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 窗前的树导学案教师用
1《窗前的树》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2、学习槐树朴实、坚强、沉稳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梳理文章思路,了解四季槐树的特征。【教学难点】作者托物抒情槐树及人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贺知章笔下的柳树嫩绿柔软,舒婷笔下的橡树高大伟岸,席慕容笔下的树美丽、端庄而作者张抗抗笔下的槐树又有怎样的风姿神韵呢?二、自学1、作者简介张抗抗(1950年7月3日-),原名张抗美,中国女作家,出生于杭州,祖籍广东新会杜阮镇长乔。她于1975年便完成了反映知青题材的长篇小说《分界线》,1979年以短篇小说《爱的权利》而知名。八十年代则更是作品不断。1987年长篇小说《隐形伴侣》,反映三十年代革命知识分子命运的《赤彤丹朱》(1995年)。2、初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喧哗撩人心脾袅袅巍巍战栗馥郁萦绕徘徊赤裸俨然肥硕窥见秋风乍起岿然气氛璀璨默契(2)掌握词语郁郁葱葱:金碧辉湟:休养生息:陈词滥调:生机勃发:衰而复荣、败而复兴:3、结合课后练习,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文章的结构美作者运用总分式的结构和横向思路给我们清晰地展示了文章的脉络:1.窗前的洋槐——满足幸福2.四季的洋槐——伤心悦目(1)春天的洋槐:灿烂壮丽(2)夏天的洋槐:郁郁葱葱(3)秋天的洋槐:金碧辉煌2(4)冬天的洋槐:挺拔骄傲3、窗前的洋槐——神秘默契三、讨论1、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你觉得洋槐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通过对洋槐的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感情。答:洋槐可贵的品质是沉稳、朴实和坚强。2、哪里体现出人与树的”无声对话”?如何理解“这种默契”?答:对话指的是:心灵中与槐树的对话,不须任何语言却能表达出彼此的心声。更是写出了作者对槐树的深深喜爱与和槐树之前的友谊,亦可说为心灵相通。四、展示五、点评六、检测(语言美)1、“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这两句描写槐花,请分析其表达特色(从修辞与感官上分析)。答:运用借代、比喻(1分)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形象而富有韵味(1分)。从视觉(1分)、嗅觉(1分)等角度描写槐花袅娜的形态和诱人的芳香(1分)。2、作者为什么说“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答:跟其它树相比,洋槐绿得迟;(2分)槐花开放令整个世界灿烂而壮丽,充满春意。(2分)3、“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联系上下文分析这句话的含义。答: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2分)落叶沉入泥十是休养生息,孕育着新的开始。(2分)4、“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答:此句运用了回环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雪后洋槐银装素裹的美丽姿态,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妙的画卷,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5、本文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者在不同的季节里看到槐树哪些品质?答:作者借槐树的四季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2分,答出“托物言志”“咏物抒怀”即可给2分):灿烂时尽情释放但不失沉稳(1分),风雨中岿然不动然而安详平静(1分),告别时痛快利索(1分),孤独时有自信潇洒(1分)。6、本文的表达技巧在于(1)整句、散句合理穿插,形成了一种奇妙的韵律感。例如:“从春到秋,由晨至昏,任是着意的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伤心悦目。”“我们从此天天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很是满足,很觉幸福。”“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3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振,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骄阳下如华盖遮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颤栗,它呻吟。”“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2.)叠词运用恰到好处文中多用叠词,给状物和抒情增添更多的风姿。例如:“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拉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个圣洁的吻,甜津津、凉丝丝的。”“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细读上面的例句,你会发现叠词在句中绝不生硬,绝不扭捏,绝不累赘;用了叠词,状物更为生动形象,抒情更加细腻入微。七、反思从洋槐的身上,你获得了怎样的生活启示?【小结】(情感美)《窗前的树》是作家张抗抗的一篇状物散文。洋槐,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一棵树,当作者用和睦相处的态度与其为邻时,用欣赏的眼光审视它时,人与树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神秘的默契”。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原来如此美好。热爱自然、享受自然、体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趣,就是本文的主旨。这篇散文写得非常美:语言美,情感美,尤其是结构美。八、应用只要你是有心人,自然界的草木生灵就会给我们以启示,就会与我们产生共鸣,产生一种默契。而我们也可以把对生活的态度、自己的志向追求,借草木生灵写出来。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篇借物抒怀的文章。
本文标题:窗前的树导学案教师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115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