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渔父《楚辞》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复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准确翻译句子。2、分析屈原和渔父的对话,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3、通过对比阅读,对屈原和司马迁的不同人生选择做出自己的评价,积累写作素材。复习检测1、枯槁()莞尔()弹冠()汶汶()洗濯()淈其泥()三闾大夫()鼓枻而去()2、背诵课文复习检测1、枯槁(gǎo)莞尔(wǎn)弹冠(guān)汶汶(mén)洗濯(zhuó)淈其泥(gǔ)三闾大夫(lǘ)鼓枻而去(yì)2、背诵课文一词多义1、举①举世皆浊我独清。②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③举孝廉④杀人如不能举⑤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⑥戍卒叫,函谷举⑦千钧之重,人不轻举⑧兴举义兵⑨君举不信群臣乎?巩固落实①举世皆浊我独清。全②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行为,举动③举孝廉推举,推荐。表授予官职④杀人如不能举尽,完⑤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拿⑥戍卒叫,函谷举被攻占⑦千钧之重,人不轻举举起⑧兴举义兵发动⑨君举不信群臣乎?全一词多义2、见①是以见放②渔父见而问之曰③项伯即入见沛公④慈父见背见①是以见放表被动,被②渔父见而问之曰看见③项伯即入见沛公拜见④慈父见背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译为“我”巩固落实一词多义而①渔父莞尔而笑②圣人不凝滞于物,而与世推移③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巩固落实而①渔父莞尔而笑连词,表修饰②圣人不凝滞于物,而与世推移。连词,表转折③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连词,表顺承3、察①安能以身之察察②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③唯陛下察之④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察①安能以身之察察高洁的,清白的②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观察,看③唯陛下察之调查④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选拔,表授予官职安①安能以身之察察②既来之,则安之③衣食所安,弗敢专也④风雨不动安如山安①安能以身之察察疑问代词,怎么②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③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生④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文言翻译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2、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3、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全天下的人都污浊了,只有我是清白的,所有的人都昏醉了,只有我是清醒的。因此就被放逐了为什么遇事深思,行为出众,以至于使自己被放逐?怎么能让干干净净的身体去受外物的玷污呢?一、自主探究1、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的形象?表现了屈原怎样的人格?试结合文中相关语句来回答。2、渔父心中的“圣人”是怎样的?文章实为记叙屈原事迹的,为何以“渔父”为题呢?3、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谈你的认识。探究点拨(1)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的形象?表现了屈原怎样的人格?试结合文中相关语句来回答。【明确】屈原“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失意落魄的形象。屈原不愿“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也不愿“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他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妥协的特立独行者;“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是一个矢志不渝地坚持理想、保持人格操守的伟岸者;表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2)渔父心中的“圣人”是怎样的?文章实为记叙屈原事迹的,为何以“渔父”为题呢?【明确】“不凝滞于物”,要“与世推移”。当“世人皆浊”时,可以“淈其泥而扬其波”,当“众人皆醉”时,可以“餔其糟而歠其醨”,不“深思高举”,渔父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其实他就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此外,当屈原表示不赞成他的处世态度时,渔夫只是“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不复与言”,也刻画出他不愠不火、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塑造这一形象,对屈原来讲,具有对比衬托的作用,突出了屈原坚持理想、坚持人格操守的高尚品格。(3)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谈你的认识。【明确】“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具有高洁的人生品格和远大的政治理想,他不愿随波逐流,“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毅然赴死,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主动选择死亡,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司马迁隐忍苟活,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他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是要完成千古史记,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司马迁和屈原树立了两种人格榜样:一个择生,一个择死,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头脑风暴合作探究《渔父》采用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此素材适用于哪些话题?【应用指导】这则素材可以用作①直面现实、百折不回的人才可称“精神贵族”;②不辱没平生志向、气节是生存选择的原则;③理想的王国不容玷污④抉择⑤节操等相关主题的论据。屈原忠于祖国、至死不屈的高尚品格,曾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祖国复兴、为正义真理而拼搏奋斗。引用这则素材时,可结合屈原的诗句,刻画屈原人物形象,创新为文。三、写作小试悠悠中华五千年,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人生难题,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屈原,渔父面临困顿,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你更欣赏谁的做法呢?写出你的理由。司马迁如是说: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罗列历史上“以死明志”的实例,再次感受屈原的伟大人格。a.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b.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c.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d.不自由,毋宁死。法国大革命《马赛曲》余光中:《淡水河边吊屈原》青史上你流下一片洁白,朝朝幕幕你行吟在楚泽。江鱼吞食了两千多年,吞不下你的一根傲骨!太史公为你的投水太息,怪你为什么不游宦他国?他怎知你若是做了张仪,你不过流为先秦一说客!但丁荷马和魏吉的史诗,怎撼动你那悲壮的楚辞?你的死就是你的不死:你一直活到千秋万世!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千古的志士泪拥如潮;那浅浅的一湾汩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课后作业1、结合学案五首古诗文,查阅相关资料,对“渔父”意象进行综合探究。2、阅读《行吟阁遐想》完成5~8题。
本文标题:渔父集备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761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