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
读书心得《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或许是许多人心目中一位优秀语文教师所应具有的基本功,这也是我在师范生学习生涯中所不断追求的,但是在读了窦桂梅老师的这本书后,让我对自己以后的职业要求又有了更高的追求,让我对“语文教师”这四个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全书围绕这一问题,结合作者个人的成长经历与教学实践体验,本着做着内心对教育的热爱与理解,加上对时下教育热点话题的思索,向读者阐述了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七件事。行文没有以太多的、现成的优秀教师作案例、当“经验”更多的时结合自己的体验,就某一话题发表一些看法,引起读者自己的一些反思,深入到内心深处,去寻找语文教育的真谛。确实,正如作者所写,其实“优秀”应该是现在进行时,无论你履历多么光彩,无论你的头衔有多少,那些某种程度或许可以证明你是优秀的,但是那并不是全部,一位优秀者应当拥有有优秀的状态,他是昂扬奋进的上升状态,是一种甘为人梯的教育思想,语文教育必须转向心灵。在这七件事中,其中第六件事——“朗读、语言与写作的素养”让我颇有感触。记得有位前辈说过,朗读好比拨动琴弦,讲解好比疏通乐章,只要感情之弦跃动起来了,那么不管诗人志在高山,或是志在流水,我们都可以成为他的知己。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触摸语文,走进语文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读。只有学会朗读,才能带领孩子们领悟到语言文字的迷人魅力,才能徜徉在语文那片动人的海洋中。但是,现在许多的语文课堂上时常会出现“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失效朗读状态,虽然做到了在课堂上不停“吟唱”的情景,但朗读效果微乎及微,更不用说实质内容、情感的体会了。因此,在读了窦老师的《朗读时美好的》这一章节后,我深受启发。朗读并不是一种形式,它需要思考,如果没有学生缜密和亮丽思维的参与,很难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沉浸在书的磁场里,陶醉其中,唤起学生的感情体验,点燃智慧的火花,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我认为朗读首先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感知性的读;二、理解性的读;三、有感情的读。首先要求读得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这是朗读的第一步,如果连句子都读不通顺,又怎能谈得上理解呢?然后要读懂,如果朗读缺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即使是慷慨激昂,又能读出什么真情?悟出什么真义呢?因此没有思考的朗读,说到底是呆读、傻读,失去自我的读。最后,带着自己的理解与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只有这样,逐层深入,才能做到真正的朗读,读出自己的那一份独特体悟。窦老师在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四种有效的朗读方法:用语言画画;用语言倾听;用语言品尝;用语言搭桥。它们不是僵化的“重音”、“停顿”等理性的技术性的指导,而是基于儿童语言和年龄特点的“没有技巧”的方法指导。我根据朗读的三个层次,又把这些朗读方法细分,归纳为以下几点,为日后的朗读教学作参考:一、感知性的读:这是朗读的必要准备工作。求助于字典,对于不认识的字查好字典,注好音;用笔圈圈划划,难读的字词、句子划出来,多读几遍;标好自然段,试着分分段,初步感知文章的大体内容。二、理解性的读:这是朗读最有智慧,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在这一部分贯穿始终的主线是思考,同时我们还可以借鉴窦老师介绍的四种朗读方法穿插其中,用语言进行画画,倾听文中的语言文字,品尝语言文字的味道,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其内在蕴含。完成这一层次的朗读,在阅读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作者是怎样达到这一效果的?然后在阅读过程中始终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再衍生出各种小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自己在文中找出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窦老师的四种朗读方法以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文字变成画面、语言、味道、情境等,去理解作者的写作内容及意义,并最终学会这一写作方法的运用,为自己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三、有感情的读:这是朗读的最后一部分,也是朗读成果的展示阶段。有没有读懂文本,有没有读懂作者的内心,从这我们就能看出。在这一部分,我们要把第二阶段自己感悟到的那份情感与理解朗读出来,那是一份独一无二的阅读享受,没人可以替代,这里不需要任何技巧,读出自己的那份理解与感悟就是好的!朗读是美好的,它并不是一种课堂形式,也不是为了让别人觉得好听。朗读时读给自己的,读的是自己的感受,要用自己的灵感去碰撞作者的灵感,用自己的智慧超越作者的智慧,用自己的心灵去敲击作者的心灵,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或许对于现在的我,离“优秀语文教师”这六个字还有一段距离,但是这将是我永远不懈的追求与努力奋斗的方向。王洁(语文)
本文标题:《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662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