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浅谈核心素养培养下的班级管理
浅谈核心素养培养下的班级管理南海信息技术学校、姓名:赵涛云引言在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下,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导者,负责班级大小事务。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客体,凡事要听从班主任安排,缺乏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导致学生的自主发展得不到应有保障。当“核心素养”一词浮出水面之时,也是当今教育界最火爆的一个词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除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之外,更注重的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决定以抓好班级自主管理为突破口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核心素养培养重视学生的自主发展,学生在班级管理应当具有主体地位。因而,传统班级管理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班级管理观念要实现从班级管理观到班级治理观的转变。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其实,我们对学生的管理也是如此。我们的方法再巧、情感再挚、措施再好,但最后总归要落实到学生自己的认识、思想和行动上。因此,班主任工作就是因势利导,优化学生的角色意识,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养成学生参与班级日常事务活动,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所谓学生自主管理,实际上是学生自我管理,是在班主任指导下依靠班级主体自身的力量进行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一种管理方法。因为现在的学生独立意识有所增强,他们不再像小学、初中时那样,处处依赖于老师,事事离不开班主任,绝大部分学生有独立处理和安排自己的强烈欲望,有着展示自己的才华的冲动,有着向往独立工作的心理渴求。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不仅在教学工作中要体现这一理念,班级管理也更体现这一理念。为了体现这一理念,要求班主任从以下方面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班级。一、管理模式:从班级管理到班级治理1.班级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在传统管理模式中,班主任作为单一管理主体,班级的决策者、惩罚学生的执行者,使学生望而生畏、见其止步,使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形象变为学生激情的阀门。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要么指到哪打到哪,要么南辕北辙,也使班主任在思想上众叛亲离、不得人心。往往把班级管得太统太紧,没有张力。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班级管理理念是以学生为本,民主化管理,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共同作为班级管理的多元主体,班主任在其中更多发挥主导协调作用,在班级实行民主、协作、互动式的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让班级张驰有度,富有活力。2.班主任应多进行班级整体设计与思考。班主任要摆脱事必躬亲,从琐碎中解脱出来,花更多时间精力投入班级发展的整体思考中,如班级文化设计,班级特色的创建等,为学生创设一个自我管理、自我锻炼、自我提升平台。培养和发挥好班团干部作用,鼓励学生参加班级管理。相信每个学生的管理潜能,施行值日班长制和班团干部轮换制,培养每个孩子的管理能力。3.重视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在传统管理模式下,班级管理往往凭着班主任认知、喜怒和性情,一些班级规定往往由班主任随时、随口而定,人治成份多,这样不利于学生自主发展。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班级规章制定都应置于学生核心素养视角中考量,应由任课老师和学生一起来商定,并且与学校管理总体要求相符,从而形成师生公认度高的规章制度,只有公认度高,执行力才会强,让班级从无序到有序,从“人治”到“文治”,让班级管理更多体现从班级管理到班级治理。二、管理策略:从重视共性到关注个性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育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认为教育应从人的本性出发,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独立性和自主性,使不同学生得到合适的教育,不同个体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因此,班级开展的各项教育除了考虑学生共同发展需求外,还要针对学生实际进行个性化设计与考量:1.班级目标制定。除了确定班集体共同奋斗目标外,还要针对学生个体实际设置适合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奋斗目标,激发每个学生奋进的内驱力。如初三学生面临中考,这是孩子学业上第一次重大选择。为营造拼搏氛围,班主任除制定整体奋斗目标外,还应剖析每个孩子学业情况,引导每个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这样才能激发每个孩子的潜力。2.班级文化设置。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班级文化要体现规范与个性并存,除了设置面向全体的基本栏目,如班牌、班训、班规、班级公约等外,还要反映学生个性发展的栏目,如学生书画、写作等特长展示区,学生目标理想等心愿展示区,学生创新、小发明展示区,学生读书心得展示区等。3.主题班会课。班主任除了基于班级大多数学生的思想状况设计主题班会内容外,还要根据学生个体思想状况,细化内容设计,使所有学生都能在班会中有所感触,都能得到应有的教育。4.班级实践活动。班级实践活动设计要考虑和体现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如组织一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要求每位学生完成一份作品,可以是摄影,可以是动植物标本,可以是素描,可以是心得体会、习作等,只要是学生喜欢的、用心完成的,都是弥足珍贵的作品,都会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5.班级管理岗位设置。班级管理岗位设置要体现适才适用原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发展的机会。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在班级里承担一定的角色,在践行角色义务中找到自身归属感,体验班级主人翁的责任感,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管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都是大有裨益。三、管理评价:从一元主导到多元融合培养体系中的各个组成素养,可以作为评价班级管理绩效的关键指标,为构建科学的班级管理评价体系奠定基础。班级管理的评价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指标多元化。核心素养体系不仅要考查学生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知识素养,还要考查学生的品行、能力、情感、价值观、公民意识、身心健康等要素,评价指标应相应多元化。2.评价方式方法多元化。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下,学生评价的重点由分学科知识评价转向基于核心素养的多元评价,其中品行、能力、情感、价值观、公民意识、身心健康等素养的评价要求对评价方式方法的多元化提出了新的要求。3.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下,学生评价的主体不应是班主任一言堂,应当多元主体,有任课教师的评价,有学生自评,有学生互评,还应听取家长的评价,只有综合各方面意见,才能对学生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才具有指导性,才能让学生口服心服,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新世纪,班主任面对的学生不再是一个个等待灌水的空瓶子,而是一扇扇等待敲启的大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等待开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能量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在班级精神的耳濡目染下、在班主任的每一种正能量的引导下,每个学生都会茁壮成长。引导学生在生命的成长中发现精彩的自己,走向无限的可能性,这就是我理解的最好的教育。总之,班级管理对学生成长来说,是一门重要的隐性课程。班级管理好了,不仅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而且可让学生自主能力得到发展,形成做人的品格和做事的能力,更好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本文标题:浅谈核心素养培养下的班级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885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