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 唐雎不辱使命公开课课堂实录
读文读人读自己诵读品味积累(课前活动)师: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一起合作学习。东关中学在我县是最棒的初中学校,来之后听老师说我们班在东关中学是这个。最棒的班级(竖大拇指)现在看到同学们脸上的朝气和笑容,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成为最棒的学生。大家有没有信心?生:(有)师:很好,上课前我有两句话送给大家,请看大屏幕,齐读一遍。(投出幻灯片1)生齐读:快乐语文我的课堂我做主做最好的自己。师:语文如此多娇,引无数学子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我们。师:上课!一、导入新课师: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但有一个人偏不这样,他就是战国时代安陵国的使者唐雎。今天我就跟大家看看他面对威武四方的秦王,是如何做到“人在屋檐下,偏偏不低头”的。今天我们学习(投放幻灯片)大家齐读课题:《唐雎不辱使命》。哪位同学愿上来板书题目(提示:关键字:雎辱——回答者要板书“雎辱”的写法。)二、整体感知师:同学们喜欢这篇文章吗,实话实说。课前大家都读过了,有没有读懂它,读懂的标准是什么?读懂文章要弄清三点,第一是“写了什么”第二是“怎么写的”第三是“为什么写”。作为文言文,还有一个起码条件,即读懂文言字词。请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幻灯片)齐读师:学好文言文,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什么?生齐答:读书。师:很好,下面就请大家咬准字音,不掉字,不漏字的大声朗读课文。(生大声朗读课文)师:我认为大家读的很流畅了,下面我们订正几个字音。(投幻灯片3)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唐雎()傀()徒跣()抢地()缟素()庸夫()色挠()师:请一位学生起来拼读一遍。(生甲读完,投出答案;师强调订正几个字音)师:大家每个词齐读两遍,开始(生齐读)简介作家、作品、故事背景师:哪位同学能向大家介绍编者、《战国策》、故事背景?(两位学生举手,教师一一请他们发言,教师评价他们知识丰富)师:我帮大家作了整理,看大屏幕。(投放幻灯片)识记文学常识了解故事背景1.本文选自《战国策•魏策》。《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2.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汉皇族。3.故事背景: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国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歼灭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秦国往往借迁移之名行灭国之实),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师:请同学们默读,把红字部分识记住。(生开始朗读并识记)听读课文,学习朗读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惊心动魄、没有硝烟的战争。请同学们聆听名家朗诵,边听边想,如果让我们诵读这篇课文,我们怎样才能把它读好呢?听读课文(生举手)生:我认为应该读出人物语气。师:说一下你的理由。生:例如第三段中“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应读出秦王盛气凌人的语气。师:你是一个会读书的人,你能给大家范读这句吗?(生声情并茂的范读)师:真好,请坐。再请一位同学说一说。生:应该读出气势,如第三段中唐雎回答秦王的“天子之怒”时用了排比,读时气势要高昂。师:好,你给大家范读这个句子。(生有气势的范读)要读得生动形象,绘声绘色,边读边想像,揣摩说话人的语气和神态虚师:请坐。刚才你们谈了很多阅读方法,我梳理一下,有这么几点(投放幻灯片)阅读方法指导:1、读出停顿。语音停顿要用意义单位划分。2、读出语气。以“人物对话”为主的文章应读出人物语气。3、读出感情。感情要跟说话人的身份、地位、性格等因素一致。品读课文,揣摩语气1、读出人物语气、心理(1)我与学生共读第①句,共同探讨这一句中人物的语气、心理。小结:第①句,我用居高临下的语气来读,读出了秦王骄横的心理。师:三分文章七分读,下面大家按我们总结的方法再读课文,用笔旁注出每处应读出的语气。(生积极地自由朗读课文并作标注,师巡视)(2)同桌练读②至⑦句,并仿照这个句式来小结。(生读)合作交流,小组展示生1:“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应用轻蔑的口吻来读。师:请你为大家示范一下。生读,师:读的很好,读出了轻蔑的语气。生3:“轻寡人与”“与”字应拖长,突出威胁的语气。4:“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这一句应提高音量,读出霸气。生5:“安陵君其许寡人”一句,采用上扬的淡淡的不在乎的轻松的语气来读,显示出秦王根本就不把安陵国放在眼里的味道生6:唐雎的的“岂直五百里哉”不卑不亢,“若士必怒”,四个字一字一顿,语气要低,语速要慢,然后“伏尸二人,流血五步”语速极快,语气上扬,声音加强,但是读到“天下缟素”时,声音继续加强,但语速放慢,“天下”二字要以继续上扬,并且演员配以抱拳向天的动作,然后突然急促收住,短暂停顿后,咬紧牙关压低声音说出“今日”二字,重音放在“是也”上,然后声断气不断,配以挺剑而起的动作。生3:我读出了当时大殿内应该是静悄悄的,没有人敢吱声。我似乎看到了一个人站在大殿上,居高临下,威风凛凛,咄咄逼人,大殿中央还站着另一个人,这个人沉着冷静、不卑不亢,两个人对视着……师:你能从两句短短的对话中,居然能看出如此丰富的内容。看来,你已走进作品的情境中了。那么,就让我们来通过朗读,再现这种剑拔弩张的气氛吧。生读:男生读秦王,女生读唐雎。教师指导朗读,生再读。师:请谈谈你们处理人物语气的理由。生3:唐雎在这一回合中表现的镇定自若,有胆有识,有计谋有勇气,所以我在处理他的语言时,“臣未尝闻也。”读得很淡定,一字一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这一句要冷冷得读,读出威慑力。师:你把握的非常到位。生4:这一回合还表现出唐雎的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个性,所以我在读那个排比句的时候,用加快语速的方法,读出了他的勇敢,不屈。“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师:“不怕坐三雕怒,就怕坐三雕笑”。你们认为唐雎的这一句应该读得激昂还是读得冷静?生:应该是冷静。师:对。唐雎冷冷地发问,意图在心理上挫败秦王。师: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人物角色自行分配,开始。(小组开始气氛热烈的朗读)小组分角色表情朗读。师: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走进千年的历史。由两个组分别用文白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朗读,要求听的同学注意体会两种语言不同的风格,并准备听后评议。:评议主要从停顿语速语气方面考虑,哪个小组向大家展示?(每个小组的组长举手,老师选中一组朗读。学生读得很好,尤其是扮秦王的那个同学很出色。)师:他们读的好不好?(好)你们配合默契,抑扬顿挫的朗读把任人物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疏通文义,学生质疑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本文以对话为主,语义简单,为了更好的解读文本,请大家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义。为了方便大家梳理,我先教你们几招。(投放幻灯片)教你们几招1、表时间、地点、人名、头衔等词语可不译,直接引用。2、先抓关键实词、虚词,然后逐字逐词逐句的翻译,不能漏译。3、文言中常省略主语和宾语等成分,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注意添加。以小组为单位,互帮互助的学习;拿起笔来,用圈、点、勾、画的方式,标出重点词句。师: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先个人译,译不通的小组再商量讨论,看哪些组完成得又快又好。开始。(生开始积极的自学翻译课文。教师巡视,个别学生向教师请教,教师给予讲解。)质疑、解疑师:哪位同学有译不通的地方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十几个学生举手)生1:“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怎么翻译?师:哪位同学帮助他?(三人举手)生2:“逆”是“违背”的意思,“轻”是“轻视”的意思;这句译为“可是安陵君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生3:“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怎么翻译?师:哪位同学帮他排忧解难?生4:“怀”是“心中”的意思,“休”是“吉祥”,“祲”是“不祥”,“四”是“成为四个人”;这句译为“心中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师:你说的很完整。生5:“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怎么翻译?生6:“夫”是语气词,没意义;“徒”是“只是”的意思;“以”是“因为”;这句译为“韩国和魏国灭亡了,可是安陵凭借着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呀!”师:很好,注意到了语气。还有译不通的地方吗?(无人举手)师:大家团结一心,排除了万难。现在来检查大家的学习成果如何?课堂擂台赛词汇大闯关(好—)(投放幻灯片)色挠,现代汉语中有“不屈不挠,百折不挠”,都是“屈服”的意思。可以联系古今来译。师:同学们掌握的不错,检查先到这里。学生质疑、解疑。名句我积累大家还有哪些词句不懂?都懂了,可老师有两个句子不理解,谁能帮我解释一下(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梳理情节概括文意: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30字以内)本文通过唐雎面对暴秦展开斗争直至折服秦王的记述,赞扬了唐雎坚持正义、勇敢无畏的爱国精神。讲述了小国使臣唐雎与秦王展开一番舌战,直至折服秦王的故事,赞扬了唐雎责任感强、沉着冷静、有胆有识、勇敢无畏的爱国精神。战国末年,秦王要以五百里之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答应,秦王不高兴,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经过激烈的口舌之战,秦王放弃了五百里地易安陵的计划三、与名篇交流你已熟悉了文本,字里行间中你读出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把你的奇思妙想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同学们热情高涨,各抒己见)引导语:本文篇幅不长,却绘声绘色地塑造了唐雎与秦王的形象生1:我读出了秦王是一个骄横、狂暴、盛气凌人的人。师:你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生1:我从第三段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看出来。师:还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吗?生2:还从第一段中“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看出来。我还看出了秦王是个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人。生2:秦王前面表现的很凶,但到了后面却“色挠,长跪而谢之”。师:你是个学习用心的人,请坐。谁还有与众不同的发现?生3:唐雎是一个从容镇定、有胆有识的人。师:很好,一口气说了两个词语。请说一下你的理由。生3:在第二段里,唐雎面对秦王的质问,不慌不忙的用“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域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予以回答。在第三段里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唐雎用“布衣之怒”回击,可以看出唐雎是一个从容镇定、有胆有识的人。师:思维清晰,有条理,请坐。生:唐雎还是一个能言善辩、不畏强暴的人。从“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看出来。聚焦人物形象,学一点塑造人物的技巧师:同学们各抒己见,气氛热烈,你们已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师:我说一下我的发现。我认为本文短短200来字,就生动传神的刻画了两个人物,是因为作者在描写人物时善于抓住典型材料,以对话描写为主,使人物活灵活现,形象鲜明。现在我把大家的发现作了总结,归纳出两个大问题:(投放幻灯片)读人读(“”),我看到一个()人。秦王:A:读“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我看到一个阴险狡诈,不动用一兵一卒就让安陵君交出土地的秦王。B:读“安陵君其许寡人”,看到一个以强凌弱、骄横狂暴的秦王。C:读“先生坐!何至于此”,看到一个他外表虽然强大,但内心其实十分懦弱,即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秦王。……(幻灯片8)唐雎:D:读“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终守之”,看到一个已识破秦王的伎俩,有胆有识、在强大的势力面前不卑不亢的唐雎。E:读“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看到一个爱国忠君、维护国土的强硬立场的唐雎。F:读“若士必怒,伏尸二人…”看到一个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唐雎。唐雎:(一)爱国忠君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3.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二)机智勇敢1.…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3.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真不敢相信大家说得这样好,看来同学们在预习方面下了很大功夫。让我们再次来认识唐雎和秦王。秦王唐雎阴险狂
本文标题:唐雎不辱使命公开课课堂实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077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