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浅谈中日文化及之间的关系
浅谈中日文化及之间的关系中日两国都处于东亚,文化有着相同的本源,但是随着发展逐渐走向了分化。日本与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渊源,日本曾热情地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日本的每一种东西,每一种习俗,似乎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日本又发展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东西。因此,两国的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下面,就来具体分析一下:一、思想文化:1、文化的由来: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的摇篮,孕育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自古以来,中国统治者大多依托黄河,深居内陆,对外交往相对较少,处于一个半封闭的状态中。这使得中国古代文化始终保持着独立,并且绵延不断。日本民族是主要由西伯利亚通古斯人、古代中国汉族、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人和少量的长江下游的吴越人、少量南洋群岛的马来人以及中南半岛的印支人融合而来。日本的语言语音主要来源于商周时期到清朝的多时间段多层次的中国汉语方言口音及中南半岛的印支人口音等融合而来,因此日本文化受到了中国的深刻影响。与中国不同,日本地理特征较为单一,四面环海,面积狭小,多火山、地震,自然条件恶劣,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没有大江大河可以依托,因而其战略选择自然以开发海权为主。自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便开始对其海军进行重点发展。尽管资源有限,但单一的地缘环境决定日本战略选择的单一性及由此而带来更高的战略意志,使日本在海权方面的发展远比中国要厉害得多。2、文化的核心: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道家、儒家、法家从各自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不同的政治思想主张。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主张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揉合各家学派的观点,提出了“大一统”的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兼容道家合理思想的新儒家思想体系,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与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德治政治文化相适应,以和为贵、中庸之道、和而不同的政治思想,厚德载物、兼容天下的政治价值取向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主要内容。日本文化的核心是“和”的思想。日本人用“和”来命名自己的民族和本土的东西,例如和服、和歌、和绘、和纸等。日本人比较看重“和”的意思,用这个字派生出了“大和民族”、“大和魂”等等,这些词千百年来激荡着日本民众的心。在中国的《辞海》里,“和”有温和、谦和、和谐、相加、总和的意思。但是在日本的《广辞源》里,“和”又增加了混合、调和、使一致的意思,“和”有了一种相互关系的意味。因此日本文化的典型特征是吸收性和创新性。日本东边是太平洋,北边是朝鲜海,南边则是南中国海。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正适合吸收外来文化,随着世界文明的进步,欧美文化也直传日本。纵观日本数千年的文化发展史,吸收性是日本地缘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同时,日本人又善于对外来文化进行创新,为己所用。3、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和合文化。“和合”思想集中概括了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和合现象的本质。它指“仁爱,和谐,诚信,中庸”、“和而不同”“和为贵”、“和合”相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和原则。后来,“和合”人文精神发展为“和合”文化。“和合”人文精神是“和合文化”的核心。而“和合”文化思想,又集中体现在了中国儒家提倡的“仁爱、和谐、诚信、中庸”等伦理思想中,更加系统地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自然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等。日本文化的集中体现是集团主义。集团主义作为日本政治文化最重要的特征,是大和民族精神的核心。日本人历来习惯以集团的原则行事,具有强烈的集团归属意识。日本集团主义重视协调,强调个人在处理与集体之间关系时,个人以集团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但相互协调只是集团内的协调,对集团外并不存在协调关系,所以实质是以集团形式表现的利己主义。二、饮食文化中国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以热食和熟食为主,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下也形成了博大高超的烹饪技术。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八大菜系,分别是鲁菜、川菜、粤菜和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日本料理最大的特点是生鲜海味。日本四面环海,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有得天独厚的新鲜海产,所以能够发展自己的海洋菜肴,各类海鲜料理已经成为日本饮食中别具特色的代表性食品。日本人在料理的烹调方式上崇尚食物的原汁原味,少用调料,以清淡的口味为主,生食便成为保持食物原味最好的食用方式。而且日本料理特别重要的一点是造型精美,日本人对料理的形状和色彩的搭配是极其讲究的。在日本,一个厨师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点:刀工和一双装菜的筷子。日本料理给予我们的是日本人审美观的表达,也是日本饮食文化的体现。三、服饰文化中国古代服饰礼仪最突出的文化特征,就是服饰已不仅仅是服饰,而成为中国礼制社会的一种标志,历史的看中国古代服饰礼仪,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种形态。中国古代的服装在质料和颜色方面凸显出穿着者的身份地位,比如官员着“锦衣”,平民着“布衣”;富裕阶层着“绸缎”,贫民着“葛麻”等。至于颜色方面,从隋唐时候起就有着非常严格甚至是严厉的规定。中国是一个非常注重人的身份地位的国度,等级森严,不同颜色的服装代表了不同的等级和官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同时期的服饰也有着不同的特点。比如唐装就是“丰满华丽”,元朝就是“粗壮豪放”,不同的服饰风格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设计倾向和思想内涵。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服饰,和服种类繁多,无论花色、质地和式样,千余年来变化万千。通气是和服的一大优点和特征,因此和服的袖口、衣襟、衣裾均能自由开合。不过,这种开合,尤其是衣襟的开合,有许多讲究。不同的开合,具有不同的含义,显示穿著者不同的身份。例如,艺人在穿着和服时,衣襟是始终敞开的,这种穿着方式,不仅可以显示一种含蓄的美,而且能显示从事该职业的妇女的身份。而相反的,如果不是从事该职业的妇女在穿着和服时,则须将衣襟合拢。如果是已婚的妇女,那么衣襟不必全部合拢,可以将靠颈部的地方敞开,但如果是未婚的姑娘,则须将衣襟全部合拢,以此来显示婚姻状况。和服不仅有男女和服之分,未婚,已婚之分,而且有便服和礼服之分,不同的和服腰带的结法也不同,还要配不同的发型。和服又有另外一个名称叫“赏花幕”,因为和服的图案与色彩,反映了大自然的具体意象,日本人将他们对艺术的感觉淋漓尽致地表现在和服上。四、宗教信仰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以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儒家等六大宗教为主体。佛教是世界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且在三大宗教中时间最早。佛教诞生在印度,发展在中国,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经长期的传播与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道教和儒家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儒家之学称儒学、儒家学说,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学派。儒家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自春秋起指由孔子创立的以维护周礼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后来逐步发展以教化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日本也是个多宗教的国家,主要有神道教、佛教、基督教三个大的宗教和许多小宗教。神道教是日本固有的民族宗教信仰,也是在日本历史比较长的宗教,产生于日本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但又受到了外来文化的深刻影响。其信徒分别与设在各地的神社或教会保持着某种联系。一般根据这些神社等组织的性质将神道分为二类,即神社神道和教派神道。佛教也是日本的一大宗教,可以说是日本的外来宗教,它的历史却非常悠久,在日本封建社会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盛行传统佛教阶段和盛行新佛教的镰仓时代等两个阶段,到江户时代和明治维新以后进入了低潮期,二战以后又逐渐有所发展扩大。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影响,中日两国在思想文化及影饮食文化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另外,中日又是两国一衣带水,正因这得天独厚的便利,中日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两千年来绵延不断,而且范围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多彩。因此,中日两国的文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又有着很大的区别。
本文标题:浅谈中日文化及之间的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055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