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2018版思修)
重难点2道德是什么?其本质、功能、作用是什么?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大学生如何落实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是什么?电车难题(TrolleyProblem):1967年牛津大学哲学教授菲利帕·福特(PhilippaFoot)(1920-2010)提出了“电车难题”。(伦理学领域最知名的思想实验案例之一)你该怎么做?为什么?道德意识丧失道德责任推诿英美等国报刊关注我国中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发起、在全国进行的“关于文明旅行,出国时讲礼貌”的教育活动。这个教育活动教育的内容包括: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声清嗓子,不要吐痰,记得饭前洗手,不要大声打电话,不要蹲在地上抽烟,不要乱扔垃圾,也不要在飞机上脱鞋……这一类有关文明旅行的准则。一份报纸的标题:“不要给国家丢脸”。一家报纸不无揶揄地说:“这些规则不是给幼儿园孩子制定的。它们是公民在旅行时适应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马丁·路德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道德一、什么是道德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一、什么是道德(一)道德的起源☞“天意神启论”☞“先天人性论”☞“情感欲望论”☞“动物本能论”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一、什么是道德(一)道德的起源☞“天意神启论”道德起源于神的意旨或上帝的启示。在西方,柏拉图认为道德是由“神的意志决定的”,是神把“善的理念”放进人的灵魂的结果。中国古代的董仲舒也把道德看作是人的天命,是神的意志,“今善善恶恶,好荣憎辱,非人能自生,此天施之在人也”。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一、什么是道德(一)道德的起源☞“先天人性论”道德起源于人的天性。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可见,在孟子看来,道德感皆为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是人性本有的东西。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一、什么是道德(一)道德的起源☞“情感欲望论”人的一切善恶皆源于感官上的快乐和幸福。爱尔维修:感觉是人类天性之基础,最高的道德法则乃在于人趋乐避苦的本性之中。费尔巴哈: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以快乐程度来确定道德的价值,凡使人快乐则为善,反之为恶。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一、什么是道德(一)道德的起源☞“动物本能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意识或互助性。克鲁泡特金(俄)认为,人类的道德是对动物所“固有的”道德本能和道德情感的继承,“个体与集团的利益之一视同仁,有时甚至为了集团利益自己牺牲,也是以纲目的高下为比例发展的”。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于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它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趣谈]道德的起源[趣谈]道德的起源因为其它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它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且被打的满头包,但依然没有拿到香蕉。当然,这五只猴子也没有被水喷到。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它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这就是道德的起源。禁忌氏族禁令共同制定道德规范他律自律无意识有意识外在要求内在需要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一、什么是道德(一)道德的起源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因为劳动不仅创造了人,也形成了人与人的各类关系:☞社会关系的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如果我生活在一个孤岛上,孑然一身,我的生活中就没有什么罪恶和道德了。”——爱尔维修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一、什么是道德(一)道德的起源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因为劳动不仅创造了人,也形成了人与人的各类关系:☞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只有当人类意识到自己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与他人或集体的不同利益关系以及产生了调解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一、什么是道德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第一次科学而全面地论述了道德的起源问题,为正确认识和理解道德的本质奠定了基础。(一)道德的起源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一、什么是道德(二)道德的本质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结底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一、什么是道德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一、什么是道德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一、什么是道德(二)道德的本质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一、什么是道德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一、什么是道德道德是一种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特殊的行为规范。(非制度化的、柔性的规范)(二)道德的本质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一、什么是道德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是一种以指导人的行为为目的、以形成人的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在本质上是知行合一的。(二)道德的本质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一、什么是道德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是特殊的意识信念、行为准则、评价选择等方面的总和,是调节社会关系、发展个人品质、提高精神境界等活动的动力。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二、道德的功能和作用道德的功能,一般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一)道德的功能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二、道德的功能和作用(一)道德的功能认识功能: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规范功能: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引导并促进人们崇德向善。调节功能: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二、道德的功能和作用(二)道德的作用道德的作用,是指道德的认识、规范、调节、激励、导向、教育等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二、道德的功能和作用(一)道德的作用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之间开展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二、道德的功能和作用(一)道德的作用反对两种极端的看法“道德万能论”☞片面夸大道德的作用,认为道德决定一切、高于一切、支配一切,只要道德水平高,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其根本错误在于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否定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二、道德的功能和作用(一)道德的作用反对两种极端的看法“道德无用论”☞根本否认道德的作用,或通过强调非道德因素的作用来否定道德的积极作用,或通过强调道德的消极因素来否定道德的积极作用。☞忽视了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另一方面对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有一定的反作用。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二、道德的功能和作用(一)道德的作用只有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进步阶级利益的道德,才会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否则,就不利于甚至阻碍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三、道德的变化发展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三、道德的变化发展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理查德·沃特曼在对澳大利亚东北阿拉姆地区土著居民的考察中发现,这一地区的原始土著居民没有剩余、储蓄的私有观念。他曾分别在几个场合,把印有俗艳商标的布送给为其提供资料的原始人,“一周之内,这样一件物品也许会转手15次,起初它可以是一段缠腰布,然后是一条妇女围裙,接着又可以在一系列成人身上见到它,最后,当它支离破碎、色彩褪尽,又可以成为孩子们的服装。”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三、道德的变化发展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三、道德的变化发展封建社会的道德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除了占统治地位的等级特权道德外,还有奴隶阶级和农民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主要是争取人身自由,反抗压迫剥削。古罗马斯巴达克奴隶起义的口号是“宁可为自由战死,决不给主人卖命。”我国封建社会多次农民起义也都把“等贵贱、均贫富”、“杀尽不平方太平”作为自己的行动口号。此外,赞美劳动、憎恶巧取豪夺,倡导勤劳节俭、忠诚老实、互帮互助等也是奴隶阶级和农民阶级道德的重要内容。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三、道德的变化发展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三、道德的变化发展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三、道德的变化发展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或者叫作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三、道德的变化发展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01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02道德的发展和进步也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03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三、道德的变化发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合乎规律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的一种崭新类型的道德,是对人类道德传统的批判与继承,并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第二节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第二节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源头活水。第二节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第二节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中国传统道德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精华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糟粕(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第二节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努力推动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二节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判断标准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第二节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复古论:认为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恢复中国“固有文化”,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虚无论: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来说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必须从整体上予以全盘否定。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反对两种错误思潮第二节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一)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形成的优秀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本文标题: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2018版思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771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