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大学生孤独感的表现及产生原因探究
大学生孤独感的表现及产生原因探究摘要:孤独感是一种当个体在与社会环境接触过程中所得到的感觉达不到个体期望值时的情绪体验。当代大学生是新时代最具活力的领航人,近年来,大学生人际交往上的问题日益凸显,孤独感测量的相关指标也有所增长。本文从大学生孤独感的表现入手研究,通过对大学生孤独感产生的原因,如自我认知,心理控制感,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深入分析,为大学生战胜孤独感提出相关建议,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可行性建议。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孤独感;心理健康一、引言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孤独”这一词汇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你寂寞了吧”“孤独感就这样席卷而来”,这些语句是大学生通过人人,微博等聊天工具所表达的孤独感,回到现实生活,孤独寂寞似乎也成为这一代年轻人普遍提及的事情。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本应该是青春向上,追求美好梦想的年代,为何会出现“孤独”这样的带有消极情感的词汇,而且这一词汇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这无疑引起我们对孤独的思考。“你孤独吗?”这不是一句玩笑话,上升到哲学的角度,这相当于对自我的一个“内心剖析”。本文将对大学生孤独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进行研究,笔者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心理学专业知识,深入分析孤独感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心理学实践成果提出相关建议,旨在帮助大学生摆脱孤独感,拥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笔者对孤独感的测量既采取了传统的UCLA孤独量表法定量的收集孤独感指数信息,也采取了自制的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孤独感问卷定性的描述孤独感的发展现状。笔者抽样调查了中央民族大学200名大学生对“孤独”一词的使用情况,调查数据显示,72%的学生每周都会使用“孤独”一词,83%的学生表示会经常见到或者使用“孤独”一词,其中既包括了因个人因素产生莫名的孤独寂寞感,也包括对朋友等的调侃。总之,不管是严格意义上的孤独体验,还是作为玩笑而日益频繁出现的“孤独”一词,都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二、大学生孤独感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一般来说,经常孤独的人往往是羞怯与内向的,他们个性孤僻而多愁善感,在人际交往中显得拘束且审慎。一方面,他们追求完美,因为完美形象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而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一旦失败,便会产生更大的孤独感;另一方面,他们又倾向于将自己看成是笨拙而不友好的,常常做出消极的自我评价,对自己在社交情景中的行为反应没有信心,有着强烈的自责感和恐惧感。所以说,孤独者往往是一个矛盾结合体,他们往往期望成功,害怕失败,因为失败会将他们带入孤独的深渊,享受“一个人的狂欢”,而成功则会将他们引入云端,享受“一群人的狂欢”,不管选择哪种方式,他们最终感到的都是孤独。更深层次的剖析,孤独感强的人有着悲观的个人归因方式,他们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自己的无能,他们不认为失败是暂时的,是可以通过加倍努力和尝试来克服的,而认为这些尝试都是无用功,因此他们更容易放弃自己。孤独的人都喜欢回忆过去,在过去的美好回忆中感叹如今的“孤独”,而对现在的生活不抱希望,对自己的未来不曾畅想。这种消极的思想直接导致了孤独者消极的生活方式,所谓没有希望的生活就如同在黑暗中前行,没有方向。孤独者的生活就是这样,没有目标,没有希望,过了今天就不想明天,他们往往还对现在生活的不足之处耿耿于怀,这就更加导致了他们没有思想,没有追求,没有幸福的生活,只有孤独,席卷而来。当然,上述表现都是达到一定程度的孤独患者才有的表现。而当代大学生的孤独情况还不至于此,当代大学生对“孤独”一词其实没有严格的界定。他们会时不时的感到孤独,但是,这种孤独也会不知不觉就消失了。要研究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其实是专业的心理学问题。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大学生才会感到真实的巨大的孤独感的力量,比如情人节,单身的人往往会不由自主的产生孤独感。再比如遇到特别的困难挫折而彷徨的阶段也会感到孤独,再者,当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亲身实践,感受这个社会的冷暖世故时,内心便会产生一种真实的驱散不了的孤独与害怕。可以说,孤独最大的特点是孤独者不愿意去面对他眼前的这个情境,是一种逃避,更是一种无所谓的生活态度。我们都知道孤独感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大学生对孤独的体验也是大学生活中消极情绪的一种,因而研究大学生孤独感现状也涉及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三、大学生孤独感产生的原因分析1.自我认知不充分直接导致孤独感的产生大学生孤独感的产生往往是由于自我认知不充分。他们总是悲观地认为自己在处理人际交往时不够有能力,同时将处理人际交往不当归结于自己的无能,而尽量回避人际交往的情境。这种回避减少了大学生发展社交技能的机会,导致大学生产生更为消极的自我评价和更多的社交退缩,孤独感也日益蔓延。2.低自尊容易导致孤独感的产生高自尊的大学生,将人际成败归为自己努力的结果,他们往往充满自信,结交朋友,处于一群朋友之间的他们,有着对朋友的依恋和对自我的欣赏,因而不易产生孤独感。相对来说,低自尊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退缩行为,习惯怨天尤人,不习惯自我反省,难以主动进行人际沟通,更容易产生孤独感。3.依恋关系的维系很大程度的影响孤独感产生一般来说,当大学生没有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时,会感到焦虑、孤独和缺乏自信,这时他们会通过回避他人以达到某种相对独立的状态来宣泄情绪,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状态,得到安全感。如此的疏离使人际关系受到影响,而他们内心中的孤独感自然加重。有良好的心理控制感的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碰到困难时能够快速地调节自己,做到不迁怒他人,积极乐观的处理人际关系,因而不易产生孤独感。4.人际关系的好坏间接导致了孤独感产生通过相关数据研究,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孤独感的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大学生,能够在人际交往中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能够积极驾驭自己的生活,能够乐观的应付学习和工作,生活较为充实,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帮助他们战胜孤独感,摆脱孤独感的良药。而缺乏社交技巧的人在与他人沟通交流时显得不够成熟,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是比较稚嫩和僵硬的,这样便无法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不利于建立亲密理想的人际关系。这类人无疑会感到孤独无助。5.网络的发展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的缺失网络使用时间与孤独感有显著的正相关,尤其那些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同家庭成员间的交流会减少,社会交际的范围也会缩少,缺少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发展。人际关系的缺失导致个体所期望的人际互动不足,孤独感日益增长。由此可见,人际关系是影响孤独感产生的重要因素,而虚拟网络的发展是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一大挑战,沉迷于网络世界的大学生在现实中会更多的感到孤独,并且,这种孤独感的产生会让他们更加逃避现实生活,选择回到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所谓的“快乐”,这种战胜孤独的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四、对大学生战胜孤独感的建议1.完善家庭教育有利于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远离孤独家庭带给大学生的影响不但是巨大的而且是多方面的。父母的教养方式可能直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交往观、人际观。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能够帮助我们塑造良好的性格特质,从源头上杜绝孤独感的出现。当代大学生虽然已离开父母的怀抱,但其内心还是极其依赖父母,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的支持鼓励和价值理论往往对大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摆脱孤独的束缚就应该从源头上营造温馨环境,杜绝孤独感的产生。2.营造和谐的校园学习氛围能让大学生摆脱孤独,健康发展大学校园是我们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很大一部分受到学校的影响。要使大学生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学校应创造和谐的校园氛围。通过班级,社团等集体增强大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减少孤独感的产生。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气氛必然会培养一代代健康向上的少年,关爱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更应该体现在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上。3.心理辅导工作多样形式的开展是大学生战胜孤独的有效方法大学生孤独感问题日益凸显,心理咨询已经成为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而随着时代发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例如新兴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团体心理辅导(GroupPsychotherapy)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心理辅导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专家咨询,更是一种贴近现实生活,摆脱烦恼,找回自我价值,拥抱希望的实践类课程。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每学期至少会开展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活动形式不一,旨在让大学生在充满书香的大学校园中,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团体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找到集体归属感,唤起大学生“珍爱生命,拥抱青春”的意识,倡导大学生关注心理健康。一次团体素质拓展活动比同学们坐在教室里听心理讲座的收获要多得多,亲身实践才能让大学生真正摆脱孤独感。4.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心理素质,学习心理知识,掌握社交技巧大学生作为孤独感较高的群体,要战胜孤独感首先应该关注自我的心理健康,用一些积极思想来引领自己的生活方向,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学习一些应对负面情绪的有效方法,始终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灵面对生活,在此基础上加强自我认知,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接纳自己,热爱自己,做到自尊自信,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学会一些社交技巧,并不断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结交新朋友,同时积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即使一个人的时候也不会感到孤独。此外,要营造一个健康发展的心理环境,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知识,对生活充满希望,对未来充满期待,这样的大学生活才是充实而美好的。只有心中有理想有抱负,无论在哪里面对怎样的磨难都不会感到孤独,只会更加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五、结语大学生孤独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我们通过数据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孤独感的产生与自我认知,心理控制感,人际关系的发展等有关,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加强有利于从源头上杜绝孤独感的产生,而心理控制感较好的大学生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拥有较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发展有利于大学生摆脱孤独感。为此,我们贴近生活实际从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两方面提出了大学生战胜孤独感的几点有效建议。这一研究也为我们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同时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探明了一些方向和途径,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
本文标题:大学生孤独感的表现及产生原因探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814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