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网络行政监督规范理论研究综述
网络行政监督规范理论研究综述姓名:XX班级:XX学号:XX网络行政监督规范理论研究综述XX(XXXXXXXXXXXXX)摘要:近年来,网络监督成为行政监督的方式之一,网络监督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有其无可替代的优点,但在监督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就本次主题,在中国知网上按主题搜索共有741个结果,主要分为五个类别。通过对网络行政监督规范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理性的看待网络行政监督问题及规范我们的网络行政监督行为以及增强政治参与意识。关键词:网络监督行政监督规范网络监督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匿名性和廉价性融入了反腐的行列,在一定意义上承担了“人民起来监督政府”、“人人起来负责的民主使命”。网络环境下民主参政和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推动着党的廉洁执政的过程。当前网络监督存在着信息良莠不齐、影响力有限、网络暴力危及个人隐私、网络管理及网络监督的相关法规尚不健全等问题。应尽快完善相关制度,制定相关法律,保证网络舆论监督在制度化的轨道中运行,充分发挥其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一、网络舆论监督的内涵和外延有研究从传播学的视角,认为网络行政监督就是利用网络实现监督。具体来说,又分成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凡是通过网络监督的行为,都属于网络行政监督。如刘召成认为,网络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利用互联网的舆论表达方式,对国家事务、社会现象以及一切社会成员的行为所实施的检查评定和督促。李俊彦说,网络舆论监督即广大公众利用网络空间发表言论、表达意见、实现监督。姜岭君认为,所谓网络舆论监督,是传统监督方式在网络信息化条件下的拓展,它是指以互联网为平台,通过网络技术如电子数据库、电子课件等和各种网络形式如网页、电子邮箱、电子留言板、虚拟社区等,对掌握一定社会公共权力者行使权力的行为进行监督的过程,以达到权为民所用的目的。方军认为,所谓网络舆论监督就是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事务,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进行褒贬与评价。它的形成是依赖互联网的各种功能而实现的。另一种观点认为,上述看法太过笼统,网络行政监督主要是网络意见监督。颜开云认为,在前网络时代,新闻传播成为舆论监督的主要渠道,在社会语言中,舆论监督几乎成为新闻舆论监督的同义语。但在互联网上,舆论监督更多的是通过新闻跟帖、论坛等产生作用的。有人根据事实和意见的明显区别,将网络媒体的监督功能具体划分为网络新闻监督和网络舆论监督。所谓网络新闻监督是指传播者以在互联网上公开传播新闻事实的方式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其本质是事实监督。就网络舆论监督而言,是指网民通过在互联网上表达倾向一致的意见来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其本质是意见监督,即通过网民的集体意见对现实中的国家和社会事务产生影响。也就是说,网络舆论监督既不完全等同于新闻媒介的监督,也不完全等同于非新闻媒介监督。它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复合形态。张帅认为,网络舆论监督是指网民通过在互联网上表达倾向一致的意见来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其本质是意见监督,即通过网民的集体意见对现实中的国家和社会事务产生影响。也有研究从政治学的视角,认为网络行政监督是宪法赋予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袁世杰认为,人民有权利采取最便利的方式和手段,保障自己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网络监督就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便捷有效手段,它是现代科技同现代民主恰到好处的结合,为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人民权益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广泛平台,是现代文明的体现。程少华、傅丁根认为,网络监督是科技发展与民主政治有机融合的结果,为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人民权益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平台,一个个网络监督事件显示出民间网络反腐的力量。网络监督的作用和意义就在于为反对腐败、调节社会、构建和谐提供一种新的动力机制。董娇蕊、段闪认为,网络舆论监督指的是互联网进行的代表公众权力运作尤其是政治权力和市场权力滥用导致的腐败的监督。刘召成说,网络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利用互联网的舆论表达方式,对国家事务、社会现象以及一切社会成员的行为所实施的检查评定和督促。二.网络行政监督的规范与完善在新闻“法治化”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进行网络行政监督的规范和完善,对此学者们见仁见智,主要有“主体说”、“制度说”和“环境说”。“主体说”。一部分学者认为,应该从政府、网络管理者、网民等相关主体方面加强对网络行政监督进行规范和引导。李正华说,网站版主应及时疏导网络媒体论坛中的情绪型言论,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及时跟帖、主动导帖,善言规劝,与网友共同创建宽松自由文明和谐的讨论环境。监督者应正确运用网络舆论的工具行使监督的权利,被监督者应以更宽广的心态和胸怀对待善意的批评和监督,而网站也应做好相关的引导工作。潘慧芳认为,加强舆论监督引导要培养理性的传播者、接受者队伍,发挥网民的监督作用,建立文明的网络文化。姜岭君认为,“法”的支持是基础;“网”的建设是保障;而“人”的培养是关键。“人”是指:提高网络从业人员素质及网民的责任意识与自律能力。“制度说”。网络行政监督的制度建设是学界关注的另一个焦点。方军认为,要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督和管理,建立有利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制度体制。包括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网上信访”制度,收集民声建议;建立和完善违法追究制度。袁世杰认为,“监督”网络舆论需要制度来保障,而制度的确立往往需要通过立法来实现。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部分规范网络舆论和监督方面的法规,主要有《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以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谢新洲认为,在复杂的网络化的舆论环境中,政府部门应该坚持公开公正原则,营造宽松、有序、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从排斥、惧怕网络逐渐变为接近、利用网络。立法机关也应加快立法的步伐,规范网络行为,保护网民的权利。“环境说”。就网络监督的效果而言,许多学者认为外部环境氛围的引导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健康的网络环境有利于规范与完善网络行政监督。孙晓东认为,要想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就必须把舆论监督同其他类型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使其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互相制约,形成一种具有权威性、组织性、规模性的合力,以形成社会大范围内的强有力的监督氛围。范凌子认为,应该构建主流舆论、营造和谐健康舆论环境。网络媒体要重视中央方针政策的传播、重视时代精神的弘扬、重视先进文化的渲染、重视社会进步的推动,突出主流舆论、突出主流声音、突出主流民意。三.总结与收获1.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要从源头上保障网络监督的可靠与完备,给网络监督一个法治的支撑点2.要加强和改进网络举报工作,为网络监督建立通畅、高效、规范的主渠道的支撑点。3.加强政府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为广大网民的监督开辟顺畅的监督渠道。加强透明度,及时公开可以公开的相关信息,为群众实行网络监督创造条件。4.加强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建设,提高典论监督责任意识网络世界不是哪一个人的,它是属于大家共有的虚拟空间。所以,当我们享受网络带来的好处时,应关心他人的权利和感受,关心网络的健康发展,共同努力遵守网络道德,增强网络监督的责任意识。要通过规范网络监督,争取让它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让它在复杂的社会运行当中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以此来推动社会健康、快速地向前发展。参考文献:1.刘召成:《网络舆论监督的异化与人格权保护》2.李俊彦:《网络媒体的有效舆论监督》3.姜岭君:《对完善网络舆论监督的理性探讨》4.方军:《试论信息化时代的网络舆论监督》5.颜开云:《网络舆论监督及其影响》6.张帅:《论网络舆论监督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7.袁世杰:《网络舆论监督的问题及对策》8.程少华、傅丁根:《网络监督:蓬勃中呼唤规范》9.傅丁根:《舆论监督的广阔平台(观察时评)》10.董娇蕊、段闪:《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优势与负效应规避——以徐州“一夫二妻”区委书记事件为例》11.刘召成:《网络舆论监督的异化与人格权保护》12.李正华:《网络舆论监督的临界问题及相关法律责任舆论监督》13.潘慧芳:《浅析网络舆论的监督和引导》14.姜岭君:《对完善网络舆论监督的理性探讨》15.方军:《试论信息化时代的网络舆论监督》16.袁世杰:《网络舆论监督的问题及对策》17.雷柯:《应最大限度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18.孙晓东:《网络传播与舆论监督》19.范凌子:《在和谐舆论环境中构建主流舆论——浅议我国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
本文标题:网络行政监督规范理论研究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997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