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我的主题--我的课--说课大赛《星星合唱队》-定稿2--2013
《培养低年级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我的主题我的课说课大赛2013.10.9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研究的主题是《培养低年级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重要性新数学课程标准把解决问题确定为四大总体目标之一,足以体现了它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数学理解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解决问题不同于“解题”。“解题”侧重的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解决问题侧重的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不是一个操练的过程,而是一个探索、研究和创新的过程,是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历程。分析现状,提出主题。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尚小,他们的思维比较凌乱,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容易受到图片及其他信息的干扰,而无法正确地解决。根据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我决定教研的主题为《培养低年级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为了求证我的主题,我做了许多探索和研究,查看了《新数学课程标准》,仔细阅读了本册参考书;查找了最近几年的培训材料,还观看了“解决问题”方面的光碟。经过探索和研究,我受到的(启发)是:在低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再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在获得理论知识支持之后,我对《星星合唱队》这节课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研究。一、教学内容分析“星星合唱队”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加减混合的数学问题,以及100以内加减混合计算。(地位作用)《星星合唱队》这节课是在学生已对连加连减的问题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材安排的一次理论上的概括。它不仅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更是对解决简单问题的一次飞跃,也是为以后解决复杂问题奠定了基础。我结合本课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价值观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能够在用图文叙述的具体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2.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突破重点:我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突破重点的。教学难点: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突破难点:我是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解决问题的训练来突破难点的。四、教学设计根据我研究的主题,我是这样设计本课的。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新学期开始了,我校星星合唱队的人数发生很大的变化,你们想知道吗?大家顿时兴趣盎然,把目光都集中到了情境图上。这样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把数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了。2、看懂情境图,搜集信息理解信息降低问题难度。“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学生会发现:“合唱队原来有52人,今年有9人毕业了,又新加入15人。”启发学生:“‘毕业’‘新加入’是什么意思?”学生可能会说“毕业”就是走一些学生,‘新加入’就是又增加了一些学生等。用课件帮助学生分析关键句、理解重点词,这样可以弄清信息与信息之间、信息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扫除解决问题的障碍,降低问题难度。3.结合具体的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估算意识主要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对运算结果做一个事先估计,对结果有一个初步判断。说一说“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也就是估计现在合唱队的人数比52多还是比52少?有的学生可能会说:15>9新加入的15人比毕业的9人多,所以应该是比原来多了。估算意识的教学渗透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中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4、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解决问题这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最后阶段。如果说前面各阶段是思维的过程,那么这个阶段是产生思维的结果,当然这个阶段也是有思维过程的。在计算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时,(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2)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有的列出“52-9+15=58(人)”、“52+15-9=58(人)”,每一种方法我都给予肯定和赞赏。(3)再鼓励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学生很快说出自己的想法“原有52人,有9人毕业离开了,说明减少了9人,所以52-9=43,又新加入15人就是多了15人,应该加上15人,所以就是43+15=58,列成综合算式就是52-9+15。”我再进一步地说明这样的算式有加有减就叫做加减混合算式。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呢?结合解决的问题,使学生也懂得了加减混合运算,一般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的道理。把解决问题与学习计算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4)根据计算的结果,让学生看到,计算的结果和事先估计是一致的,从而使学生感受估算的作用和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5)也可能有的同学这样列式“15-9=6(人)6+52=58(人)”,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先求新加入的比毕业的多6人,说明现在比原来多6人,再用“52+6=58(人)”求出现在的人数。有这样想法的同学给予鼓励。5、再次体验生活中的数学(1)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车上原有56人,下来27人,上来19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将加减混合的问题融入到“坐车”的情境中,学生很容易理解,也十分感兴趣,他们不觉得在做题,只觉得有趣好玩。很轻松地列出了算式,算出结果。做题中,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应该善于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2)结合我班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我班原有39人,这学期转走了2人,又转来了一些同学,现在是50人,猜一猜这学期转来了多少人?在学生身边获得的数学信息,学生格外关注,虽然这道题有一定难度,但他们的热情却格外高涨,有的大胆猜测,并亲自数一数;有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班转走2人,39-2=37(人)原班学生是37人,现在的人数50人减去原班的人数37人就是转来的人数13人。这样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激活了他们的数学思维。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了思考问题,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6、结合板书进行回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的同学说,老师我学会了加减混合运算;有的说,老师我学会了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有的说我学会了解决问题……”这是学生自我反思的过程,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本课的教学,使我深深地感到,我们的数学课堂,不仅要传授一定的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使他们感受到解决问题的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总之,“解决问题”教学是新课程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让我们从低年级开始,注重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发展融为一个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实现解决问题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同步发展。
本文标题:我的主题--我的课--说课大赛《星星合唱队》-定稿2--201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818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