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什么是土地?土地具有哪些属性?答:土地包括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及基础地质、水文和植物。还包括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现在的人类活动的结果,以及动物就目前和未来人类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1)土地是自然综合体(2)土地是历史综合体,是自然和经济的产物土地的自然属性:土地数量的有限性、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土地的动态性、土地的不可替代性、土地的多功能性、土地的持久性和可更新性、土地的生产性。土地的经济属性: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土地的可垄断性、土地利用的制约性、土地的可改良型、土地利用的社会性、土地具有增殖性2、土地资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调查与制图、土地资源评价与核算、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土地资源定位与功能、土地资源开发与整治、土地资源胁迫与安全1.影响土地资源质量的气候学因素主要有哪几个方面?它们是如何影响土地资源的生物生产和城市建设的?答:1)太阳辐射:由于受纬度、海拔、云雾等影响,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量差异较大。低纬度地区略大于高纬度区,高原区高于平原区。2)热量资源:A温度:农业生产上较有意义的温度指标主要有≥0℃,≥5℃,≥10℃和≥15℃的日平均气温。B积温:指日平均温度的积累。农业常用的指标为≥10℃积温,即一年内活动温度的总和。C气温的变化规律:日较差、年较差、空间分布: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为气温的日较差。日较差越大,越有利于块根块茎作物的膨大和物质的积累。D无霜期:每年初霜期与终霜期之间的无霜天数。--无霜期为100d,农作物生长受到严格限制;100-130d,可以种喜凉作物;南岭以南大于300d;西双版纳、广东沿海及海南岛则全年无霜。生长期:一年中植物显著可见的生长期间。极端气温:低温/高温--作物种类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对低温的抵抗能力不同。如水稻、棉花、花生在0.5-5℃温度下,34-36h便可死亡3)降水:水资源分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两部分,降水不仅决定土地资源的水文条件,同时直接影响地下水的成分、数量与分布等。2.地形地貌如何影响土地资源质量?答:1)海拔高度对土地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热条件再分布方面。首先,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一般而言,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将下降0.5~0.6摄氏度。2)地面坡度:地势起伏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表侵蚀程度和农田基本建设条件、灌溉条件、机耕等方面。地表起伏越小,对农田水利化和机械化越有利。对于建设用地而言,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工程土方量少,则可节省开发投资。3)地貌类型:山地与丘陵在土地资源利用中的共同点:首先,由于势位高差,因此往往有水土流失现象。其次,由于土壤侵蚀,一般土层较薄。再次,山体的坡度、坡形与坡向对土地质量影响较大。平原是由于地壳运动相对下降而形成的负地形,一般多为主要农业区和城镇用地地区。根据沉积物的堆积形式,可分为山前平原、冲积平原、湖积平原和滨海平原等。3.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数量和质量对土地资源的作用以及利用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地表水是土地资源中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土地资源利用。地表水的多少、分布及其季节变化与土地资源的特性及其利用关系密切。其次,地表水的丰缺状况与农业灌溉用水以及干旱、洪涝灾害关系密切。第三,地表径流的冲刷作用往往导致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2)地下水对农业的影响主要从水量、水质和埋深几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它直接决定着地下水供给的保证率,使用范围与开发成本,一般说来,水量愈丰实,供应保证率越高。4.土壤条件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取决于哪几个方面?答:土壤剖面、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可溶性盐类、土壤PH值、土壤石灰质。5.土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如何认识生态平衡?答:基本特征:1)开放性:任何生态系统都是开放性的系统,与周围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生态系统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到其他生态系统。2)区域分异性:海洋和陆地是两大类完全不同的生态系统;森林、草原、荒漠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山地、草原、河湖、沼泽等不同的生态系统不仅其结构不同,而且同一类生态系统在不同的区域其结构和运行特点也不相同。3)土地生态系统的可变性: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总是相对的、暂时的,而系统的不平衡和变化是绝对的、长期的。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1土地分级答:所谓土地分级就是在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合并或自上而下划分,产生出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2、土地类型的划分答:土地类型划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分级,一方面是分类。分级是对土地个体形态单元组织水平,即自然环境结构层次的确定。分类是对各个土地个体形态单元土地属性或特征共性的归纳。3、土地资源类型的划分答:根据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或功能的差异性而划分的。它是土地自然属性相对均一,而且利用价值或利用功能一致的土地单元集合。土地资源类型的划分对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它是土地资源理论研究的基础内容。4、中国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前苏联:地方、限区、相)答:要求掌握的是:2002年土地分类体系:3个一级类: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2007年土地分类系统:12个一级类: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用地。5:、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的关系答: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的关系同于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关系。土地类型的划分依据——自然属性;土地资源类型的划分依据——土地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土地类型分类的结果是土地资源类型划分的基础。6、阐述土地类型分类的步骤和方法?答:步骤:(1)确定分类的对象。确定以哪一级土地单位作为分类的对象,主要取决于研究任务和随后编制的土地类型图的比例尺。(2)确定分类依据和分类指标。分类的依据和指标要力求能客观反映研究区的土地分异规律,因此要对所有土地分异因素进行仔细分析。方法:(1)顺序法:按基层、中层、顶层的分类顺序直接列出土地分类系统。(2)两列指标网格法:主要用于土地点的分类。画出纵、横坐标,在纵坐标上表示地貌,自上而下依次列出从高处到低处的地貌类型;在横坐标表示植被和土壤类型,自左至右依次列出湿生至旱生类型。纵横两列交叉构成一个网格,便构成分类系统。(3)路线考察法:在研究区范围内选定几条代表性路线,并进行实地考察。(4)参数法:根据土地成分的特征值划分土地类型的一种方法。即在选取的相对重要参数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单位划分的方法。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内容是什么?答:调绘界线、量算面积、汇总面积、编制图件、调研经验、编写报告2.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是什么?答: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准备工作、外业调绘、内业工作、检查验收等。3.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有哪些优势?4.土地资源调查报告中应包括的内容?答:查清各种土地类型的数量、质量与空间分布状况;查明一个地区土地类型的分异规律,揭示土地类型的形成、特性、结构与动态演替规律。1、简述土地评价的一般工作程序。答:(1)准备阶段:评价目的的确定及物质准备,制定工作计划等。(2)调查分析阶段:收集资料制定野外调查计划,包括外业调查及内业分析。(3)评价阶段:评价单元的土地质量,从土地的自然与社会属性入手。(4)成果整理:编绘土地评价图与资料归档。2、简述土地评价因素选择的原则答:1)选择主导性因素(对土地生产能力有重要影响而且在评价区域内变异程度较大的因素),2)选择稳定因素作为评价项目,3)选择符合特定地区或特定利用方式要求的因素作为评价项目,4)评价指标中的度量指标要能满足划分适宜性或限制性等级的需要。3、阐述FAO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体系,并比较其与LCC的异同答:FAO:评价系统有四个等级:适宜纲、适宜级、适宜亚级、适宜单元。1)土地适宜纲:表示土地对所考虑的利用方式评价为适宜和不适宜。适宜纲是指持久利用预期产生的效益大于投入,而对土地不会产生破坏;不适宜纲是指土地对所考虑的用途不能持续利用。2)土地适宜级:反映土地对某种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适应性纲内按适宜性程度递减的顺序用连续阿拉伯数字表示,类的数目不作规定,一般分为3级:(S适宜纲)高度适宜S1;中等适宜S2;临界(勉强)适宜S3。不适宜纲N通常分为两类:暂时不适宜N1,永久不适宜N2。3)土地适宜亚级:反映土地限制性种类的差异。亚类用英文小写字母表示,附在适宜类符合之后。4)土地适宜单元:土地适宜单元是适宜亚级的续分,每一适宜亚级内的所有适宜单元具有同样程度的适宜性和相似的限制性。适宜单元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置于适宜亚类之后。LCC:定性评价。分类结构:1)潜力等/级(8个):限制性因素从Ⅰ到Ⅳ渐多或渐增强,侵蚀之外的其它因素从Ⅴ到Ⅷ逐渐增强;适宜种植作物的种类从Ⅰ到Ⅳ逐渐减少;防止土壤退化所需的投入从Ⅰ到Ⅳ逐渐增强。2)潜力亚等/级(4个):根据潜力级内的限制性划分:四种限制性类型:e:erosion侵蚀;w:water水分;s:soil表层土壤;c:climate气候条件。3)潜力单元:指土地要素或属性相对一致的地块,对于一般农作物和饲料作物的经营管理具有大致相同效应的土地组合。同一潜力单元的土地具有以下特点:生产相同的农作物、牧草和林木;相同的水土保持措施和经营管理办法;相近的生产潜力。{总结:A、有序的三级结构:1)依据土地利用的永久限制因子评定潜力级,事先规定土地利用方式的次序,采用“最小因子律”确定该评价单元的潜力级;2)根据限制因素的种类评定潜力亚级,同一潜力级尽管限制程度相似,但限制性因素的种类不一定相同,因此所需经营管理措施也不一定相同;3)依据实际的经营管理方式和水平,以及实际的生产力或产量评定潜力单元。B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要素,而不进行专门的投入产出分析。C不考虑土地的区位条件D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但是对于大比例尺的土地评价,结果不够精细,缺乏对生产的具体指导意义}4、阐述FAO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体系,并比较与我国1:100万土地评价体系的异同答:我国的1:100万土地评价体系共分8个土地适宜类:宜农、宜林、宜牧、宜农林、宜农牧、宜林牧、宜农林牧、不宜利用的土地。土地适宜类与FAO不同,FAO在土地适宜性纲中分适宜S、不适宜N。FAO是单宜的,而我国的1:100万土地资源图有单宜、双宜、三宜。在利用方向明确的地区,考虑主要的适宜方面——单宜;在利用方向不明确的地区,考虑多宜。是两个评价系统的主要区别。5、农用地分等定级和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一般各考虑那些指标要素?答:农用地分等定级:1)土地分等:推荐分等因素和自选分等因素。推荐分等因素:有效土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剖面结构、盐渍化程度、土壤污染状况、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酸碱度、障碍层次、排水条件、地形坡度、灌溉保证率、地表岩石露头情况、灌溉水源。自选分等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水文条件:包括地下水埋深、地下水水质等;土壤条件:包括土壤质地、土层厚度、土体构型、有机质含量、土壤养分状况、土壤盐碱状况、土壤侵蚀状况、土壤污染状况、土壤保水状况、土壤中砾石含量等;地形条件:包括海拔、坡度、坡向、坡型、地形部位(在坡的上部、中部、下部)、微地形等;农田基本建设情况:灌溉配套度、排水配套度、田间道路配套度、田块大小及平整度等。2)土地定级:土地区位因素:主要包括农贸中心影响状况和交通状况两个方面。耕作便利因素:主要包括耕作距离、耕作装备、田间道路和田块形状等。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城镇土地综合定级因素表商服繁华程度交通条件基本设施状况环境条件定级因素商服繁华影响度道路通达度公交便捷度对外交通便利度基础设施完善度公用设施完备度环境质量优劣度绿地覆盖度自然条件优劣度选择性必选至少一个必选备选至少一个必选备选重要性排序12或33或24权重范围0.2-0.40.1-0.30.1-.30.03-0.2案例分析:土地
本文标题:土地资源学期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796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