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四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发现、欣赏自己和同学的优点和长处,并为此感到高兴,在保持和发扬自己优点的同时积极向同学学习,有自信心。能够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能力:在活动中使学生欣赏自然的美,感受自然界变化,能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养成探究的习惯。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了解不同的新年习俗,懂得自己生活中的新年礼仪,主动参与新年的集体活动。知识:了解冬季保健的知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初步理解自己的生活变化与季节的关系,了解冬季易发病的有关知识,积极预防和保健。重点:在活动中使学生欣赏自然的美,感受自然界变化,能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养成探究的习惯难点:了解冬季保健的知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初步理解自己的生活变化与季节的关系,了解冬季易发病的有关知识,积极预防和保健。课时比例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第1课:我爱家乡山和水(1-2课时)第2课:家乡物产养育我(1-2课时)-2-第3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1-2课时)第4课:家乡新变化(1-2课时)机动(2课时)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激学法2.合作交流互学法3.谈话法4.讲授法、补学法第13课: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难点:-3-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引导、补学、激学、评学教学准备及手段1.《我的家乡》图片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看一看,说一说。1.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在这里》图片。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二.发现家乡的美(结合阅读51页)。1.启发谈话:课本中的小朋友都喜欢自己的家乡,并且能说出家乡的景观和特色,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三.画一画,评一评。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作业:你的家乡在哪里?课后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你的家乡在哪里?-4-评一评:把你的作品拿出来给大家欣赏1.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2.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3.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6.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四.说一说,唱一唱。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傣家竹楼的传说的故事。这是傣族小朋友家乡的故事,每个小朋友的家乡都有自己的故事,一个一个美丽的小故事写出来我们家乡的历时和文化。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戏曲,并介绍戏曲的由来。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五、总结:听了家乡的故事、看了家乡的歌舞剧,你有什么感想?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家乡,希望你们努力学习,长大后,能为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业:家乡有什么变化?板书设计我的家乡吉林省通榆县家乡的故事课后反思:-5-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水东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自然资源,并为之自豪。2、能运用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并能在众多的物产中找出本地的物产。3、学会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成果。教学重点、难点1、能运用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了解一些家乡的风景名胜。3、课件演示: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准备资料的情况,事先准备好一些音响、图片材料做成课件,在学生介绍时给予适当的补充,帮助同学理解。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引导、补学、激学、评学学习方法:自学讨论教学准备及手段课前收集的有关自己家乡的资料、实物。教学课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导语: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在上节课中,在同学们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到了你们的家乡进行参观。在那里,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还听到了动人的传说故事,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今天这节课,你们还想继续进行旅行吗?二、新授活动一。我是小导游(目的: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成果。)1、导语:那好!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坐上时光列车,到你们的家乡去看一看、瞧一瞧,家乡都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特有名的物产?你们说好不好?可是我们先到那些同学的家乡呢?谁来做领航员呢?这样吧!既然同学们都想当领航员做小导游,我想你们一定做了充分的准备。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小声的、把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交流与汇总。然后推选出一名小导游来做领航员。(注:学生在课前根据自己家乡的不同,自愿结合成若干小组,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查找。)-6-2、学生小组交流。(老师给予及时地引导)三、活动二。我的家乡物产多又多(目的:通过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了解一些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自然资源,并为之自豪)导语: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请同学们注意倾听,旅行结束后,我们还要评出最佳小导游、最佳智囊团呢?1、同学代表上来发言:说明并展示自己家乡物产的照片、图片、实物等等,如果有同学带来了家乡的食品可以请同学们尝一尝。最后讲一讲自己使用什么方法收集到这些材料的。2、当一位同学发言完以后,其他同学可以给以补充。3、课件演示: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准备资料的情况,事先准备好一些音响、图片材料做成课件,在学生介绍时给予适当的补充,帮助同学理解。小结:同学们,短短的旅行即将结束,你是不是也像老师一样意犹未尽呢?在这节课上,我们不仅对家乡多了一份了解,而且又多了一份爱,增添了一份自豪。你们那些发自肺腑的言语感动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与同学。板书设计我的家乡产什么?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们还想继续进行旅行吗?新授:一、活动三。心中的赞美。(目的: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形式,抒发一下自己内心地感受,从而进一步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导语:同学们,你们瞧!我们的水东家乡不仅山美、水美、人美而且还有丰-7-富的物产资源。看到这些,你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你们想用什么形式来赞美我们的家乡呢?1、小组同学讨论。(诗歌表演、歌曲表演、赞美的话、简笔画……)2、请同学代表表演。五、总结:今天,我们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希望未来,家乡为你们的成长感到自豪。最后,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再一次欣赏一下我们美丽的家乡。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千年古镇——生我、养我、爱我、育我美丽的水东家乡吧!二、播放课件:课件内容为老师课前收集到的风景、物产、人文图片资料,并配以《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曲伴奏。板书设计:家乡物产养育我家乡物产惹人爱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人为家乡为祖国做出的贡献,并感受他们所具有的重庆精神。2、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重庆人意识。3、学生通过了解认识家乡人的活动,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让学生感知家乡历史的久远,凸现历史纵深感,产生自豪感。教学方法:引导、补学、激学、评学学习方法:自学讨论教学准备及手段课件,课前请学生调查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教学流程一、谁是我们的家乡人-8-1、讨论:什么是家乡人,2、说一说家乡话,加深对家乡人的理解。用家乡话和老师同学打招呼;读家乡儿歌。二、夸夸我的家乡人1、家乡景美、物美,家乡的人更美。介绍巴蔓子将军。2、在我们江津最出名的家乡人就是聂荣臻元帅,视频介绍这位伟人。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事迹吗,如在战火中救出日本小孤女等。3、你还能向大家介绍一位可爱的家乡人吗,请上课前收集了资料的孩子上台介绍。杨尚昆、刘伯承、卢作孚、邱少云、李云迪、田亮、聂力……4、向你喜欢的家乡人献上小红心。5、让学生夸夸自己身边喜欢的人、能干的人,对别人有帮助的人,对家乡有贡献的人。让学生知道平凡的岗位上一样能对社会对家乡有贡献。三、介绍感动中国感动重庆的家乡人陈华军、曹瑾等四、我是小小家乡人说一说: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家乡人,五、欣赏视频《城市的微光》。六、课堂小结。板书设计-9-生活在我身边的人可敬的家乡人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2、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3、为家乡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自豪,激发学生产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教学难点: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社会调查学习方法:自学讨论教学准备及手段1.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一些关于家乡变化方面的资料。2.教师帮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调查方案,让学生根据当地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确定,选择近些年来当地发展变化显著的方面进行调查,并把调查结果记录下来。第一课时教学流程导入新课(给同学们展示图片“石家庄旧貌”和“50年代华北药厂外景”。)老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两幅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地方吗?学生:(略)-10-老师:这两幅图片展示的是“石家庄旧貌”和“50年代华北药厂外景”,大家是不是有点不相信呢?学生:(略)老师:我们再欣赏几幅今日石家庄城市的新貌图片。(让大家欣赏图片“石家庄城市新貌”、“石家庄夜景”和“石家庄的交通”。)老师:大家是不是感觉石家庄的变化很大呀?学生:(略)老师:石家庄在变,我们的家乡也在变,课前我们大家对当地某些显著变化做了社会调查,大家都是怎样调查的呢?都调查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呢?我们大家下面分小组进行一下交流。(过渡)讲授新课一、社会调查交流(板书)(同学们分组对社会调查进行交流。)老师:同学们,大家刚才交流了一下家乡变化的社会调查情况,大家都是怎样调查的呢?学生:(略)老师:同学们有的向爸爸妈妈等长辈询问的,有的是通过网络、图书资料等调查来的,有的同学通过走访一些村委会等机构得来了等等,看来同学们的调查方式还挺多的。大家都调查了哪些方面呢?给大家说一说。学生:(略)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家乡的变化。课后反思:-11-第二课时教学流程导入从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调查的还挺广泛,涉及了住房、生活环境、精神面貌、菜市场、衣着、家庭经济收入、家用电器等方面的变化,那大家对自己调查的结果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学生:(略)老师: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的家乡正在飞速发展,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关心我们家乡的变化吧!(过渡)二、家乡的变化(板书)老师:我们打开课本第三十六页,认真看一看图中都展示我们家乡哪些方面的变化呢?然后说一说。学生:(略)老师:我们的家乡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城市建设旧貌换新颜,家用电器进了农家,农业生产机械化,通信方式现代化、网络化。下面我们大家可以把你们在调查中搜集的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学生:(略)(让同学们欣赏视频“今日河北”、“城市发展”、“感受市场变化”、“农村的变化发展”、“农村发展”。)老师:通过同学们展示搜集的图片、资料和我们刚才欣赏的视频,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的家乡正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为我们家乡的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大家说
本文标题: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868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