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让空气更清新》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的提纲一、活动背景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然而现在,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在肆无忌惮的破坏着自然。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尤其是我们唐山市古冶区,几年前的名字还是东矿区,是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矿区,环境问题尤为突出,政府每年对环境的治理也收效甚微。长此以往,人们有的对恶略的环境习以为常,有的除了抱怨也无计可施,鉴于我们的地区特点、学生特点,我们选择了教材四年级上册的《让空气更清新》这一活动主题。让小学生,作为生长在这里的小主人,从小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环保问题,做到环保从今天开始、从这里起步。二、设计理念本次活动,我们就联系生活、社会,渗透人文教育,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采用调查、记录、走访、阅读、讨论、交流和撰写报告等方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去体验、学习、探究、实践,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养成对自然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发展深入探究能力。1.学生分小组实地调查、拍摄道路、建筑工地、商场、工厂、学校、家庭等场所的空气污染情况。2.搜集、查阅,向专业人士请教有关空气污染的知识、及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3、针对调查,制定出本地保护环境措施,并付诸于行动。三、活动目的知识目标: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有关空气的相关知识。知道人类离不开氧气,更离不开空气。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和危害,懂得如何有效地避免空气污染,保护环境。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感悟探究的方法。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勤于思考、敢于探究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合作意识。四、活动重点和难点重点:1、通过查阅资料、采访学者专家了解一定环保知识。2、实地考察掌握本地区空气污染现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难点:1、掌握一些环保专业知识。2、采访、实地考察、写出科学含量高、有价值的研究报告。五、活动过程第一阶段活动发现问题活动过程活动内容预设学生活动教师指导情景设置教师播放一段课前自己录制的本地区空气被严重污染的短片,激起学生研究兴趣与热情。学生对短片中所看到的污染问题反响强烈,议论纷纷。有一部分同学甚至对这种环境污染现象很愤怒。有的可能想知道老师录的是哪里,有的可能看出录的是哪里的景象,有的学生可能马上联想到自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觉得呼吸都困难了。.适时引导学生从短片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资料和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思考。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短片以外的环境问题,让短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自己所看到的短片中所反映的景象和已有知识经验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有研究价值的几个问题:①我校附近工厂对空气的污染有多大?②污染空气的原因还有哪些?③怎样让空气更清新?④我们这里现在跟过去比,下雾的天气为什么特别多?⑤我们小学生能为环保做什么?教师要引导同学们一起讨论,选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把问题整理归类(比如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可以归为三类①空气污染的原因②人类为环保做出了哪些努力③搜集并创作环保产品。结成小组学生按兴趣结成小组,起好小组名字,选出组长。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也有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过于简单没有研究价值,或过难,不切合小学生实际而无法进行研究。学生在选择小组时,可能有的小组人特别多,有的小组人特别少。如果有预想以外其它的类别或学生没有提出预想的这三种问题。教师要相机指导,只要问题有研究价值就可以。教师引导学生考虑按所关心的问题,家庭情况,各自特长自由结组,尽可能使各小组都具备研究能力,又不至于造成人员浪费。如果实在学生兴趣所致小组人数太少,教师要特别注意对这个小组的指导。设计小组活动方案小组成员讨论,制定出组内成员认可的活动方案。小组成员把自己的方案拿出来与全班同学讨论,让同学们互相补充,互相学习,使方案更趋于合理。修改制定更加合理、详细的活动方案。制定活动方案时,学生会设计成表格,版块等各种不拘一格的形式。这是学生的强项。但是制定科学、具体活动安排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重点。同学们讨论热烈,会对其他小组的设计质疑,会给其他小组提建议,也会就某一个存在争议的环节进行激烈的讨论。学生根据刚才师生建议、自己的反思改进计划,写出计划。教师尽可能的深入到每一个小组,作为普通的组员和学生讨论。活动安排至少包括:日期、谁、干什么、目的。还可以增加一些其他的项目,如:我们的口号,可能遇到的困难,怎样克服困难,准备工作。在全班讨论时,教师不但要做好组织工作,恰当评价,适时点播,还要积极参与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巡视,发现问题
本文标题:让空气更清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712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