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佛教文化什么是佛教佛教是以“佛”为最高教主,以佛崇拜为基本特征的宗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是“佛陀”的简称,是梵语Buddha的音译,佛陀的意义是“觉者”或“智者”。观世音菩萨佛教的起源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释迦,种族名,牟尼是一种尊称,意即“释迦族的圣人”。他本姓“乔答摩”,意为“最好的牛”。名“悉达多”,意为“达到了目的的人”。释迦摩尼佛像佛教的起源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古印度,正是古代印度政治上诸侯列国争霸,思想上百家争鸣的时期。它的产生是印度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有着深刻的社会、阶级和民族根源.释迦摩尼佛像佛教的起源释迦摩尼约生于公元前六世纪中叶,逝于公元前五世纪,享年八十岁左右,与中国的孔子同时。他是当时古印度北部一个小国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当时,印度实行种姓制度,将人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释迦摩尼属于刹帝利种姓。释迦摩尼佛像(唐卡)感悟人生佛教的起源据说,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梦见一位菩萨骑着白象,在光明的照耀下,在鼓乐与鲜花的的簇拥中,自空中而降,进入她的寝宫。她因此而怀孕了。乘象入胎佛教的起源摩耶夫人在分娩前,遵照当时的风习,离开夫家到娘家去,走到蓝毗尼花园时生下了释迦牟尼。释尊诞生的这一天,汉传佛教定在农历四月初八,将其定为“浴佛节”。右图:蓝毗尼园遗址(位于今尼泊尔之派勒瓦地区)印度佛教的四大圣地之一。佛教的起源释尊是从母亲右胁降生的。降生后即走了七步,步步生莲花。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地下,惟我独尊!”这时,有两条龙,一吐温水,一吐凉水,给释尊洗澡。释尊诞生佛教的起源释迦牟尼出生后,净饭王请阿私陀仙人为他占相,仙人预言道:“这位太子如果在家,将来可以做威震四方的转轮圣王。如果出家了,可以成为引导众生觉悟的佛陀。”释迦牟尼出生后七天,生母摩耶夫人就去世了,后由其姨母波阇波提抚养长大。仙人占相佛教的起源释尊十九岁(一说十七岁)时,与摩耶夫人娘家血统的“表妹”耶输陀罗结婚。她是一位“公主”,异常美丽与贤慧。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名叫罗怙罗(意译“障月”,是月蚀时所生)。释尊成婚佛教的起源释尊曾经出游散心,分别经过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第一次出游,看到一个老人;第二次见到一个病人;第三次见到一个死人;第四次遇见一位苦行僧。释尊经过不断的思想斗争,决定出家以追求最高的真理,求得彻底的大觉大悟。出游四门佛教的起源一天夜里,释尊叫自己的马夫车匿跟随,骑着心爱的坐骑,离宫出走。可是“城门紧闭,出不去。于是四大天王各捧一只马蹄,太子连人带马跳出城墙。是为释尊“出家日”。汉传佛教将这一天定为农历二月初八。夜半出城佛教的起源最初释迦牟尼在摩揭陀一带寻师访道,又在尼连禅河边独修苦行。据说他逐渐减少饮食,直到每天只吃一粒米,如此企图通过对身体的折磨以求得精神的解脱。然六年苦行,身体消瘦,形同枯木,却并无所获。六年苦行29岁离家求道。苦修6年佛教的起源释尊决定放弃苦行,他到尼连禅河洗净了六年的积垢,并接受了一个牧女供养的乳糜,然后在附近的荜钵罗树下结跏趺坐,誓言如不成佛,决不起座。如此经过七天七夜的入定,战胜了内心群魔的诱惑与扰乱,终于获得了解脱,成了佛陀。释迦摩尼成佛处的菩提树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经过七天七夜彻底觉悟。这一年他35岁。佛教的起源据说,魔王恐释尊成佛后于己不利,便率魔女、魔军将悉达多团团围住,软硬兼施,全都失败。释尊成道日,汉传佛教定为农历十二月初八,即俗称“腊八”。右图:佛教四大圣地之一,释迦摩尼成佛处佛陀伽耶(或称菩提伽耶,今印度比哈尔邦之格雅略北)的金刚宝座塔。佛教的起源释迦牟尼出家后,其父净饭王曾选派憍陈如等五人伴随他,但他们都在释迦摩尼成道之前离开了。成道以后,释迦牟尼首先来到波罗奈城外的鹿野苑,向憍陈如等五人宣讲他所证悟的佛法,这在佛教史上被称为“初转法轮”。佛教四大圣地之一:鹿野苑法轮是古印度战争中的一种武器,形状象轮子。在佛教中人们把法轮比作佛所说的教法,转法轮就是要用佛教思想去破碎一切不正确的见解和说法。佛教的起源“初转法轮”意味着构成佛教的三个重要因素,即所谓佛、法、僧“三宝”皆已具备,这是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创立的标志。此后,释尊住世说法四十五年。著名说法处有祗树给孤独园、竹林精舍、那烂陀等。那烂陀大学遗址佛教的起源上图:祗树给孤独园下图:竹林精舍右图:灵鹫山上说法台出生地:尼泊尔蓝毗尼花园佛祖四大圣迹成道地:印度菩提伽耶(菩提树与大塔)佛祖四大圣迹初转法轮地:印度鹿野苑佛祖四大圣迹佛祖四大圣迹涅槃地:印度拘尸那迦佛教的起源释尊住世时听法弟子估计前后不过几千人,经常随侍者不过数百以至数十人。其中有十个人最有名,是释尊亲传嫡系中的嫡系。他们是:摩诃迦叶、阿难陀、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富楼那、迦旃延、阿那律、罗怙罗。阿难陀摩诃迦叶佛教的起源释尊年至八十岁,游化到离摩罗国首都拘尸那迦不远的一个村庄波伐附近,在村外两株娑罗树下,头朝北,右手支颐,左手放置身上,双足并拢,取侧卧姿势,面向西,进入涅槃。汉传佛教将这一天定为二月十五日,为涅槃节。上图:佛祖涅槃像下图:拘尸那迦佛教的起源释尊遗体火化后的遗骨称为生身舍利,分成八份,由与释尊因缘深的八个国家各取一份,另有迟到的两国代表,一个拣拾碎骨小块,一个扫骨灰,共合十份,各起一塔供养。佛祖舍利佛教的起源释迦牟尼去世后,在迦叶的主持下,于王舍城附近的七叶窟举行了佛教的第一次结集,参与结集者共五百比丘。将一切佛典统摄为经、律、论三藏。西藏贝叶经佛教的派别——大乘与小乘“乘”是梵文意译,有乘载、道路之意。大乘就是大道路、大乘载,普渡众生小乘就是小道路、小乘载,个人修行南传:从印度往南、巴利语、小乘北传:从印度往北、汉语、大乘藏传:印度往西藏、藏语、密教(喇嘛教)佛教的对外传播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佛教向古印度境外不断传播。按其流传渠道不同可分为南北两系。传入中国大部分地区、日本、越南等国的以大乘佛教为主,称为北传佛教。传入中国西藏、内蒙古等地的为北传佛教中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和我国傣族地区的以小乘佛教为主、称为南传佛教。佛教的基本教义四圣谛:苦、集、灭、道1)苦谛:包括生老病死四苦、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以及五取蕴苦。2)集谛:亦名习谛,指苦的原因。3)灭谛:根除一切苦,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即涅槃。4)道谛:脱苦、集,而达到涅槃之境的方法、道路。具体就是“八正道”。佛教的基本教义戒、定、慧三学1)戒即持戒,指遵守佛教僧团组织所规定的许多清规戒律;2)定即禅定,指在修行时静坐息虑,专心不贰,不瞌睡,思想集中不开小差地参悟佛理佛法;3)慧即智慧,指按照佛法的程序,努力领悟佛法以洞彻四谛的道理,得到解脱。3,佛教的基本制度僧伽制度为了在学修上和生活上相互切磋、互相帮助,出家人必须过僧伽的团体生活。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见和同解庵、庙、寺、丛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正学女优婆塞、优婆夷(居士)江苏栖霞寺、山东灵岩寺、湖北玉泉寺、浙江国清寺戒律是佛教徒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规定和行为规范,是为信徒所制定的戒规,其目的是加强信仰,统一行动。佛教戒规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分。不吃荤五戒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戒则是在五戒之上再加不眠坐高广华丽之所、不装饰打扮、不观听歌舞、不食非时食、不蓄金银宝物。具足戒也称“大戒”,是出家僧尼奉行的戒条,依《四分律》所说,比丘戒有250条,比丘尼戒有348条。众生:六道:地狱、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佛土四圣:佛、菩萨、缘觉、声闻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佛教何时传入中国,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目前佛教界和学术界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大约在西汉末年到东汉初年。汉明帝永平七年西去求法。用白马驮回了大量佛像和佛经,明帝修寺安置,这便是中国最早的寺庙----洛阳白马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在此传佛法并翻译了中国第一部佛教经书《四十二章经》。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白马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汉地深入人心,译经事业相继不绝,以皇帝为首的上层社会大多笃信佛教,佛教自上而下深入民间,大型佛寺佛窟繁盛,著名的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泰山经石峪、成都万佛寺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云冈石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隋代佛教成为国教,佛经数量大增,佛教造像活动更加昌炽,教派林立。唐代统治者如唐太宗、武则天等依然笃信佛教。唐初,玄奘西行,艰辛求法17年,回国后共译佛经372部,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玄奘法师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隋唐时期,由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佛教的发展达到了鼎盛,形成了天台宗、三论宗、律宗、净土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密宗以及三阶教等中国佛教宗派。武则天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唐代禅宗,尤其是慧能的南宗禅发展尤为迅速。该宗依《坛经》,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提倡行走坐卧皆入禅法,简捷易行,形成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流派。韶关南华寺慧能肉身像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安史之乱后,爆发了中国佛教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灭佛运动,唐朝佛教走向衰落。自两宋始,儒家地位上升,佛教整体式微,唯有禅宗持续发展。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佛教仍有深刻影响。唐武宗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重塑了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丰富并发展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佛教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语言、新的文体、新的意境、新的遣词命意的方法,对中国的建筑、绘画音乐等艺术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诗佛王维佛教的现代意义佛教视逆为顺的人生态度,对于饱受生活艰难的人讲,不失为一种对待逆境的超脱手段。而佛教追求清静恬淡,根绝欲念,随缘而安,忘却今世,求得解脱,在物欲横流的纷扰世界中,不失为一种超脱、潇洒、自由的风度。星云大师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天台宗因创始人智顗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也称法华宗。三论宗根据印度龙树《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百论》三部论典创宗而得名。因其阐扬“一切皆空”“诸法性空”而称空宗或法性宗。法相宗又作慈恩宗、唯识宗以唐代玄奘为宗祖,以《瑜伽师地论》为基本经典。陕西西安兴教寺华严宗以《华严经》为根本典籍而得名。又因实际创始人法藏号贤首﹐也称贤首宗陕西长安华严寺律宗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实际创始人为唐代道宣。陕西终南山净业寺句容隆昌寺扬州大明寺密宗亦称密教因该宗依理事观行,修习三密而获得成就而得名。陕西西安大兴善寺净土宗又称莲宗信奉死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说而得名。山西交城玄中寺禅宗在南北朝时期,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来到中国,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法门,经慧能等发展为禅宗。广东韶关曲江河南登封少林寺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放生池鼓楼钟楼祖师殿伽蓝殿僧房僧房塔藏经楼法堂主供佛殿大雄宝殿天王殿山门殿山门珈蓝七殿汉化佛寺简介广州光孝寺山门汉化佛寺简介广州光孝寺金刚力士(哼哈二将)汉化佛寺简介广州光孝寺钟鼓楼汉化佛寺简介广州光孝寺四大天王,由左自右:西方广目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东方持国天王汉化佛寺简介广州光孝寺弥勒佛汉化佛寺简介广州光孝寺韦驮天汉化佛寺简介广州光孝寺大雄宝殿佛教的偶像:佛、菩萨菩萨是菩提萨埵(Bodhisatta)的简称。简单地解释,凡是抱着广大的志愿,要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苦恼中救度出来,而得到彻底的觉悟(自觉觉他)--这种人便叫做菩萨。地藏菩萨佛教的偶像:佛、菩萨横、竖三世佛及其护法菩萨佛教的偶像:佛、菩萨横三世佛:东方药师佛、中央现在佛(释迦牟尼佛)、西方阿弥陀佛佛教的偶像:佛、菩萨竖三世佛:过去世佛燃灯古佛、现在世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世弥勒佛佛教的偶像:佛、菩萨华严三圣: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佛教的偶像:佛、菩萨西方三圣: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观音菩萨佛教的偶像:佛、菩萨日光普照菩萨、药师佛、月光普照菩萨佛教的偶像:佛
本文标题: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729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