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成本的计算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隐性成本效用的常用指标: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和失能调整生命年(DALYs),均有其权重系数。实验性研究三大原则盲法实施。设置对照。随机分组。研究设计种类:专业设计,统计学设计预测:以过去的历史数据和现在的相关信息为基础,来推测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无形成本--通常所说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等都是伴随着资源的消耗而发生的,这类成本通常可以货币化表现。除了可以货币化表现的上述成本之外,在医药领域还存在着并不伴有直接的资源消耗的成本,诸如疼痛、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等,称之为无形成本。其特点:无形成本是真实存在的,也是进行方案选择时需要考虑的。由于不存在相应的市场和价格,无形成本一般很难赋予货币价值。平均成本(averagecost)——AC,指总的产出量除总成本所得的商。平均成本是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变动成本之和。边际成本(marginalcost)——MC,指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出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量。由于固定成本不随产出量而变化,所以边际成本是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出量所增加的变动成本。有些评价与决策不仅是在做与不做之间进行选择,而且常常是在做多少、做到什么程度之间进行选择,因此常常用到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举例:有时MC低:如实载70%的客机,MC仅为一顿便餐;有时MC高:如盛夏用电高峰期:MC为启动高成本、低效率的陈旧发电机组。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OC,是指将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有限资源置于某种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置于其他用途时所可能带来的最大的收益。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的成本的确定与分析的步骤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价中的成本的确定与分析可通过以下五个步骤来完成:识别所消耗的资源或代价;计数每一种资源或代价的单位量;赋予资源或代价以货币价值;考虑资金时间价值;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结论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analysis,CBA)对备选方案的成本和收益均以货币形态予以计量和描述,并对货币化了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的一种方法。通常情况下,只有效益不低于成本的方案才是可行方案。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CEA),是将备选方案的成本以货币形态计量,收益则以临床效果指标来表示,进而对各备选方案的成本和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的一种评价方法。成本—效用分析(costulilityanalysis,CUA)是将预防、诊治或干预项目的成本以货币形态计量,收益则以效用指标来描述,并对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进而对备选方案的经济性进行比选的方法。只能用于对多方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性进行比选净现值(netpresentvalue,NPV)指标:是按一定的折现率将方案在整个实施期内各年的效益及成本均折现,所得的效益(正现金流量)现值与成本(负现金流量)现值的代数和。净年值(netannualvalue,NAV):通过资金等值换算将方案的净现值分摊到方案整个实施期内各年(从第一年到第n年)的等额年值。其表达式为:NAV=NPV(A/P,i,n)增量分析法(incrementalanalysis)也叫差额分析法,是指对被比较方案在成本、收益等方面的差额部分进行分析,进而对方案进行比较、选优的方法。14成本相关知识成本是指实施预防、诊断或治疗项目所消耗的资源或所付出的代价。按成本的行为分类: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按成本的可追踪性分类: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按成本的用途分类:医疗成本和非医疗成本固定成本(fixedcost)是指不随产出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变动成本(variablecost)是指随着产出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例如药品成本、注射成本等是随着所服务的患者的多少而变化的,属于变动成本a、直接成本(directcost),是指在卫生服务过程中能够直接计入某项服务的成本。例如,预防项目中的疫苗费用、医疗服务中的检查费和药品费等。b、间接成本(indirectcost),指不能直接计入而需要按一定标准分摊计入各种相关服务项目的成本。例如,多种项目服务的管理费用、固定资产折旧。a、医疗成本(medicalcost),是指实施某预防、诊断或治疗项目所消耗的医疗产品或服务。医疗成本可分为直接医疗成本和间接医疗成本。b、非医疗成本(nonmedicalcost),是指在实施预防、诊断或治疗项目过程中,为获得医疗之外的产品或服务所发生的消耗或所付出的代价,如患者支付的交通费用、雇佣护理人员的费用、家人陪护的租房费用、患者本人及其家人的误工损失费用等固定成本越高或(和)服务人次越少,单位服务量所分摊的固定成本就越多,资源利用率也就越低。因此,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每人次的固定成本的主要途径,一是降低固定成本总额,二是增加服务量(服务人次)。区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意义:在于能使管理者明确成本的计算类型,方便成本的管理,达到使每人次医疗卫生服务的成本降低或最低的目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划分不绝对的,而是随着所研究问题的变化而变化的。应用人力资本法计算间接成本,只能代表间接成本的最低值,得到的成本一效果分析结果偏低。如何估算不在劳力市场上的人群的时间机会成本,是药物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之一。意愿支付法,可以反映经济学意义上的机会成本,是未来代替人力资源方法的间接成本计算方法。医院成本的测算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大类:1.劳务费:2.公务费:3.药品及其他卫生材料费:4.低值易耗品损耗费:5.固定资产折旧及大修理基金提成:6.卫生业务费用:医院成本测算的意义1、降低医疗成本的有效途径2、制订医疗卫生服务价格的依据3、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的要求成本的测算方法1.直接成本的测算(医疗成本的测算)2.间接成本的测算3.隐性成本的测算每例病人治疗的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隐性成本确定成本测算对象:测算对象包括项目科室和非项目科室。项目科室:指的是直接为病人服务的科室,一般为业务科室和一些辅助科室(如药房、检验科和放射科等;)非项目科室:指的是间接为病人服务的科室[如行政和后勤科室(包括洗衣房、食堂、车队非项目科室成本的处置直接分摊法成本下行法双重分摊法代数分摊法单项服务项目成本的计算各科室医疗成本进一步分摊核算到所提供的服务项目上,就成为各种服务项目的单项成本。在计算单项成本时,采用直接消耗直接计入,其余费用则用“操作时间分配系数”进行分摊。药物治疗成本的核算包括治疗成本+不良反应成本,具体又可分为病房成本(床日成本×床日数);各项检查治疗成本(包括材料费);药品成本间接成本的测算间接成本的测算目前国内外一般多采用人力资本法。隐性成本的计算比较复杂和困难。国际上多用意愿支付法(Willingnesstopay,WTP法)来获得此成本。WTP法是建立在效用基础上的一种测量健康改善价值的方法。它认为人的价值有两部分组成,一是个体的收入(可消费的非健康物品)。效益的识别与计量相关知识收益:指药物用于医疗卫生服务中对人体健康的促进和对卫生资源的节约分类: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效果效益效用效果:指以临床指标、生命质量指标、健康指标等卫生统计学指标计量的收益,由各种使用价值构成,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要。是药物经济学最常用的计量形式。效益:效益是指用货币来计量医疗卫生措施有益结果的形式,是有用效果的货币表现。效用:是指人们通过医疗卫生服务和药品治疗后对自身健康状况改善的满意度,综合了客观情况和主观感受。收益和结果的关系1、收益不同于结果,收益是结果中有益的部分。2、收益来源于结果。收益识别的基本原则:效益性、客观性、相对性、全面性收益的识别:效果的识别1)有效性:反映措施的目的达到程度。2)可计量性:可定量。3)客观性:可重复性。4)灵敏性:最好选择金标准。5)特异性:明确的因果关系。效益的识别:直接效益、间接效益、隐性效益效用的识别:主要依据病人对自身健康状况判断的程度,并与健康者进行比较。效用权重一般在0~1之间,得到一系列数据。0~死亡1~完全健康人0效益的识别:直接效益—直接货币为单位的计算。间接效益——人力资源法估计。隐性效益——意愿支付法估计(注意立场)。效益计量的优点1)可以用于不同对象的比较2)可以考虑时间价值问题3)可以估计健康价值问题劳动力的计算:人力资源法4)社会不同行业之间的评估效果的计量:发病率、患病率、治愈率、好转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期望寿命效用的计量:健康状况和处于某种健康状况的时间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是指将不同生活质量的生命年数换算成生活质量相当于完全健康的人的生存年数。例:完全健康者权重为1.0,中度失眠患者0.7。前提:1)假设所有同类别人群的QALYs是相等的。2)总QALYs相同,给很多人提供很少的QALYs与给很少人提供很多QALYs是相同的。3)假设健康状态与相对权重独立于健康状态的持续时间。4)假设健康状态改变的偏好可以通过在原来偏好的基础上增加时间权重偏好来估计。失能调整生命年(DALYs)是在QALYs基础上发展的,将死亡指标和伤残指标结合,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指标。药物经济学设计: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成果,对药物资源利用程度进行经济性评价的过程。研究设计是对科学研究的内容提出的具体设想和制定实施的方案。周密设计是研究的前提和质量保证。特征:有用性、可重复性、独创性、高效率性。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法)是采用开调查会的形式,将有关专家召集到一起,向他们提出要预测的题目,让他们通过讨论作出判断。它通过有关专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引起思维共振,产生组合效应,从而导致创造性思维。敏感性分析:分析在一个确定的决策模式中某一变量的变化和变化的幅度对决策结果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敏感性是指由于特定因素变动而引起的评价指标的变动幅度或极限变化,通过分析,考察变动对决策的影响。药品政策指与药品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规定等,包括对药品研究开发、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的管理措施。最基本的目的合理用药:1)根据疾病种类、病人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地防治疾病的措施。2)药物需求者有药可用,人人均等化享有基本药物。根据研究者不同立场,制定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标准,衡量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外推性和可比性,为药品政策的制定、研究者决策提供依据。如贴现率的统一。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根据研究者不同立场,制定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标准,衡量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外推性和可比性,为药品政策的制定、研究者决策提供依据。如贴现率的统一。建立我国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内容包括:1、指南的作用2、研究的角度3、对照设置4、成本和效果的计算5、分析方法6、贴现率的选择7、模型的选择8、不确定性分析9、研究结果的外推1药物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研究医药领域有关药物资源利用的经济问题2和经济规律,研究如何提高药物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以有限的药物资源实现健康状况的最大程度改善的科学。3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提高药物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挥药物资源的效用,用有限的药物资源实现健康水平的最大程度改善和提高4药物经济学研究内容:研究药物资源利用的经济效果,对药物资源的利用程度进行评价研究提高药物资源利用程度与利用效率的途径与方法,从深层次上提高药物的配置和利用效率研究医药和经济的相互关系,探讨医药与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途径5药物经济学的服务对象:一切对药物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有经济性要求的组织和个人6药物经济学的作用:为新药审批提供参考;为药物研究开发决策提供依据;为药品的合理定价提供依据;为基本药物及医保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为医疗决策提供依据;为制定药品政策提供依据7药物经济学学科特点:综合性强、定量性强、比较性强、预测性强、应用性强9常用的经济学评价指标分为:时间性指标、价值性指标、效率性指标时间型指标是指用来反映项目对所投资金的回收或清偿速度的指标,如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价值型指标是指用来反映项目净收益绝对量大小的指标,反映项目的获利能力,如净现值
本文标题:药物经济学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745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