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人生(节选)路遥说说对联中出现的作家人生路遥,莫言平凹。作者简介路遥(1949年—1992年),原名王卫国,出生于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期间开始文学创作。1980年发表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了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创作中篇小说《人生》,1985年—1991年,创作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92年,路遥因积劳成疾去世,年仅42岁。平凡的世界,辉煌的人生。•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路遥。18岁时我再度高考失利,应聘了五六个工作都没人要,只能去当送杂志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让我意识到不放弃总有机会,否则我现在还在踩三轮车呢。——马云•30年阅读史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路遥的《人生》。人生》,它让我开始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思考我的人生。——贾樟柯名人点评《人生》内容简介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描写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高加林人物档案年龄:24家乡:陕北高原农村家庭条件:父母均为农民,家中经济比较贫困主要社会经历:上小学——读高中——高考落榜,回家务农——当民办教师——位置被顶,回家务农——当县委宣传干事——被人告发,回到农村感情经历:当不成民办教师回家务农时,与村中一直爱慕他的姑娘刘巧珍恋爱高加林的人生经历读高中当民办教师当县委宣传干事上小学高考落榜回家务农位置被顶回家务农被人告发回到农村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小说中,高加林现在面对了人生中什么重要抉择,他如何选择的?2、节选部分,主要记叙了高加林什么事?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开篇——有时对自己也要残酷些)主要叙述高加林面对人生的重要抉择,经过权衡与思考后,决定同刘巧珍分手。第二部分:(高加林把自行车放在路边——一只鹰在头顶上盘旋了一会,便像箭似的飞向了遥远的天边)记叙了高加林与刘巧珍分手的情景。第三部分:(五天以后——结束)记叙了高加林与黄亚萍开展了新恋情,高加林的感受。布置作业课后继续阅读课文,思考高加林人物形象的特点。第二课时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柳青高加林为何要同刘巧珍分手?•研读课文第一部分刘巧珍VS黄亚萍高加林是从哪些方面将二人放在一起比较的?家庭出身经济条件身份差别吸引力(生活经历差别)等高加林对于爱情是怎样认识的?•把爱情和前途联系在一起高加林:见异思迁爱慕虚荣高加林同刘巧珍分手时,高加林痛苦吗?请找出文章描写高加林内心情感的语句。提出分手前:反复考虑如何开口、听到巧珍的喊叫,“像尖刀在他心上捅了一下”。提出分手时:心酸、他怕他的意志被感情重新瓦解。提出分手后:像一个孩子一样大声嚎啕起来、他对自己仇恨而且憎恨。你觉得有没有可能高加林不会同刘巧珍提出分手?(讨论)•明确:分手场地是高加林用心选择的;分手后的一段景物描写:“眼前,阳光下的青山绿水,一片鲜明……”,体现高加林内心的轻松,仿佛甩掉了抱负。高加林:不甘于农门有远大理想和抱负自私高加林同黄亚萍开展了新的爱情,高加林幸福吗?高加林感到幸福吗?•幸福——高加林疯狂地陶醉在“他们罗曼蒂克的热恋中”、在物质方面,黄亚萍对他是非常豁达的。•不满意和烦恼——黄亚萍太任性了、他们简直是苦恋、忘记不了巧珍的善良与温柔。城里姑娘黄亚萍是个怎样的人呢?•开朗活泼、有文化、家庭条件好、个性强、任性自私、对待感情大胆炽热但有很强的征服欲。总结人物形象特点•高加林:他勤劳、努力、聪明、出身农村,但不甘于农门;他有远大理想和抱负,虽对大城市的憧憬和向往可以理解,但是放弃了爱情去换得前途,仍然显示出他人性中的自私,见异思迁、爱慕虚荣。•刘巧珍:不识字、无文化。质朴纯真、真诚热烈、温柔善良、开朗大方、善解人意、对待感情真诚执着。•黄亚萍:开朗活泼、有文化、家庭条件好、个性强、任性自私、对待感情大胆炽热但有很强的征服欲。小组讨论小说的结尾,高加林没有同黄亚萍一起到大城市生活,反而被人告发他通过“走后门”进入县委工作,又回到农村,而巧珍已经跟他人结婚,命运真是跟高加林开了个大玩笑,作者路遥为什么做这样的安排?理解作品主题高加林悲剧的根源主要在于城乡差别。路遥一方面对高价林的追求、焦虑和痛苦深切地理解和同情,一方面又给予善意的批评。路遥是探索转折时期各种矛盾交叉点上的青年一代,究竟是应该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的问题。从现实层面上讲,那是城乡之间无形鸿沟的典型写照。即便是农村中最优秀的子弟想要融入城市也这么艰难,让我们不禁为之心痛!理解作品主题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一定环境中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它是小说塑造形象、刻画性格的重要手段。它直入心灵,揭示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写作特点总结心理描写的作用1、突出作品主题思想。2、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身份、境遇。3、有助于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心理描写常见技法1、内心独白2、梦境、幻觉3、以环境、景物衬托心理4、通过人物神情、动作、语言来表现心理5、通过意识流即联想来表现心理拓展练习•“......噢,我倒忘了给你说了!我刚才去明楼家,正碰见巧珍央求明楼,让他去公社做做工作,让你再教书哩!巧珍说得鼻子一把泪一把!明楼当下也应承了。不知为什么,他儿媳妇巧英也帮巧珍说话哩。你不要担心,书教成教不成没什么,好好重新开始活你的人吧......啊,巧珍,多好的娃娃!那心就像金子一样......金子一样啊......”德顺老汉泪水夺眶而出,顿时哽咽得说不下去了。高加林一下子扑倒在德顺爷爷的脚下,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沉痛地呻吟着,喊叫了一声:我的亲人哪......请展开想象,描写此时高加林的心理活动。布置作业以下题目任选一个。(一)小说中作者引用了柳青的一句话,学完本文之后,请结合高加林的人生经历,谈谈你的感想。(二)如果你是高加林,当再次回到农村,再次见到巧珍时,你会跟她说些什么呢,发挥想象,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小作文。
本文标题:人生(节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113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