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7届安徽省芜湖一中、阜阳一中等“江淮十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第1页共13页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新月形沙丘是在盛行风作用下,形成迎风坡缓、背风坡陡,沙丘两侧并顺沿风向伸展如一弯新月而得名。图1为某旅行者拍到的沙漠日出景观,冲洗出来的照片显示拍摄时间为9月23日8时0分(北京时间)。据此回答1-2题。1.此拍摄地最可能位于A.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B.埃及撒哈拉沙漠C.智利阿塔卡玛沙漠D.澳大利亚大沙沙漠2.该沙漠地区盛行风的风向最有可能是A.东风B.西风C.南风D.北风图2为我国某城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3.关于图中城市市区与郊区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温差最大不超过4℃第2页共13页②温差最大不超过5℃③只考虑温度因素N点近地面的风向可能为东南风④只考虑温度因素N点近地面的风向可能为西北风⑤市区降水量小于郊区⑥市区降水量大于郊区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⑥D.①④⑤4.造成该城市近地面等温线由市区向郊区有规律变化的原因,不可能的是A.人为热的排放B.建筑密度差异C.工业活动差异D.维度位置差异古代埃及是19朝法老拉姆西斯二世崇拜太阳神,于公元前1257年建造阿布辛拜尔神庙。神庙有一条61米长的隧道,隧道尽头竖立着法老的塑像,一年中有两次-法老生日(2月21日)和法老登基日的清晨,阳光才能穿过隧道,照到尽头法老的塑像上(如图3)。读图回到5-6题。5.神庙隧道口朝向为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6.法老登基的日期可能为A.4月21日B.6月22日C.8月23日D.10月21日图4是水汽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图,图中的曲线为饱和曲线,甲乙丙丁的箭头方向分别代表大气中的水汽要达到饱和的途径。完成7-8题。7.关于自然现象“露”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种途径而达到饱和的A.甲,温度固定时,增加水汽而达饱和B.乙,经升高温度及减少水汽含量达饱和C.丙,水汽含量不变时,降低温度而达饱和D.丁,经降低温度及增加水汽而达饱和8.在自然界中,下列哪种情况最不可能发生水汽凝结现象第3页共13页A.富含水汽的气流沿着迎风坡爬升B.暖空气沿锋面上升C.越过山脉于背风坡的含水汽气流D.空气强烈对流上升图5中a图是地质构造图,b图是华山西峰图,读图回答9-10题。9.a图中乙处的地质构造是A.背斜B.向斜C.断层D.地垒10.华山西峰地势陡峭,素有“自古华山一条路”之说,该地地质构造与图a中的哪处一样A.甲B.乙C.丙D.丁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6),回答11-12题。11.按高纬到低纬的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甲-丙-乙12.与同纬度地区相比,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原因是A.纬度低B.海拔低C.地处阴坡D.地处背风坡冰岛地处66°N左右,内陆主要是平原地貌。因为北大西洋暖流的缘故,冰岛远比同纬度的其他地方温暖。甚至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缘故,近几年的最高气温甚至达到过24℃。但是气温高并不一定就适合农作物生长。据此回答13-15题。13.推测冰岛种植业不发达的最主要自然原因A.地形崎岖不平B.气候干旱少雨C.日照强度不搞D.湖泊星罗棋布14.冰岛比较常见的农业景观是A.牧场放牧B.水稻种植C.水果栽培D.黄麻种植第4页共13页15.冰岛粮食、蔬菜、水果基本依靠进口,但是西红柿、黄瓜产量可满足国内70%的消费。其原因最可能是A.市场广阔B.温室栽培C.交通发达D.保鲜冷藏技术进步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贯穿流动沙漠的等级公路,也是中国最早的沙漠公路。图7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某路段景观,读图回答16-17题。16.人们沿公路两边用“芦苇栅栏”和“芦苇方格”织成巨大的网兜,该“网兜”的重要作用是A.调节局部气候B.增加大气湿度C.阻止游客进入D.固定两侧流沙17.公路两旁植物最显著的特性是A.耐旱喜阴B.耐旱耐碱C.喜湿喜暖D.喜酸耐旱太行山区土地瘠薄。秋天的崖岸、屋顶、房前……只要是略有平坦之处,都铺满了红艳似火、明亮如霞的山楂,与直壁赤岩交相辉映。据此回答18-20题。18.太行山区土地瘠薄的主要原因是A.水土流失严重B.地处干旱地区C.土地沙化严重D.土壤酸性加强19.该地可以采取以下哪一措施来减轻上述问题所带来的影响A.兴修水利建造灌渠B.建设草方格沙障C.植树造林恢复植被D.修建梯田种水稻20.该地除适合种植山楂外,还盛产A.柑橘B.荔枝C.橄榄D.苹果中国的风能资源非常丰富,据国家气象局资料,全国陆上50米高度层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大于等于300瓦/平方米的风能资源理论储量约73亿千瓦,80米高度的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为91亿千瓦,但是我国的风能资源开发难度比欧美等国家要大。据此回答21-22题。21.我国风能资源比较欧美国家开发难度大的原因可能是A.市场需求量小B.自然条件复杂C.电力输送难度大D.风电开发水平低22.截至2010年底,中国风力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182.7万千瓦,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关于风能资源开发的意义描述正确的是第5页共13页A.缓解我国常规能源严重缺乏的局面B.占用耕地不利于农业发展C.有利于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D.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6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3-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6-2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3.(18分)图8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判断汉水自P点到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6分)(2)试从流速、含沙量两个方面比较图中南河与唐河水文特征的差异。(4分)(3)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图中右上角)。平原部分离河越远则地势越低,至山边为最低。当地居民有“高莫高于河沿,低莫低于山边”之谚语。试推断该谚语所指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8分)24.(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茶叶发源于西南川蜀之地。西北原不产茶,但因缘际会、天时地利,“南方之嘉木”也自南而北,在陇南扎下了根。这种茶在杭州之外也有种植,并被统称为“龙井”。上世纪50年代末以来,甘肃陇南市文县地处秦巴山地,最高海拔4187米,最低海拔550米,山地约占总面积的90%。该县成功栽培出龙井绿茶,这里自然条件适宜龙井种植。材料二茶树生长的环境要求一般比较高。土壤一般要求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通气性、透水性或蓄水性能好。雨量平均,且年雨量在1500mm以上。光照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对紫外线有特殊嗜好,因而高山出好茶。气温日平均需10℃;最低不能低于-10℃。坡度不宜太大,一般要求30°以下。材料三甘肃省部分地理要素图(图9)第6页共13页(1)试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茶叶发源于西南川蜀之地的原因。(4分)(2)评价陇南文县茶叶种植的自然条件。(7分)(3)有人认为文县应大面积种植茶树。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5分)25.(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土库曼斯坦大部分国土被卡拉库姆沙漠覆盖着。值得庆幸的是,沙漠中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这些能源或许会让土库曼斯坦的未来充满阳光。材料二中亚输气管线示意图(图10)材料三中国与土库曼斯坦贸易状况(图11)(1)说出中国从土库曼斯坦大量进口天然气的意义。(6分)(2)简述中亚输气管线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6分)请考生在第26、27、28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6.(10分)【必修一】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脉北麓,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图12为1990年-2010年和田地区流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第7页共13页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指出和田河上、中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下游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27.(10分)【必修二】乌兹别克斯坦号称“中亚之中”,是亚洲腹地中的腹地。该国可以用“桑与棉”来概括。制丝的蚕桑,纺织的棉花-曾经是汉唐时代中亚地区的主角。图13为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种植与国内生产总值关系图。指出乌兹别克斯坦生产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以及大量种植棉花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28.(10分)【必修三】曾经,河北为自己所拥有的众多钢铁厂而自豪,河北的钢铁业为中国的工业发展做出了不容忽视的巨大贡献,获得了全国各界的关注和赞叹。但后来,由于利益的驱使和监管的缺失,河北的钢铁业却踏上了野蛮生长和无序发展的歧途,并最终成了华北地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成了人人“喊打”的健康杀手。图14为河北省主要钢铁厂分布示意图。第8页共13页评价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对该省带来的影响。第一卷1-22:ADCDADCCBCABCABDBACDBC第1-2题:说明:本题考查了《课程标准》中“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间计算)”及“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等内容。第1小题的关键信息是“冲洗出来的照片显示拍摄时间为9月23日8时0分(北京时间)”,需要调动“地方时计算”等有关知识。9月23日为秋分日前后,各地日出地方时均为6时(不考虑地形、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北京时间即120°E地方时,比该地早2小时,可计算出该地经度为90°E左右。调动区域地理相关知识,不难得出正确答案为A项。第2小题:图中太阳位于日出方位,即正东方向,因此判断出沙丘缓坡应朝北,再结合“迎风坡缓,背风坡陡”这一关键信息,可知该地盛行(偏)北风,故选D项。第3-4题:说明:本题考查了《课程标准》“大气受热过程(城市热岛效应)”等内容,要求考生具有判读等值(温)线的能力。第3小题:读图可知,城区温度为30℃-31℃,郊区(如M、N地)温度为26℃-27℃计算可知温差为3℃-5℃,故①错,②正确。调动城市热岛效应等知识,可知郊区一般为高压区,若不考虑地形等因素,图中等温线即可以看成等压线,再考虑冬奥近地面风向特点,可知N地风向应该(偏)东风,故③正确,④错。由于市区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所以降水量较大,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答案应为C项。第4小题:B、C项是A项的具体表现,均为影响热岛效应形成的因素。该地为小尺度区域,第9页共13页纬度差异极小,因此答案为D项。第5-6题:说明:本题考查了《课程标准》中“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内容。第5小题:由题干可知,图示时间为2月21日清晨。该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除极昼极夜外,日出东偏南,故正确答案为A项。第6小题:实际上问的是下列哪个日期太阳直射的纬度与2月21日相同。再接合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知识,可知该日距两分日应有1个月的时间差,故正确答案应为D项。(实际上,A、B、C项所指的日期太阳直射点均在北半球,可直接排除)第7-8题:说明:本题考查了《课程标准》中“大气受热过程”等内容。第7小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图中信息的获取、解读能力。“露”是空气中的小水滴因降温凝结而成。关键在于“降温”而不是“增加水汽”(控制变量)。故正确答案为C项。第8小题:ABD三项中均有“爬升”或“上升”字眼,水汽易降温凝结。C项描述的是下沉气流,气温上升,水汽难以凝结。故答案应为C项。第9-10题:说明:本题考查了《课程标准》中“地壳物质循环”等内容。第9小题:从形态看,乙处岩层向下弯曲。从岩层新老位置看,中间老两翼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乙处为向斜,答案为B项目。第10小题:由题干中的“华山西峰地势陡峭”这一信息可知,华山西峰为断层面。故答案应为C项。第11-12题:说明:本题考查了《课程标准》中“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等内容。第11小题:三座山脉均在我国,且基带海拔相同,不同的是山脉海拔和基带自然带类型,结合“山脉基带自然带一般与其水平自然带一致”这一规律,可知正确答案为A项。第12小题:丙图山地为灌丛带,与甲乙两山地相比,缺失苔原带,这是由于山的海拔低(或山麓到山顶的相对高度小)所致,故答案应为B项。第13-15题:
本文标题:2017届安徽省芜湖一中、阜阳一中等“江淮十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754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