有,下列常用推论:a,平均速度公式:vvv021b,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vvvt0221c,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2202vvvxd,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2aTnmxxxnm关系:不管是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220220ttvvvv中间位移的速度大于中间时刻的速度。以上公式或推论,适用于一切匀变速直线运动,记住一定要规定正方向!选定参照物!注意:上述公式都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即:加速度大小、方向不变的运动。注意,在求解加速度时,若计数点间间距不满足“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为常数”,一般用逐差法求加速度比较精确。2、2aTx和逐差法求加速度应用分析(1)、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若加速度为a,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发生的位移依次为X1、X2、X3、……Xn,则有X2-X1=X3-X2=X4-X3=……=Xn-Xn-1=aT2即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相符,可以依据这个特点,判断原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已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求它的加速度。例4:某同学在研究小车的运动的实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计时点,该同学选A、B、C、D、E、F六个计数点,对计数点进行测量的结果记录在下图中,单位是cm。试计算小车的加速度为多大?解:由图知:x1=AB=1.50cm,x2=BC=1.82cm,x3=CD=2.14cm,x4=DE=2.46cm,x5=EF=2.78cm则:x2-x1=0.32cmx3-x2=0.32cmx4-x3=0.32cmx5-x4=0.32cm小车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相等,小车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即:cmx32.0又2aTx2222/0.2)02.02(1032.0smTxa说明:该题提供的数据可以说是理想化了,实际中很难出现x2-x1=x3-x2=x4-x3=x5-x4,因为实验总是有误差的。例5: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从若干纸带中选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他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图上注明了他对各计算点间距离的测量结果。试验证小车的运动是否是匀变速运动?解:x2-x1=1.60x3-x2=1.55x4-x3=1.62x5-x4=1.53x6-x5=1.63故可以得出结论:小车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不相等,但是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小车的运动可认为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上面的例2只是要求我们判断小车在实验误差内做什么运动。若进一步要我们求出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应怎样处理呢?此时,应用逐差法处理数据。由于题中条件是已知x1、x2、x3、x4、x5、x6共六个数据,应分为3组。21413Txxa,22523Txxa,23633Txxa即)333(31)(31236225214321TxxTxxTxxaaaa212365433)()(Txxxxxxa即全部数据都用上,这样相当于把2n个间隔分成n个为第一组,后n个为第二组,这样起到了减小误差的目的。而如若不用逐差法而是用:25652454234322322121,,,,TxxaTxxaTxxaTxxaTxxa再求加速度有:21621654321551)(51TxxTxxaaaaaa相当于只用了S6与S1两个数据,这样起不到用多组数据减小误差的目的。很显然,若题目给出的条件是偶数段。都要分组进行求解,分别对应:(即:大段之和减去小段之和)(2)、若在练习中出现奇数段,如3段、5段、7段等。这时我们发现不能恰好分成两组。考虑到实验时中间段的数值较接近真实值(不分析中间段),应分别采用下面求法:(3)、另外,还有两种特殊情况,说明如下:①如果题目中数据理想情况,发现S2-S1=S3-S2=S4-S3=……此时不需再用逐差法,直接使用即可求出。②若题设条件只有像此时又如此时2、一组比例式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典例:自由落体运动)(1)在1T末、2T末、3T末……ns末的速度比为1:2:3……n;(2)在1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2;(3)在第1T内、第2T内、第3T内……第nT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各个相同时间间隔均为T)(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21:32)……(nn1)(5)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之比:)1n(:)23(:)12(:1n(6)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末速度比为1:2:3……n3、自由落体运动的三个基本关系式(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gt(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21gth(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gh224、竖直上抛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对称)分过程:上升过程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适用全过程x=Vot-12gt2;Vt=Vo-gt;Vt2-Vo2=-2gx(x、Vt的正、负号的理解)上升最大高度:H=Vgo22上升的时间:t=Vgo对称性:①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②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gvtt0下上。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下上tt=2gVo注意:自由落体运动就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故有下列比例式均成立:(1)在1T末、2T末、3T末……ns末的速度比为1:2:3……n;(2)在1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2;(3)在第1T内、第2T内、第3T内……第nT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各个相同时间间隔均为T)(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21:32)……(nn1)(5)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之比:)1n(:)23(:)12(:1n(6)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末速度比为1:2:3……n5、一题多解分析:学完运动学一章后,问题是公式多,解题时无法选用合适公式。并用多种解法求解,达到巩固公式、灵活运用公式的目的。【例题】屋檐定时滴出雨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正分别位于高为1m的窗户的上下沿。取g=10m/s2,问(1)此屋檐离地面的高度。(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首先,要画出题设情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然后在图中标注有关物理量,从中找出几何关系。要引入一个参数,即设两滴雨滴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然后列方程求解。解法一:常规方法,学会做减法54321s32s1s3s2第2滴与第3滴雨滴之间的距离等于这两个雨滴的位移之差。即s32=s2-s3。雨滴2下落的时间为3T,运动的位移为221(3)2sgT(1)雨滴3下落的时间为2T,运动的位移为231(2)2sgT(2)由几何关系,有s32=s2-s3(3)由(1)(2)(3)解得32221s0.2s5510sTg(4)此屋檐离地面的高度为22111(4)100.8m=3.2m22sgT(5)对本题也可以这么看:把图中同一时刻5个雨滴的位置,看成一个雨滴在5个不同时刻的位置。即某一雨滴在t=0时在位置5,到达位置4、3、2、1的时间分别为T、2T、3T、4T,因此本题又有以下解法。解法二:用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求解——比例法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为1:3:5:…因此有s54:s43:s32:s21=1:3:5:7所以323215443322155135716sssssss得13216161m=3.2m55ss由211(4)2sgT,得13.2s=0.2s8810sTg解法三:用位移公式求解雨滴经过位置3时,速度为v3=g·(2T)=2gT(1)由位移公式,有232312svTgT(2)由(1)(2)得32221s0.2s5510sTg(3)此屋檐离地面的高度为22111(4)100.8m=3.2m22sgT(4)解法四:用速度位移公式求解雨滴经过位置3时,速度为v3=g·(2T)=2gT(1)雨滴经过位置2时,速度为v2=g·(3T)=3gT(2)由速度位移公式,有2223322vvgs(3)由(1)(2)(3)得32221s0.2s5510sTg(4)此屋檐离地面的高度为22111(4)100.8m=3.2m22sgT(5)解法五:用平均速度等于速度的平均值求解雨滴经过位置3时,速度为v3=g·(2T)=2gT(1)雨滴经过位置2时,速度为v2=g·(3T)=3gT(2)则雨滴经过位置3、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32322vvv(3)又3232svT(4)由(1)(2)(3)(4)得32221s0.2s5510sTg(5)此屋檐离地面的高度为22111(4)100.8m=3.2m22sgT(6)解法六:用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速度求解(先求时间间隔)雨滴运动到位置3、2中间时刻的时间为t=2.5T此时雨滴的速度为vt=gt=2.5gT(1)由于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所以雨滴在位置3、2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32tvv(2)又3232svT(3)由(1)(2)(3)得32221s0.2s5510sTg(4)此屋檐离地面的高度为22111(4)100
本文标题:高一物理运动学公式整理(打印部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657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