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四年语文素养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素养比赛试卷一、填空。(22分)1.雾锁山头山锁雾,。2.,勿以善小而不为。3.12岁的周恩来面对魏校长的“为什么而读书?”时铿锵有力地说:“”。4.“岁寒三友”是指:、、。5.文房四宝是指、______、_、__。6.在恐龙家族中有、、_。7.《三国演义》中我知道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8.尺有所短,。二、填动物组成诗句。(8分)柴门闻()吠千山()飞绝处处闻啼()不是养()人意欲捕鸣()牧童骑()()一行()()上青天两岸()声啼不住三、选择题。(10分)1.世界第一大峡谷是()。A.中国雅鲁藏布大峡谷B.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C.秘鲁科尔卡大峡谷2.“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所运用的表现方法是()A.动态描写B.静态描写C.环境描写3.下列作品不属于《格林童话》中的故事是()。A.《小红帽》B.《灰姑娘》C.《去年的树》4.歇后语:马尾拴豆腐——()。A.粉身碎骨B.提不起来C.多此一举5、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好几个钟头,____把老鼠等出来_____!应选择关联词是()A、任凭……也不……B、非……不可……C、因为……所以……6.为下面的诗句选搭配的诗句。()春潮带雨晚来急A.路上行人欲断魂B.上有黄鹂深树鸣C.野渡无人舟自横7.“向雷锋同志学习”这是()的题词。A.邓小平B.毛泽东C.周恩来8.()被人们尊称为“诗圣”。A.李白B.杜牧C.杜甫9.下列文章不是叶圣陶先生写的是()。A.《荷花》B.《猫》C.《爬山虎的脚》10.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字。()A.风餐露宿B.没精打彩C.五洲四海日夜兼程沉默不语举世闻名满载而归目不转睛高楼大厦如愿以尝恍然大悟应有尽有四、感悟与运用(13分)1、看到同学整天玩耍,不愿学习。你会用那句话来劝告他。(2分).2、邻居王华通过勤奋学习,终于考上了北京大学,你准备送她这一句话,夸夸她。(2分)。__________小学年____班座位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密……○……封……○……装……○……订……○……线………○………○3、动手加标点,使句子成为不同意思。(4分)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4、“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__(3分)5、孔子的教育名言“温故而知新”我知道它现代文的意思是。(2分)四、连线。(8分)《红楼梦》施耐庵韩信点兵铁面无私《水浒传》罗贯中张飞穿针多多益善《西游记》曹雪芹包工断案粗中有细《三国演义》吴承恩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五、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0分)1.“一定考及格的!”男孩肯定地说。划横线的句子所用的标点正确的。()2.石申、张衡、祖冲之、哥白尼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3.“迫不急待”这个词语中没有错别字。()4.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5.“临”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6.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中秋节。()7.“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名言是英国高尔基说的。()8.梅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9.“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句只运用了举数字的说明方法()10.“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六、阅读题。(29分)山村小路上一队青年人在乡村的小路上行进。一条小溪横在他们面前,小溪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小溪并不宽,第一个人略一迟疑,就腾地一跃而过,脚一着地就回头看看后面的人,眉宇间chōngmǎn()着胜利的微笑。第二个也一跃而过。第三个、第四个……都过去了。他们同样回过头来迎接后来者。最后一个却不是这样,他mòmòde()从旁边搬了块大石头,稳稳地放到小溪中间,然后跨上一脚,又一步跨到了对面。“走吧。”他招呼大家后,又踏上了前进的道路。还是这么几个人,来到了崎岖的山路上。山路旁边,有一根枯枝凌空伸到了路中间。树枝横在眼睛前面,多不方便呀!第一个人一伸手握住shùshāo(),拉向身后,然后向前去;那树枝,待他一放手,然后又弹回原来的地方。接着又是第二个人,第三个人……他们一一照例而过。又是最后一个人,他是一伸手,握住树梢,但他又伸出一只手,很容易地把它zhéduàn()了,轻轻一扔,然后快走一步,跟上了大家。⒈读拼音在括号里填上词语。(4分)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6分)胜利()前进()容易()⒊理解短文并填空。(9分)短文设置了两个场景:一处是过小溪,大家都(),只有最后一个人()。另一处是一根枯枝挡住了去路,前面的人都(),最后一个人()。从这两个人表现可以看出最后一人(),其他人()。4、请用“∥”给短文分段。(3分)5、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3分)这篇文章主要写了6、读了这篇文章,你肯定谁的行为?为什么?(4分)_7、四年级语言积累试卷(作文部分)七、作文、(100分)俗话说:“世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身边常有许多不起眼的人、事、物蕴含着“美”,请细心回想找出平凡中的“美”,以“这也是一种美”为题,写一篇作文。书写工整,字数450以上。33×22=726__________小学年____班座位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密……○……封……○……装……○……订……○……线………○………○四年级语文素养比赛试卷(答案)一、填空。(22分)1.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2.勿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3.12岁的周恩来面对魏校长的“为什么而读书?”时铿锵有力地说:“为中华之崛起”。4.“岁寒三友”是指:松、梅、竹。5.文房四宝是指笔、___墨___、_纸、__砚。6.在恐龙家族中有霸王龙、三角龙、_翼龙。7.《三国演义》中我知道的人物有___刘备___、__关羽__、__张飞_、__赵云__。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二、填动物组成诗句。(8分)柴门闻()吠千山()飞绝处处闻啼()不是养()人意欲捕鸣()牧童骑()()一行()()上青天两岸()声啼不住三、选择题。(10分)1.世界第一大峡谷是(A)。A.中国雅鲁藏布大峡谷B.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C.秘鲁科尔卡大峡谷2.“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所运用的表现方法是(B)A.动态描写B.静态描写C.环境描写3.下列作品不属于《格林童话》中的故事是(C)。A.《小红帽》B.《灰姑娘》C.《去年的树》4.歇后语:马尾拴豆腐——(A)。A.粉身碎骨B.提不起来C.多此一举5、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好几个钟头,____把老鼠等出来_____!应选择关联词是(B)A、任凭……也不……B、非……不可……C、因为……所以……6.为下面的诗句选搭配的诗句。(C)春潮带雨晚来急A.路上行人欲断魂B.上有黄鹂深树鸣C.野渡无人舟自横7.“向雷锋同志学习”这是(B)的题词。A.邓小平B.毛泽东C.周恩来8.(C)被人们尊称为“诗圣”。A.李白B.杜牧C.杜甫9.下列文章不是叶圣陶先生写的是(B)。A.《荷花》B.《猫》C.《爬山虎的脚》10.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字。(C)A.风餐露宿B.没精打彩C.五洲四海__________小学年____班座位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密……○……封……○……装……○……订……○……线………○………○日夜兼程沉默不语举世闻名满载而归目不转睛高楼大厦如愿以尝恍然大悟应有尽有四、感悟与运用(13分)1、看到同学整天玩耍,不愿学习。你会用那句话来劝告他。(2分)劝学类的.2、邻居王华通过勤奋学习,终于考上了北京大学,你准备送她这一句话,夸夸她。(2分)鼓励类的如:有志者事竟成。3、动手加标点,使句子成为不同意思。(4分)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4、“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主要:真正成为鸟生活的乐园_______(3分)5、孔子的教育名言“温故而知新”我知道它现代文的意思是_____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2分)四、连线。(8分)《红楼梦》施耐庵韩信点兵铁面无私《水浒传》罗贯中张飞穿针多多益善《西游记》曹雪芹包工断案粗中有细《三国演义》吴承恩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五、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0分)1.“一定考及格的!”男孩肯定地说。划横线的句子所用的标点正确的。(√)2.石申、张衡、祖冲之、哥白尼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3.“迫不急待”这个词语中没有错别字。()4.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5.“临”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6.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中秋节。()7.“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名言是英国高尔基说的。()8.梅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9.“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句只运用了举数字的说明方法()10.“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六、阅读题。(29分)山村小路上一队青年人在乡村的小路上行进。∥一条小溪横在他们面前,小溪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小溪并不宽,第一个人略一迟疑,就腾地一跃而过,脚一着地就回头看看后面的人,眉宇间chōngmǎn(充满)着胜利的微笑。第二个也一跃而过。第三个、第四个……都过去了。他们同样回过头来迎接后来者。最后一个却不是这样,他mòmòde(默默地)从旁边搬了块大石头,稳稳地放到小溪中间,然后跨上一脚,又一步跨到了对面。“走吧。”他招呼大家后,又踏上了前进的道路。∥还是这么几个人,来到了崎岖的山路上。山路旁边,有一根枯枝凌空伸到了路中间。树枝横在眼睛前面,多不方便呀!第一个人一伸手握住shùshāo(树梢),拉向身后,然后向前去;那树枝,待他一放手,然后又弹回原来的地方。接着又是第二个人,第三个人……他们一一照例而过。又是最后一个人,他是一伸手,握住树梢,但他又伸出一只手,很容易地把它zhéduàn(折断)了,轻轻一扔,然后快走一步,跟上了大家。∥⒈读拼音在括号里填上词语。(4分)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6分)胜利(失败)前进(后退)容易(困难)⒊理解短文并填空。(9分)短文设置了两个场景:一处是过小溪,大家都(一跃而过),只有最后一个人(从旁边搬了块大石头,稳稳地放到小溪中间)。另一处是一根枯枝挡住了去路,前面的人都(伸手握住树梢,拉向身后,然后向前去),最后一个人(把它折断,轻轻一扔)。从这两个人表现可以看出最后一人(心里想着他人),其他人(只顾自己)。4、请用“∥”给短文分段。(3分)5、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3分)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队青年人在乡村的小路上行走,他们在面对小溪、枯枝时所表现得方式不同。6、读了这篇文章,你肯定谁的行为?为什么?(4分)答:肯定最后一个青年人,因为他能为他人着想。_
本文标题:四年语文素养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879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