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爱情诗两首《致橡树》《我愿是急流》优秀教案
1/6十七、《爱情诗二首》教案《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一、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和品味,理解诗中丰富的意象内涵,流畅而有感情地诵读本诗。2.感悟诗人提倡的独立平等、互相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3.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中丰富的意象内涵。2.感悟诗人提倡的独立平等、互相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中意象所象征的传统爱情观。2.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四、教学课时:4课时五、授课方式:诵读法、讲授法、鉴赏法、比较法六、教学过程1、什么是爱情?有人说,爱情就是一颗心与另外一颗心的碰撞;有人说,爱情就是黑暗中闪闪发光的钻石,就是撒在夜空里的一大把星星;也有人说,爱情使人欢乐,爱情令人痛苦,爱情给人力量,爱情让人迷惘。是啊,因为爱情,卓文君奔向了司马相如;因为爱情,孟姜女哭倒了万里长城;因为爱情,林黛玉含恨焚诗稿;因为爱情,祝英台忍悲赴黄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引出了人世间多少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恩恩怨怨;“爱情”因而便成了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你认为的爱情是什么样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可说是家喻户晓。司马相如是西汉有名的辞赋家,音乐家。早年家贫,并不得志,父母双亡后寄住在好友县令王吉家里。卓文君,是汉代临邛(今之邛崃)大富豪卓王孙的掌上明珠。卓文君当时仅十七岁,书上形容文君的美貌:“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更兼她善琴,贯通棋、画,文采亦非凡。本来已许配给某一皇孙,不料那皇孙短命,未待成婚便匆匆辞世,所以当时文君算是在家守寡。卓王孙与王吉多有往来。时值年少孤贫的汉代大才子、辞赋家司马相如,从成都前来拜访时任临邛县令的同窗好友王吉。王县令在宴请相如时,亦请了卓王孙座陪。后来卓王孙为附庸风雅,巴结县令,请司马相如来家做客。席间,免不了要作赋奏乐。司马相如得知卓王孙之女文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于是奏了一首《凤求凰》。卓文君也久慕司马相如之才,遂躲在帘后偷听,琴中之求偶之意如何听不出。两个人互相爱慕。但受到了卓王孙的强烈阻挠,没办法,两人只好私奔。后回到成都,生活窘迫,文君就把自已的头饰当了。开了一家酒铺,卓文君亲自当垆卖酒,消息传到其父耳中,卓王孙为顾忌情面,也只好将新婿、爱女接回临邛。但他们仍安于清贫,自谋生计,在街市上开了一个酒肆。】【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2/6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这段长城就此坍塌,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红楼梦》九十七回里的情节,多认为是高鹗所续,写的是黛玉得知宝玉和宝钗定婚的消息后,一病不起,临死前,挣扎着在卧榻边,狠命撕那宝玉送的旧帕和写有诗文的绢子,又叫雪雁点灯笼上火盆,黛玉将绢子撂在火上,雪雁也顾不得烧手,从火里抓起来撂在地下乱踩,却已烧得所余无几了,之后黛玉便含泪而逝。】【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到了学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见了一个叫梁山伯的男同学,学问出众,人品也十分优秀。于是,他们常常一起诗呀文呀谈得情投意合,冷呀热呀相互关心体贴,促膝并肩,两小无猜。学年期满,该是打点行装、拜别老师、返回家乡的时候了。他见到的祝英台,已不再是那个清秀的小书生,而是一位年轻美貌的大姑娘。再见的那一刻,他们都明白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此后,梁山伯请人到祝家去求亲。可祝员外哪会看得上这穷书生呢,他早已把女儿许配给了有钱人家的少爷马公子。梁山伯顿觉万念俱灰,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死去了。祝英台走出轿来,脱去红装,一身素服,缓缓地走到坟前,跪下来放声大哭,霎时间风雨飘摇,雷声大作,“轰”的一声,坟墓裂开了,祝英台似乎又见到了她的梁兄那温柔的面庞,她微笑着纵身跳了进去。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坟墓合上了。这时风消云散,雨过天晴,各种野花在风中轻柔地摇曳,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来,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2、作者介绍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6月6日出生,祖籍福建泉州,当代女诗人。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精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她与同时代的北岛、顾城都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致橡树》写于1977年3月27日,发表于1979年《诗刊》第4期。诗人用一种内心独白的方式,勇敢地表现了对血肉丰满、精神高尚的人格的追求。诗中大胆地描写了对爱情的渴望,以及爱情生活中的各种体验和情状,抒写的不是个人狭小感情圈子的缠绵悱恻和朝花夕月,为新时期诗歌中的爱情描写吹进了一股清风。朦胧诗:我们经常说“朦胧产生美感”,其实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中国诗坛出现了一个朦胧诗派,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致橡树》就是这个诗派的典型人物的典型作品。当时中国正从文革的阴影里走出来,人们开始从清一色的蓝色工作服变成花枝招展的裙子衣裳,从结婚要组织同意并在毛主席像下宣誓变成自由恋爱,整个社会像小脚女人放脚一样得到了全面的解放。然而中国人又是腼腆的,即使个性可以张扬又不敢太直露,在诗中便通过一系列的意象表达出来,在当代诗歌中称为象征手法。这种以象征为抒发自我情感的主要表现形式的诗歌,往往造成一种朦胧的美感,称为“朦胧诗”。(“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因其在艺术形式上用总体象征手法,具有多义性和不透明性以及朦胧美,所以称“朦胧诗”。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作家及作品有:舒婷的《致橡树》、《墙》,顾城的《一代人》、《远和近》,梁小斌的《雪白的墙》,北岛的《回答》远和近——顾城你一会儿看我3/6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回答——北岛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远和近》这首诗很像摄影中的推拉镜头,利用“你”、“我”、“云”主观距离的变换,来显示人与人之间习惯的戒惧心理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这组对比并不是毫无倾向的,它隐含着诗人对人性复归自然的愿望。《一代人》一诗既是这一代人的自我阐释,又是这一代人不屈精神的写照。黑暗要扼杀一个人明亮的眼睛,但黑暗的扼杀却没有达到它的目的反而创造了它的对立物;黑色的眼睛;是黑暗使一代人觉醒,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与毅力。正是这坚毅的寻找,才使他们看到掩盖在生活表象之下的、使人难以接受的本质。《回答》这个社会是以品行恶劣为标准的,或者说,只有品行恶劣的人才能在这个社会上通行无阻。“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与前句相对应和对比,意谓“高尚者”的高尚行,就像无形的“墓志铭”一样永存人世间。这两句用了四个意象,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留下惊心动魄的震憾和深刻的印象。这两句既是对卑鄙者和社会现实的鞭挞,也是对“高尚者”的颂扬,对社会正义力量充满了信心。裴多菲:“一朵带刺的玫瑰”匈牙利19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他出生于贫困的屠户家庭。15岁开始写诗,题材多取自人民生活,一生共写了八百多首诗和八篇长篇叙事诗,被喻为匈牙利的“抒情之王”。著名长诗抒情诗有《自由与爱情》《使徒》《农村的大锤》等。他的诗歌充满革命激情,风格清新,语言通俗,富有民歌味。其作品不仅对匈牙利民族文学发展影响很大,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都留下光辉的一页。1846年9月,23岁的裴多菲在舞会上结识了伊尔诺茨伯爵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一见倾心,但拥有大量土地庄园的伯爵却不愿意把女儿嫁给裴多菲这样的穷诗人。面对阻力裴多菲对尤利娅的感情仍一发不可收拾,半年内发出了一首首情诗,如《致尤丽娅》《我是一个怀有爱情的人》《你爱的是春天》《一下子给我二十个吻吧》等。这些情诗鼓动尤利娅冲破父亲和家庭的桎梏,在一年后同裴多菲走进了婚礼的殿堂。结婚不到三年,其间给她写了120多首健康、感人的爱情诗。1849年7月31日,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在瑟克什堡大血战中同沙俄军队作战时牺牲,年仅26岁。身后留下22岁的妻子和1岁半的幼子。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4/63、引入:两首诗的作者一中一外,一男一女,怀着不同的爱情观,那么他们各自眼中心中的爱情究竟是怎么样的呢?4、朗读正音:慰藉(jiè):安慰,抚慰。戟(jǐ)一种古代的兵器。霹雳(pīlì):一种强烈的雷电现象。雾霭(aǐ):雾气。流岚(lán):流动的雾气。虹霓(ní):大气中一种光的现象。崎岖(qíqū)稠(chóu)密做窠(kē)峻峭(jùnqiào)傍着(bàng)5、齐读两首诗6、解析《致橡树》作为一位女性,作者认为爱情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她认为:爱不应该这样……(1)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攀援的凌霄花:凌霄花是一种藤本植物。和橡树的爱情是“借橡树的高枝来炫耀自己”,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自己),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严于不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这是一种“极力攀附”(板书)的爱情。——高富帅、白富美、宁愿坐着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后笑、夫贵妻荣、傍大款(2)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不知疲倦的为橡树唱歌,表露爱意。但鸟儿婉转动听的歌声在橡树听来却是重复的单调的。单方痴恋,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不知道在爱对方的同时“我是我自己的”,只知在橡树的阴影之中,却不愿飞出橡树的庇护,不愿飞向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这样的爱情是剃头匠的担子——一头热。“丧失自尊的痴情单恋”——你就是我的全部、你就是我的世界,没了你我就活不下去,我再也不会爱上任何人了。(3)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威仪,衬托你的高度。甚至日光,甚至春雨。泉源:常年为橡树送来清凉的慰藉,默默给予,默默奉献。险峰:作为一种衬托,默默的支撑橡树,让橡树显得更伟岸,从来没考虑到自己的价值。日光、春雨:永无止境的在给予、奉献。沐浴着橡树、滋润着橡树。虽然不象前两种全盘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遗憾。因为它们为了橡树的蓬勃生长,无怨无悔地奉献、结予,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固然可嘉,却也难免令人遗憾。所以,这是一种“一味奉献”(板书)的爱情。——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黄脸婆。5/6爱应该是这样……(1)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双方均为大乔木。诗人强调的是比邻而居,并肩而立,呼唤的是独立的、平等的爱情。只有以独立的人格、高贵的尊严为前提,才可以论及“爱情”,也即强调了爱的基础应是“独立、平等”(2)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融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强调双方从根到叶的紧密结合。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修辞手法:对偶。双方配合默契。“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爱的双方应紧密结合、相亲相爱、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的。(3)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你有你的……我有我的……双方各自有各自的独立空间,既独立平等又各有自己的特点。双方的特点为:橡树:“铜枝铁干”象征的是男子的阳刚之气。木棉:“红硕的花朵”象征着女子的阴柔之美。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汉比作刀、剑、戟,枝干像铜、像铁,得出理想中的男子汉形象应是伟岸挺拔、坚强有力的。女性应有“红硕的花朵”,形容女性外表的健康美,完美的女性形象应该是青春秀美的,充满生机的。“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有点难以理解,我们有必要联系自古以来中国女性及其遭遇加深体会。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展现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剧。她们中的一部分意识
本文标题:爱情诗两首《致橡树》《我愿是急流》优秀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901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