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强】新制度经济学(杨瑞龙)复习资料
1.试比较新老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1)形式主义与反形式主义方法论差异老制度经济学:反形式主义,用历史、案例、哲学方法分析。新制度经济学:形式主义,使用诸如数学符号、逻辑抽象语言取代自然语言、文学修辞进行表达的方法。形式主义的优点A.与主流经济学要求一致。有明确的初始条件和行为假设,不仅准确推导所要表达的观点,而且直观,易于检验。B.弥补主流经济学的不足,在最大化假定条件下的均衡分析。形式主义的缺点:A.经验工作可能被简单忽略,理论可能从未被检验。B.理论简单化的需要导致简单的设定,把重要变量抽象,理论与现实脱节。C.经济人假设比实际行为人的行为要简单许多。D.经济学家为了使其理论能够通过检验,在数据和方法上进行选择。E.很可能很多相互矛盾的理论都通过检验。2)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方法论差别老制度经济学:整体主义。A.社会整体大于其部分之和。B.社会整体显著地影响和制约其部分的行为和功能。C.个人的行为应从自成一体并适用于作为整体的社会系统的宏观形态中得到解释。新制度经济学:个体主义。A.只有个人才有目标和利益。B.社会系统及其变迁产生于个人行为。C.所有大规模的社会性现象最终都应根据个人信息、资源及相互关系加以解释。2.什么是交易费用?请阐述科斯定理的经济学意义。1)交易费用最广泛的定义: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生产领域的制度性费用都叫交易费用。现较流行马休斯的说法:交易费用包括事前发生的为达成一项合同而发生的成本和事后发生的监督贯彻该合同而发生的费用。2)科斯定理的经济学意义科斯定理定义:(从自由交换角度)法定权力的最初分配从效率角度看是无关紧要的,只要这些权力能够自由交换;(从交易费用角度)法定权力的最初分配从效率角度看是无关紧要的,只要交换的交易费用为0;(从完全竞争角度)法定权力的最初分配从效率角度看是无关紧要的,只要这些权力能够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分配。现实的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的,权力并不能自由交换,更不能零成本交易。科斯定理的引申含义,通过论证得出需要考虑产权界定。重要的不是产权拥有的合法权力,而是所有者存在的合法权益。科斯定理的精华在于发现了交易费用及其与产权安排的关系,提出了交易费用对制度安排的影响,为人们在经济生活中作出关于产权安排的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根据交易费用理论的观点,市场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制度的使用是有成本的,制度安排是有成本的,制度安排的变更也是有成本的,一切制度安排的产生及其变更都离不开交易费用的影响。3.什么是产权?产权为什么是重要的?请阐述产权明晰化的含义。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它包括:A.使用权,使用一项资产的权利。B.收益权,从资产中获取收入及与他人订立契约的权利。C.转让权,永久转让给他人的权利。根据企业契约理论,企业是一组契约的集合,因为有限理性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不可能把未来发生的所有情况都记在契约里,所以契约是不完美的,进而产生契约中没有包含的权力也就是剩余权力的分配问题,从而使得所有权是重要的。产权能够界定利益边界,明确收益预期,所以具有激励功能。产权能够降低机会主义行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产权明晰化的含义:A.产权的排他性。不仅意味着不让他人从该项资产中受益,而且意味着资产所有者要排他性地对该项资产使用中的各项成本负责,承担排他性的成本。B.产权的可分割性。产权要想有效使用必须是可分解的,这样才能定价,才能交易。往往在产权可分割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利用大规模集中的财产。C.产权的可转让性。只有产权可转让,产权可流动,才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这也是保护产权的重要条件。D.产权保护的有效性。这也就意味着第三方介入。4.简述科斯对企业性质的解释及企业代替市场的效率边界。企业的本质特征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价格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市场运行也存在费用。企业之所以出现,正是通过管理协调来代替市场协调并降低成本。也就是说,通过企业组织生产的交易费用低于通过市场组织生产的交易费用,企业才得以产生。市场和企业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可相互替代的手段,它们之间的不同表现为:在市场上,资源的配置由价格机制来调节,而在企业内,则通过管理协调来完成。企业的边界由交易费用来决定,当扩大规模时,企业内的交易费用低于在市场上交易费用时,企业的边界则得以扩展,直至两者的交易费用相等时为止。亦即,企业代替市场的效率边界,边际市场交易费用=边际组织成本。资产专用性程度越低,交易的不确定性越低,交易频率越高,越适合企业来完成。5.为什么公司治理核心是激励与约束经理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存在代理问题。经理人和资产所有人,两者之间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资产所有人本身是希望资产价值越来越大,公司的价值越来越多。但是公司所挣得的资产、利润,从法律上是不归经理人所有的。所以,经理人一旦拥有了相关的权力之后,他是完全有可能利用这些权力,来谋自己的利益。经理人的这些追求,很可能对股东有伤害。所以,一方面要赋予公司经理人很高的权限,另一方面要防止他利用股东给他的权限来谋利益。你不给经理人权力,他可能不干,但是你给了他权力,他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这是现代股东与经理人的问题所在。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激励与约束的问题。6.简述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含义。根据企业契约理论,企业是一组契约的集合,因为有限理性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不可能把未来发生的所有情况都记在契约里,所以契约是不完美的,进而产生契约中没有包含的权力也就是剩余权力的分配问题,从而使得所有权是重要的。企业所有权的安排是在财产所有权原则和贡献原则的基础上,要素所有者之间博弈均衡的结果,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最优原则是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对应,一个最优的企业所有权安排是企业的合约主体在自愿交易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企业所有权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散对称配置是最优的企业所有权安排。7.请阐述制度的含义及新古典制度变迁的理论。1)制度的含义管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A.宪法秩序,用以界定国家的产权、阶梯的规则。B.制度安排,在宪法秩序下约束特定行为模式和关系界定交换条件的一系列操作规则。C.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与操作规则等相关联的意识形态。2)新古典制度变迁的理论在新古典的分析框架下,采用理性最大化原则对制度变迁展开研究。制度的需求:市场扩大、技术变化、产品和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制度的供给:宪法、制度遗产;由外部性、不确定性等引发的制度安排成本;现有的知识积累及科学预知能力;参与相关制度制定的行为人提供新的制度的意愿和能力。制度变迁: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的过程。制度变迁的原因:经济主体期望获得最大的潜在利润。制度变迁的模式: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和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8.阐述我国制度变迁的方式特点及其过程。1)特点渐进式改革。A.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即先经济体制改革,再政治体制改革。B.增量改革,即在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推进改革。C.先试点,后推广,即先在局部范围内取得改革的经验,然后再在全局范围内推广改革经验。2)过程A.财政包干体制的施行与地方政府行为的变化。供给主导型(中央主导)。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央向地方政府行政性放权,地方政府拥有资源配置权。进行财政体制改革,即由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过渡到财政包干体制。于是,地方政府可支配的预算规模不仅取决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分享财政收入的比例,而且与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B.地方政府自发制度创新的事后追认。中间扩散型(地方主导)。90年代后,制度创新的事后追认,即先有改革,后有文件。制度创新事后追认的条件:地方政府的经济实力所决定的谈判力;权威扩大化程度;从新产权中所获取的收益大于维护旧产权的成本。C.地方政府自发制度创新的效率导向。需求诱导型(企业主导)。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谋”与“冲突”。
本文标题:【强】新制度经济学(杨瑞龙)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041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