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加强朗读训练的研究的实施方案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加强朗读训练研究的实施方案(录山小学课题组)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朗读的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小学语文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或直抒,或含蓄,或激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朗读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领会文本的内涵,感受文章的韵味,体会文中的情感,强语言的敏锐性。在此,我们提出了此课题的研究。为了了解我校学生目前朗读的现状,我们课题组成员特地设计了一张调查问卷。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低年级老师列出的问题最多的是:平翘舌不分,轻声读不好,唱读,漏读,错读等等简单的语音错误。而中高年级的现状更不乐观:⑴难以开启个别学困生的“金口”,对朗读毫无兴趣。⑵学生的朗读缺乏感情投入。⑶学生课内愿读、认真读,课外不愿读、乱读。以下问题同时也是老师们最困惑、最急需解决的问题。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本该读书的大部分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少得可怜。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浮光掠影。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种外在形式或一个过渡环节而已。2、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估反馈,学生只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被动地读。表面看似“书声琅琅”,实则“有口无心”!这样的朗读训练,事倍功半,效率低下。3、学生朗读的面窄。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关注少数优等生,或是把朗读变成提醒学生认真听讲的符号,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素质教育大旗下的“面向全体”被演绎成“个别学生唱独角戏”,这种理念下的朗读训练又何谈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4、朗读指导方法匮乏。朗读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中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环境中的内蕴,现象较为普遍。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推门听课,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x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融理解、感悟于一体,让“朗读”成为教学环节的“花瓶”艺术,走过场,讲形势,缺乏实际效果。5、教师的朗读水平亟待提高。“海峡两岸”昆明听课,我们有幸聆听了江苏、台湾名师的朗诵,在场所有教师无不为之高超的朗诵技巧深深折服。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都善于用自己的朗读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生感悟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然而,我们的语文教师队伍中,由于教师年龄参差不齐,教师朗读水平参差不齐,课堂上学生读不、读不好的地方、甚至是偏离文本朗读基调,老师却不愿、不敢给予示范,导致学生的朗读水平停步不前。二、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课题组成员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大量语文朗读教学方面的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整理,我们认为,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古人早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说。朱自清先生在《朗诵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只有朗读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义蕴,同时吟味它们的节奏。”所以我们组课题组成员着力研究,所有这些同类课题的研究成果,既增强了我们开展好课题研究的信心,也为课题实施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资料,同时,学校建立健全了必要的校本教研课题研究制度,并尽力保证研究工作的资金和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培训、购置各种设备、召开各种研讨会,学校按实际投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通过有效的朗读训练与指导的研究,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2.形成“有效的朗读指导”的操作策略,在理论与实践上总结出基本规律,以改进朗读教学的效率,通过有效的朗读指导,增加积累,习得能力,发展语感,促使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3.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逐渐深入地读书,培养语感,品味语言,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四、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1、通过课题研究实践,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增强教科研能力,逐步形成适宜本校的课堂常规教学模式。2、通过一至两年的实验,努力改变目前严重存在的“唱读”现状,培养学生读书“眼到”、“口到”、“心到”,能够潜心会文本,绘声绘色、入情入境地读书,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3、通过研究和实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均有所提高,语文知识面有一定程度的拓展,能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主动进行朗读说话练习,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五、课题研究的手段和方法1、培训指导法2、文献研究法3、问卷调查研究、4、行动研究法5、个案研究法6、观摩研讨法7、经验总结法8、讨论法等六、工作进度计划1、研究思路调查研究、寻找问题——确定课题,撰写方案——实施方案,反思提高——总结成果,整理资料——推广运用,强化研究。2、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研究、经验总结法、讨论法等。3、时间安排(1)课题的准备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4月)学习有关理论,搜集和整理有关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具体措施。(2)课题的研究、实施阶段(20XX年5月——20XX年5月)按方案实施研究,积累研究资料,进行小结,修正方案。4、课题的总结阶段(20XX年6--11月)对课题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总结和评定实验成果,撰写课题报告,汇编相关材料。七、预期课题成果1、结题报告。2、形成《学生朗读能力评价表》3、《有声的语言艺术》,师生共同成长的图片的制作书。4、“阅读教学中如何加强朗读训练”方面的论文。5、师生朗读录音或朗读视频。
本文标题: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加强朗读训练的研究的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030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