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采薇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学习目标1、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我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培养我们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3、进一步认识诗歌特点。诗经(内容)简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的305首诗歌,反映了500年间的社会生活。《诗经》分为“风”(即15国风,大多为民间歌谣)、“雅”(又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创作的宫廷乐曲歌词)、“颂”(宗庙祭祀乐歌)三大类。•《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诗经简介(艺术手法)•《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赋”:陈述铺叙的意思。•“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诗经》地位•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是《诗经》。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是屈原的《离骚》。释题1.采薇选自《诗经》中的:小雅2.《小雅》是什么乐歌?宫廷“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它是一种正统音乐。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多为贵族所作,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3.“薇”是:野菜,即野豌豆。读译第一章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经发新芽。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靡室靡家,玁狁xiănyŭn之故。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不遑huáng启用,玁狁之故。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语气词已经语气词同暮Mĭ无闲暇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春秋称狄,战秦汉称匈奴第一章,首四句是朱熹引用程子的话说:“古者戍役,两朞而还。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赏析第一章1.第一章所写事件事?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2.开头是什么写法?兴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3.“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写什么?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忧心如焚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未长大。曰归曰归,心亦忧止。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真牵挂。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太苦啦。读译第二章又…………又防守问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难回家。读译第三章采薇采薇,薇亦刚止。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经变老啦。曰归曰归,岁亦阳止。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事靡盬gŭ,不遑启用。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硬、老十月休止很痛苦回家回家赏析第二、三章1.这两章写的内容是?军旅生活的劳苦2.还是兴的写法吗?兴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读译第四章彼尔维何?维常之华。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彼路斯何?君子之车。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戎车既驾,四牡业业。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那通薾花盛开样助词高大的战车同棠棣将军战车语气词驾车公马;母叫牝pìn高大雄壮样读译第五章驾彼四牡,四牡騤騤Kuí。驾车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君子所依,小人所腓féi。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牡翼翼,象弭mĭ鱼服。四匹马儿多齐整,象骨饰弓鱼袋挂。岂不日戒,玁狁孔棘!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马强壮样靠车遮蔽整齐熟练鲨鱼皮做的箭袋象骨饰弓急赏析第四、五章1.这两章写的内容是?直接写战事2.这两章写战事什么?战斗太频繁一月三捷生活太艰苦岂敢定居处境太危险冲锋陷阵小人所腓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将帅和士兵生动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读译第五章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今我来思,雨yù雪霏霏。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行道迟迟,载渴载饥。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语助词无义纷纷随风而动下雪缓慢赏析第六章1.这章写的内容是?戍卒归途悲苦心情2.他是战争的幸存者,他终于踏上了归途,假如他是你,你会怎样?高兴大难不死3.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这是为什么?增强悲剧效果,渲染凄凉气氛他虽杀敌报国,更是牵挂家人故他眼前有喜,依然那样悲沉思考问题1.第六章的内容和写法与前面一样吗?不一样,前面都是写服役时的心理活动及感性,而第6章是写归途所思所感。2.它在本诗里有何作用?它使内容层次清楚了,有了它我们才知道:以前是对服役生活的追忆,至此才是写的眼前;另外增加了抒情深度,喜事都乐不出来,多沉重啊!《诗经》有“六义”说,其中__________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__________是就表现手法而言。主题与艺色填空______的戍边战士____________的诗,诗中叙述了他_______________生活,表达了他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服役思归之苦《采薇》是西周时期一位饱尝_______在归途中所作转战边陲的艰苦爱国恋家、忧时伤事风、雅、颂赋、比、兴《采薇》在章法上采用了诗歌传统的__________的写法;前三章的开头是____的写法,后三章是____的写法;表达的感情是既_____又_____的。重章叠句兴赋丰富复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依依:树枝柔弱随风飘拂的样子。•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来思:指归来时。思,语末助词。雨雪:下雪。霏霏:雪下得很大的样子。•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迟迟:缓慢的样子•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整体思路第六章现实的哀伤今昔之对比现实的困境•归途:通定思痛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主题《采薇》一诗描写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家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思所想,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抒发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写作特色•情景交融诗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写作背景•《史记•周本纪》: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汉书•匈奴传》: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此说虽近事实,但不确切。•魏源《诗古源》认为是周宣王时代作品,此说近是。•西周至厉王末年,遇旱灾,百姓饥馑。厉王宠信荣夷公,专事搜刮,民怨沸腾,放厉王于“彘”。西戎与北方的猃狁乘机入侵周朝。宣王即位,重振周朝,号称中兴。命秦仲征西戎,尹吉甫征猃狁。《采薇》即于此时产生。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家靡室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31主要内容这是一位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赋之诗,诗中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内容简析•本诗凡六章,可分为三部分:•一、二、三章写远别家室,历久不归之忧;四、五章写将帅车马服饰之盛和戍卒日夜戒备,居无定所之劳;末章写归途中雨雪饥渴之苦和痛定思痛之情。前三章以薇菜的发芽,鲜嫩到苍老起兴,暗喻征战时日之久,四五章通过对比,反衬士卒奔突之苦,曲折地反映了军中苦乐不均的现实。前三章为第一部分,写由于猃狁骚扰,兵士们不得已远离家园,戍守边境,一年四季过着饥渴交并、转徒不定的生活,深切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三章诗均以采薇起兴,作者按薇萌芽、生长、成熟的自然过程,分别以“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领起各章,使三章诗前后连贯,互相呼应,表现了自己心中的浓烈乡思。第四、五章为第二部分,写戍守边地时艰苦而紧张的军旅生活。作者以棠棣之花引出“君子之车”和服饰之盛,从而将笔触由抒发乡思转向对戎马生活的描绘。-这两章写的是猃狁的凶悍而周家军队盛大的军威,纪律严正,卒伍精强。但是戍役的生活也是艰辛而紧张的,这些都是作者用写实的笔法来写的。末章为第三部分,写作者归家途中的情景与心境。-前四句:触景生情,抚今追昔;-五、六两句:归乡途中饥寒交迫、步履维艰之状;-末两句:感伤时事,悲哀深沉。佳句赏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此句妙在“依依”、“霏霏”四字。此乃虚写景也,若详细描摹,不仅罗嗦无用,亦失其真也。着“依依”、“霏霏”四虚字,以模糊之辞传不可说之景,意在令各人自味其自心所见之意境,方得其妙。此句另一妙处在于反衬之运用:用“杨柳依依”之美景作背景,反衬士兵出征之苦;又以“雨雪霏霏”之哀景衬托士兵归家之乐。其功效正如王夫之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佳句赏析•由归途中眼前“雨雪霏霏”的实景勾起对出征时杨柳依依景象的回忆,两相对比,依依杨柳透露出出征时希翼早归的美好愿望,霏霏雨雪表露出对久戍的厌恶和忧伤。情自景出,景又增情,加上和谐铿锵的节奏韵律,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是把人们对自然景物的普遍感情用于典型环境而产生的一种美学效果。千百年来一直被认为是《诗经》乃至整个古典诗歌中最优美的诗句。前人的评价•东晋谢安问子弟们《诗经》中何句最佳,谢玄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清沈德潜谓其“实是佳句”。•清王夫之认为前两句是“以乐景写哀”,后两句“以哀景写乐”,从而达到了“一倍增其哀乐”的艺术效果。前人的评价•刘熙载说这四句诗“雅人深致,正是借景言情。若舍景不言,不过春往冬来耳,有何意味?”(《艺概》)•清方润玉《诗经原始》: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伤实事,别有深情,不可言喻,故曰“莫知我乐”。不然,凯旋而还,乐矣,何哀之有邪?古人写柳•柳-罗隐•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堤上柳-戴叔伦•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折杨柳-施肩吾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艺术特色•1)重章叠句、叠词的运用。•叠句-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文字略有变化,以薇的生长过程,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异常生动妥贴。•叠词:•言情:烈烈—表示内心忧思的炽烈;•状物:业业、骙骙、翼翼—形容战马高大雄
本文标题:小雅采薇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731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