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巧用数学课前三分钟甘肃庆阳宁县城关小学杜会玲学校“构建幸福课堂”教学研究月活动开展以来,我通过参加听课、评课及研讨交流活动,收获颇丰。但纵观全校各年级数学“课前三分钟”课程的实施,不是口算练习就是复习旧知,形式呆板,内容单一。结合教学研究活动及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使数学课前三分钟练习开展得持久高效、富有活力,我们数学老师可以不拘形式,根据所带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好恰当的内容,无需刻意模仿,更不要千篇一律,邯郸学步。只有适合自己班级、自己课堂风格的三分钟练习才最好,若利用得当,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计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一个重要的任务,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功,学好数学的一个先决条件。数学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前宝贵的三分钟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强化练习。1.练习简单的口算。口算能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口算能力的练习必须常抓不懈,但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在课前三分钟我们可以通过诵读、对口令、开火车、夺红旗等形式练习以下2这些内容。一、二、三年级练习20以内、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除法;四年级练习简单的简算,如:4×25,25×4,125×8,8×125,100÷4,1000÷8,56=4×14,72=4×18等等;五、六年级练习常用算式,如:常用的数字平方的结果,112=121,122=144,132=169,142=196……;关于圆周率的计算,π=3.14,2π=6.28,3π=9.42,4π=12.56,5π=15.70……;简单的分数、百分数、小数的互化,如:25%=0.25,50%=½,¾=0.75,¼=0.25,等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类简单的口算在解决数学问题或生活中使用的频率很高,如果常在课前三分钟进行读读算算,在计算的时候能够熟能生巧,信手拈来。同时,也是数学常识方面的一个积累,进而转化成一种数学能力,既提高了运算的速度又保证了运算的正确率。2.演练乘、除法竖式计算。练习巧算题目,精选一两道新学习的乘、除法竖式计算,能让老师很快了解学生对算理的掌握程度,同时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演练内容必须控制在三分钟以内,以免冲击了课堂主体教学。二、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小常识及应用“认识方向”中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容易混淆,可以读读这样的儿歌:“早上起床,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3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在四年级学习角的度量时,风筝线与地面所形成的角的度数与风筝放飞的高低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外实践,得出结论,但这个结论对学生们来说似乎有些抽象,在课前三分钟内让学生们说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学习“平等与相交”后,建筑工人砌墙为什么要用到铅垂?这类道理,经常让学生在课前三分钟时当作小演讲来说说,能加深学生的感知和理解。三、组织数学定义、概念、公式的练习学生对数学概念、性质、定理、法则的理解与掌握,需要有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重点知识更要反复地练习、反复应用才能达到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程度。1.诵读常用的计算公式、运算性质。例如低年级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高年级的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公式等。2.练习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单名数、复名数之间的改写。例如长度单位进率、面积单位进率、体积单位进率,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和进率等。四、围绕重难点和易错点对症练习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找出易错的内容,对症下药。例如:“观察物体”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学生4空间想象能力欠缺,便利用了一周的课前三分钟让学生们根据正方体摆放的形状,仔细观察,画出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情况,时间短,任务轻,学生练习的效果明显。在“平行和相交”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的作图不够标准,我也针对这个薄弱点,让学生在课前三分钟进行画图、修正、再画图,从而能够规范画出相互平行与垂直的直线。实践证明,学生似乎也在这种小练习中找到了成功的感觉,给了学生很好的激励,日常的课堂练习这种错误大大减少,在数学课堂活动中都信心十足,表现积极。总之,数学课前三分钟的有效把握,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促学手段。只要我们教师有心、用心把握这短短的三分钟,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积跬步至千里,聚小流成江海。”只有坚持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坚持科学而又充分的利用数学课前三分钟,经过一定量的积累,就会达到质的飞跃,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文标题:巧用数学课前三分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056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