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有的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有的人》,下面我就按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五个部分向各位评委说课。一、说教材《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作,这首诗用对比的方法说明道理,诗中提炼了两个具有高度概括的形象,颂扬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精神,嘲讽和鞭挞了反动统治者的丑恶行径,同时向我们提出了人生价值的重大课题。我把体会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和前后对照的结构作为本课的重点;而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深刻理解这首诗歌的思想则是本课的难点。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二、说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明确诗歌结构,品出诗味,培养学生的良好朗读习惯和理解能力。(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比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和人民对他们的不同态度,让学生领会诗歌的深刻含义,正确对待生死、名利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三、说教法要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引导、点拨的方式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通过师生互动,走进诗歌体会课文。四、说学法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着重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提高学生的朗读欣赏能力。利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师生互动,走进诗歌,体会情感,理解内涵。五、说教学程序如果说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和学法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那么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因此我设计的教学程序如下:环节一、情境导入,了解背景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伟人:他一生笔耕不辍,用文学作品带领中国人民前进;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是中国文化的一面旗帜,是民族的脊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臧克家的《有的人》,来更深刻地了解这位伟人。环节二、指导朗读,初识文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本文又是适宜朗读的好教材,在学生朗读品味的过程中,能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投入情感的体验。所以在教学本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听录音朗读、指名学生朗读、学生评价朗读效果,多角度挖掘朗读的技巧,读出作者对两种人的爱与憎。然后每一小组选择一个诗节有感情朗读,并按要求写出处理办法及理由。生生挑战、师生挑战,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提高朗读能力,为下一情节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环节三:探究发现,走进文本在这一环节中我要求学生以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完成以下三个任务:1、你觉得诗中哪些词语用得形象生动?为什么?请细心揣摩,大家一起来交流吧!2、理解诗句意思,看看你还有哪些诗句的意思是不明白的,先在小组内交流,把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吧。3、请找出文中具体运用对比手法的地方。诗中部分词语含义深刻,如“活、死、不朽、摔垮。”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相关诗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其中的含义。在课堂上我准备用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朗读、想象去捕捉言外之意,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环节四:对比分析,深化主旨课文的第一节是比较两种不同的人生价值。一种是虽生犹死,一种是虽死犹生。第二节是比形象,也就是比对人民的不同态度,一种渺小,一种伟大。第三节是比对人生的不同追求,一种丑恶,一种美好。第四节是比情操,也就是比对社会的不同影响,一种卑鄙,一种高尚。由于这两种人对人民的态度不同,所以人民对他们的态度也截然不同。诗歌的第5、6、7节就告诉我们这两种人的不同结局,并分别和第2、3、4节相照应。重新组合诗歌内容,以不同方式的读。同时提出朗读要求:①将每节诗的前两句连起来读。②将每节诗的后两句连起来读。③分男女生朗读,分别交替朗读每节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想一想:你读出了什么?最后并让学生总结:这首诗歌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精神,嘲讽和鞭挞了反动统治者的丑恶行径,深刻的揭示了热爱人民的人在人民中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真理。通过对比朗读,既能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内蕴,也能让学生潜移默化中学习对的表达手法。环节五:思维拓展,悟情明理语文学习的终极目的,就是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同时,时代的进步也告诉我们,语文学习中应该给学生情感上的熏陶,人文的关怀。所以我用思维拓展这一环节:让学生谈谈作为21世纪的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学反思:最后,我想说说我在设计这节课时的一些想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改变传统的由教师总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小结,然后我适时引导补充。这样,既强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归纳和概括能力。让学生再次明确了主旨,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文标题:《有的人》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907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