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社会文化理论-----维果斯基简介•1.生平介绍•2.主要著作•3.研究方向•4.主要理论•5.在教育上的应用•6.贡献及缺陷•7.影响生平简介•维果茨(斯)基(1896~1934)前苏联心理学家,逝世时年仅38岁。出生于比罗卢西亚的一个小镇——奥沙。•在莫斯科大学攻读法律系。同时还在沙尼亚夫斯基大学历史—哲学系学习。1917年毕业并获得双学位。回到故里进行八年的教学活动,讲授多门学科如文学、美学、逻辑学、心理学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历给维果斯基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为了以后对教育与教学中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的、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厚实的基础。•1924年,维果茨基参加第二届精神神经病学会议,他做的报告“反射学方法论与心理学研究”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的莫斯科心理研究所所长科尔尼洛夫(Kornilov)盛情邀请维果茨基到莫斯科心理研究所工作。维果茨基欣然接受。主要著作•维果茨基的著述甚丰,达186种。•主要的著述还有:《意识是行为心理学的问题》(1925年)、《儿童期高级形式注意机制的发展》(1929)、《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1931年)、《精神分裂症的概念障碍》(1932)、《心理学讲义》(1932)、《思维与语言》(1934年)。主要研究方向•他主要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和语言、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维果斯基在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上都作了研究,特别是他关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的学说,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依赖关系的学说,作了较深入的探讨。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维果斯基和鲁利亚、列昂节夫一道从20年代开始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发生问题。从而形成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又称“维列鲁”学派(苏联称трик.а,意思是三人在一起)。•维果斯基是这个学派的创始人。这个由维果斯基、列昂节夫、鲁利亚为首所形成的心理学派,是当代俄国最大的一个心理学派别。后来有许多心理学家,例如Л.И.钦琴科、Л.Я.加里培林、Л.В.赞可夫、А.В.查包罗塞茨、Д.В.艾利康宁和В.В.达维多夫等,都是这个学派的重要成员。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国也有着广泛的影响。主要理论文化历史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发展理论发展的实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内化学说心理学研究方法社会建构主义GO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维果茨基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的心理机能。•维果茨基认为,由于工具的使用,引起人的新的适应方式,即物质生产的间接方式,而不是像动物那样是以身体的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在人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由于这种间接的“物质生产的工具”,就导致了人类的心理上出现了“精神生产的工具”,即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语言和符号。生产工具和语言符号的类似性就在于它们使间接的心理活动得以产生和发展。所不同的是,生产工具指向于外部,他引起客体的变化,符号指向于内部,它不引起客体的变化,而是影响人的行为。控制自然和控制行为是相互联系的,因为人在改造自然时也改变着人的自身的性质。BACK发展的实质•维果茨基探讨了“发展”的实质。他认为就心理学家看来,发展是指心理的发展。•维果茨基将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二是,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也就是各种机能由于思维的参与而高级化;三是,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四是,心理活动的个性化。•维果茨基在分析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时总结了三点:一是,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是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的;二是,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的心理机能工具——语言、符号这一中介环节,使其在低级的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三是,高级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BACK内化学说•“内化”学说——工具理论(分析智力形成的过程提出的)•维果茨基是“内化”学说最早推出人之一。•他认为,人类的精神生产工具或“心理工具”,就是各种符号。运用符号就使心理活动得到改造,这种改造转化不仅在人类发展中,而且也在个体的发展中进行着。学生早年还不能使用语言这个工具来组织自己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的形式是“直接的和不随意的、低级的、自然的”。只有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才能转化为“间接的和随意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机能。新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而形成的,以后才“内化”,转化为内部活动才能“默默地”“在头脑中进行”。•他认为,发展大部分得益于由外向内,既个体通过内化从情境中吸取知识、获得发展。BACK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茨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最近发展区”思想;一个是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一个是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1.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创造“最近发展区”。他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2.根据上述思想,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也就是说,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3.怎样发挥教学的最大作用,维果茨基强调了“学习的最佳期限”。如果脱离了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它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因此,开始某一种教学,必须以成熟与发育为前提,但更重要的是教学必须首先建立在正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BACK心理学研究方法论•1、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的辩证方法•主张应当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试图在更新方法论的前提下,运用辩证方法构建一种统一的科学体系,将现代心理学的一切知识统一起来。•维果茨基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分出方法论原则的三种层次:(1)作为所有科学方法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总的方法论原则;(2)具体科学——心理学的方法论原则;(3)心理学特殊分支需要的独特的研究方法。这些思想使维果茨基成为苏俄心理学方法论当之无愧的奠基者之一。•2、发生学分析方法维果茨基主张,要理解心理机能的任何方面都必须理解其产生的起源与历史。他认为,对发展的分析涉及四种分析水平的相互交织:第一种分析水平是种族发生分析。第二种分析水平是文化历史分析。第三种分析水平是个体发生分析。第四种分析水平是微观发生学分析,•3、因果分析法和单元分析法在实验研究领域,维果茨基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因果发生分析法。提出以“单元分析法”取代将复杂心理整体肢解成丧失整体固有特性的各个成分的“成分分析法”。作为分析产物的单元不同于成分,它具有整体所固有的一切属性,是整体无法进一步分解的活的部分。正如保持着活的有机体所固有的生命特性的活细胞是生物学分析的单元一样动态性评价•动态性评价是一种测查儿童在被帮助或指导的情况下的独立活动水平。即儿童和实验者的相互作用不会因为儿童的错误回答而终止,相反实验者会给儿童提供一些有助于问题解决的指导性暗示,以观察其能力BACK社会建构主义•作为当代建构主义思潮中一个重要范型的社会建构主义主要是以维果茨基的理论为基础的。•社会建构主义将知识视作社会的建构,其主要依据是:知识的基础是语言知识、约定和规则,而语言则是一种社会的建构;人类知识、规则和约定对某一领域知识真理的确定和判定起着关键作用;个人的主观知识经发表而转化为使他人有可能接受的客观知识,这一转化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过程,因此,客观性本身应被理解为社会性。发表的知识须经他人的审视和评判,才有可能重新形成并成为人们接受的客观知识,即主观知识只有经社会性接受方能成为客观知识;个人所具有的主观知识就其本质而言是内化验室的,再建构的客观知识,即使客观知识获得了主观的内在表现。无论是在主观知识的建构和创造过程中,还是参与对他人发表的知识进行评判并使之再形成的过程中,个人均能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BACK教育上的应用•1.架构(scaffolding)的步骤维考斯基强调儿童从与一位比自己知识更渊博的人互动过程中建构其所处的社会所重视的智能。而成人在与儿童互动的过程中,会将其所处社会所重视的智能传递给儿童,此其为架构。在教学过程中,架构有六个步骤,分别是引入、示范、简化作业、维持参与、给与回馈、及控制挫折感•2.交互式教学(reciprocalteaching)是由教师及学生分别扮演讨论团体中领导者的角色。主要用于训练阅读成绩低落的学生阅读能力。•3.应用儿童私人语言(自言自语,privatespeech)教师应重视学生的私入语言,将它视为学生内化教师较成熟的问题解决方式的一个过程。甚至,当学生对问题解决方式尚未熟练时,可以鼓励学生将其思考过程说出来,以协助自己解决问题。对心理科学的主要贡献•1、创立了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创建了文化历史学派•2、倡导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为心理学家揭示人类心理的奥秘提供了新的视角。3、影响了现代心理科学的发展,维果茨基其理论研究涉及心理学的众多领域,如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儿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等,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布鲁纳为首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将维果茨基的思想介绍到美国后,直接影响了建构主义领域中一个重要学术流派——社会建构主义学说的兴起,从而引发了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理论缺陷•维果茨基思想的局限性突出体现为:•其一,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早期也曾出现过自然主义的倾向。例如,他将低级心理机能与高级心理机能绝对对立起来,认为儿童的低级心理机能具有纯遗传的自然性质,它们不是以文化符号为中介的,因而没有中介结构。后来,他对这一观点作了重大的修改。•其二,维果茨基把历史主义原则引进心理学时,没有分析社会形态的具体性质。脱离具体的社会形态谈历史,只能使历史抽象化。•其三,维果茨基过于武断地认为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与有机体结构的生物变化无关。发展与变化是永无止境的,维果茨基把心理机能的自然发展过程与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两者对立起来是没有充分科学根据的。对西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影响维果茨基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是在他去世后的二十年以后才开始发生的,其标志为他的《思维和语言》一书被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1962年)。•这种影响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后期):西方心理学界初步了解阶段,其标志为维果茨基的《思维和语言》于1962年被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为之撰写了序言。第二阶段(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产生广泛影响阶段。其标志为维果茨基的一系列著作和被译成英文。第三阶段(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对维果茨基研究的深化阶段。在此阶段,研究者不但对维果茨基的心理学思想感兴趣,同时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维果茨基,把视野扩展到维果茨基的个人生活及其时代背景与其心理学思想的联系。。
本文标题:维果茨基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819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