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一、说教材【教材分析】《轴对称图形》是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特性的许多事物,也为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提供了必要的感性认识,为此教材在编写时十分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和创造生活中的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并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准确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观考、实践、发现,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新知的活动中,培养审美意识,这样的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概念教学的规律,从过于注重概念教学的本身转化到了更加专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不仅让学生掌握认知目标还要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美学价值。【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准确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难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动手操作剪出轴对称图形。二、说教法、学法教法:《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教学中精心设计游戏,诱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概括交流并让学生去运用知识大胆创新。学法: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玩中学——学中玩——在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三、说教学程序设计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我设计了一下的教学环节:(一)“玩”对称,激趣引入1、参观热闹的民俗节场面,让学生将看到的脸谱、风筝等进行观察比较,看看这些图形好看在哪里?2、教师谈话:多媒体呈现由实物图过渡到平面图,让学生观察后汇报发现。4、教师因势利导问:让学生将课本附页的平面图剪下来,对折后再观察,引导学生说出对称的位置。5、同桌相互观察脸谱的这种特征。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大量这样的现象,引出今天的课题:轴对称图形(板书)。(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1、直观感知特点为了让学生直观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出示一组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能够很直观的感知出图形的两侧分别对应相同。2、抽象概念。(1)出示剪纸录像。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教师出示一段剪纸录像(2)学生自由创作。让学生从身体和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大量轴对称现象中找出规律自由的创作轴对称图形。学生自主创作。(因为是发挥了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品学生选用的方法各不相同。)小组交流创作心得。作品展示(3)指名让不同剪法的学生上台演示,并将学生作品贴在黑板上。对于学生的每一种剪法教师给予肯定,让学生通过感知和操作活动中交流归纳出这些图形都要沿着中间的直线对折,图形的两侧叠起来是完全一样的。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概念:都要沿着直线对折,两侧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板书)。【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通过电脑的形象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教师的适时引导把美术创作和数学教学有机的整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概括能力。把学生的作品作为教学资源有了充分利用。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会欣赏轴对称图形的美。3、探究常见几何图形的对称轴。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再一次让学生动起手来,(1)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几何图片折一折,画一画,找出轴对称图形和它们的对称轴。板书设计轴对称图形特征:对折轴对称图形完全重合
本文标题: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966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