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毛邓三5.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李勇华教授本章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怎样形成的?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956-1957)1956年苏共20大后,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第二次结合”,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P11356.4《论十大关系》56.8党的八大57.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1958-1976)P114-116(一)两次严重挫折: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二)继续探索的成果:■毛泽东:“社会主义两个阶段”;“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防止“和平演变”;“三个世界”战略构想。等■周恩来:知识分子已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刘少奇、邓小平、朱德的观点(三)如何全面认识改革开放以前的曲折探索(p116)第二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1.为什么要提出“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推进改革开放的需要。改革开放每一步都引发争论原因:判断标准的差异“传统社会主义观”的羁绊“传统社会主义观”的特点从“社会主义的基本(本质)特征”来界定社会主义如经济上: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传统社会主义观”的来源: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有关论述2、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还有我国小生产的平均主义的观念,被当作社会主义的公平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对社会主义在特征上的描述:生产力高度发达,建立起单一的公有制,没有商品、货币和市场;有计划的组织社会化大生产,实行产品经济和按劳分配个人消费品;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失去其政治性质;人将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传统社会主义观”的逻辑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就是要努力扩大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的范围,也就是搞“一大二公三纯”。实践中遭到抵制时,就视作并大搞阶级斗争。以“传统社会主义观”作为判断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离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的要求愈来愈远照此方向发展,还是社会主义吗?因此,必须从理论上对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政策的正确性作出科学的说明→究竟应当“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传统社会主义观”的思维缺陷归纳出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具备的一些最一般的属性,优点:是可以清楚地把社会主义社会同其他的社会形态区分开来不足:说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不是社会主义,而没有进一步回答为什么要建立具有这样特征的社会,它所追求的根本目标是什么。“传统社会主义观”的实践结果历史证明:越是努力实现这些特征,离社会主义要达到的目标越远因此,仅仅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不足以完全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实践迫使思考:■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等于社会主义最深层次的本质表现吗?■是不是还有更高于它的,具有更高概括性的本质属性存在?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是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范畴(二级本质)但还不是表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最深层次的概念(一级本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正是从最深层次把握住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出一条发展道路。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这样的表述,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文献中还是第一次。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P118-1202点邓小平反复强调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必须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比较迅速的发展,一个是必须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两个问题,构成后来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核心内容。辩析一种认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否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有些人认为,既然邓小平没有提,表明公有制、按劳分配不属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没有必要继续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究竟哪种所有制能够成为社会的主体,应当由各种所有制在平等竞争中自发地形成。几个概念和关系:事物的本质与本质的展开(外在表现);目的与手段相对性统一性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需要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目的确定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使用了“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这样的具有动态性质的概念。表明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p121课堂讨论:从传统的“社会主义特征论”到“社会主义本质论”我们得到什么思维方式的启迪(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发展是硬道理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发展才是硬道理P122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P124★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P126★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127★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P129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P129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思考题1.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2.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3.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5.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课堂讨论题1.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评价。2.我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的理解。3.邓小平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对我们的有哪些启示?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
本文标题:毛邓三5.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659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