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革兰氏阳性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差异的生物学意义(1)与染色有关:G+菌的细胞壁致密、肤聚糖厚,脂含量低,洒精不容易透出;G-菌的细胞壁疏松、肽聚糖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含量极高,洒精容易透入。细胞内结合染液中的结晶紫—碘的复合物容易被酒精溶解而脱色。(2)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关:主要结构基础是肽聚糖。G+菌的细胞壁对青霉素可抑制肽聚糖四肽侧链与甘氨酸5联桥之间和联结,而干扰肽聚糖的合成;溶菌酶杀菌机理是水解肽聚糖N—乙酰葡萄糖胺的N—乙酰胞壁酸之间和—1,4糖苷键。G-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少,有外膜保护,对化学药物有抵抗力,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性低,青霉素作用效果差。(3)与细菌致病性有关:G-菌的细胞壁含有磷酸脂多糖(LPS),其中的脂类A是其主要毒性成分。(4)与抗原性有关:G-菌细胞壁含有磷酸脂多糖(LPS)中的特异性多糖具有抗原性,属于O抗原,依其可对细菌进行分群、分型。2、细菌群体生长繁殖可分为几个期?简述各期特点。分四个时期(1)迟缓期:细菌被接种于培养基后,对新的环境有一个短暂的适应过程。因细菌繁殖极少,故生长曲线平缓稳定,一般为1~4小时。此期细菌菌体增大,代谢活跃,为细菌进一步分烈增殖而合成充足的酶、能量及中间代谢产物。(2)对数期(指数期):此期细菌大量繁殖,活菌数以恒定的几何级数极快增长,持续几小时至几天不等,此期细菌形态、染色和生物活性都很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十分敏感,因此,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以此期细菌为最好。(3)稳定期:该期细菌总数处于稳定状态,细菌群体活力变化较大。此期细菌死亡数数与增殖数渐趋平衡。细菌形态、染色的生物活动性可出现改变,并产生很多代谢物如外毒素、内毒素、抗生素等。细菌芽孢一般在该期形成。(4)衰亡期:随着稳定期发展,细菌繁殖越来越慢,死亡细菌数明显增多,与培养时间成正比。此期细菌生理代谢活动趋于停滞,细菌形态呈现肿胀或畸形衰亡,甚至自溶。3、简述肠道正常菌群对机体的有益作用。(1)防御外来致病菌:如组成人体肠道黏膜表面形成一道生物学屏障,阻止病原体的入侵和粘附。正常菌群的酸性代谢产物,造成肠内酸性环境,抑制病原体生长。(2)营养作用:参与宿主的营养代谢吸收。合成有体必需的维生素,如烟酸、生物素、泛酸等。(3)免疫作用: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作为非特异性抗原来刺激机体的免疫应答;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4)抗肿瘤作用:能产生一些酶类代谢产物作用于致癌物质;抑制硝胺的合面或降解硝胺;作为抗原或免疫佐剂,刺激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的特异性免疫功能。4、简述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有哪些?致病物质:脂磷壁酸、M蛋白、侵袭性酶(链道酶、链激酶)、链球菌溶血素、致热外毒素5、列表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区别内毒素外毒来源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存在部位细菌细胞壁成分,菌体裂解后释放出从活菌分泌出或细菌溶解后散出蛋白质化学成分脂多糖60-800OC,0.5小时被破坏稳定性160OC,2-4小进才被破坏较弱,各种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引起发毒性作用热,微循环障碍,内毒素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强,各种细菌外毒素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选择性的毒害作用,引起特殊临床症状6、举例说明细菌变异的类型(1)形态和结构变异:如H—O变异,是细菌从有鞭毛的突变,例如变形杆菌。(2)菌落变异:如S—R变异,是细菌从光滑型到粗糙的突变,多发生在肠道杆菌。(3)毒力变异:可表现为毒力的增强或减弱,如卡介苗,是将牛型结核杆菌培养203代,获得的减毒株。(4)耐药性变异:原来对某种抗菌物质敏感的细菌,可变异为对该种药物具有特殊性的菌株,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青霉素株。7、什么是菌群失调症,其机制如何?正常菌群、宿主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正常菌群各成员之间,要正常情况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正常菌的组成的数量发生明显变化就出现了菌群失调,若进一步发展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症,就称之为菌群失调证。机制有:(1)长期使用抗生素,特别是长期使用广谱看抗生素,在抑制致病菌的同时也抑制了正常菌群中的敏感菌,使耐药菌过度增殖,出现菌群失调。(2)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内分泌失调:恶性肿瘤、长期糖尿病等疾病使全身或局部或免疫功能低下,导致正常菌群中某些菌过度生长,形成菌群失调。13、试述湿热灭菌的原理和种类原理:使细菌菌体蛋白质凝固和变性;使细菌核酸降解;使细菌的胞浆膜损伤。类别:(1)煮沸法:煮沸10分钟可达到消毒的目的,若需杀死芽孢,应延长时间至1—3小时。可用于外科器械、注射器、胶管等消毒。(2)流通蒸汽灭菌法:是在常压下用100℃的水蒸汽进行消毒,通常10—15分钟可杀死细菌的繁殖体,但不保证杀死芽孢。(3)高压蒸汽灭菌法:是灭菌效果最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通常压力为1.05㎏/㎝2,温度为121.3℃,持续15~30分钟,可杀死包括细菌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该方法适用于耐高温和潮湿物品的灭菌,如生理盐水、普通培养基手术器械等。(4)巴氏消毒法:加热61.—168.8℃30分钟或者71.7℃15—30分钟,可杀死物品中的病原菌和杂技菌,而不破坏物品质量。如牛奶和酒类的消毒。14、简述大肠杆菌的致病特点(1)普通大肠杆菌:引起化脓性炎症,是肠道正常菌群的组分,在寄居部位改变,局部或全身抵抗力降低时可发生化脓性,感染,如伤口化脓、胆囊炎、败血症等(2)急性腹泻1)、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是儿童和旅游者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可产生耐热神采飞扬毒素和不耐热肠毒素、定居因子。2)肠致病大肠杆菌(EPEC):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具有高度传染性,严重可导致死亡,主要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段繁殖而致病,致病物质是细胞毒素。3)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多侵犯较大儿童和成年人,引起类似菌痢的腹泻,主要侵入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生长繁殖,产生内毒,引起炎症和溃疡。15、简述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因素,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1)细菌致病性与其毒力、侵入机体的途径及数量密切关系:首先,细菌的毒力取决于它们对机体的侵袭力和产生的毒素;其次,细菌的侵袭力是指病原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侵袭力现其表面结构和产生的侵袭性酶有关;细菌的毒素分外毒素和内毒素2类。外毒素是由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只有裂解菌体后在释放出来,可引起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休克、弥漫血管内凝血(DIC)。(2)细菌的侵袭力是指致病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构成侵袭力的物质基础是菌体表面菌结构和侵袭性酶。①菌体表面结构:菌毛、膜磷壁酸以及荚膜和微荚膜。其中,菌毛和某些革兰阳性菌的膜壁磷壁酸为具有粘附作用懂的细菌结构;细菌的荚膜和微荚膜有抗吞噬细胞吞噬和抗体液中杀菌物质(补体、溶菌酶等)的作用。②侵袭性酶:是指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细胞外酶,它们可协助细菌抗吞噬或有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等,如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等。16、细菌遗传变异的医学意义是什么?(1)细菌毒力变异的医学意义:减毒株制转变为有毒制备白喉外毒素和基因工程中,为人类利用和服务。(2)微生物抗原变异的医学意义:疾病诊断、治疗的预防—鉴别细菌、探讨细菌的规律。(3)细菌毒力变异的医学意义:减毒株制备疫苗、从无毒株转变为有毒株制备白喉外毒素的基因工程中,为人类利用的服务。(4)微生物抗原变异的医学意义: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鉴别细菌、探讨细菌的规律。最后的题1.试述破伤风杆菌的感染条件,致病机制和防治原则(1)感染条件:破伤风梭菌是一种非侵袭性细菌,芽孢广泛颁布于自然界中,一般不引起疾病,当机体存在窄而深的伤口或伴有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的同时感染,或坏死组织多,泥土或异物污染口而形成局部缺血,缺氧,造成局部厌氧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梭菌的繁殖。(2)致病机制:破伤风梭菌感染易感伤口后,芽孢发芽丰繁殖体,在局部繁殖并释放破伤风痉孪毒素及破伤风溶血素,前者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封闭了抑制性神经介质,导致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出现角弓反张(破伤风特有的症状)(3)防治原则:由于破伤风痉孪毒素能迅速与神经组织发生不可逆性结合,故一旦发病治疗困难,所以预防尤为重要,如遇到可疑的伤口应做到清创、扩创,同时使用大剂量青霉素抑制细菌繁殖,用破伤风抗毒素对患者进行紧急预防,对已发病的人要进行特异性治疗,易感人群如儿童、军人和易受外伤人群应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儿童应采用白百破三联疫苗进行接种预防。
本文标题:简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769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