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朗朗乾坤,谁能挣脱名缰利索的羁绊?滚滚红尘,谁又能拒绝高官厚禄的诱惑?但在中国文学史就有这样一个人,他有官不做,乐居田园,用自己的心灵书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绝唱,他就是中国著名的隐逸诗人之宗,谁?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宋史陶潜传》)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心远”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心远”:是一种远离尘世、自得自乐于自然的隐士心境,也是追求自由的隐士情怀的表露,更是一种遗世独立的人格魅力的体现,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精神上的—个归宿。归去来兮辞陶渊明陶潜,又名______,字元亮,____(朝代),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_________”。又自称“_________”。。陶渊明靖节先生五柳先生东晋辞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_______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特点:_________________,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_____字句为主,多用语气词“兮”,每句三拍。重在抒情,一般要押韵,有的还可歌唱。屈原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六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能爲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绶去职,归家途中写下与官场决裂的宣言书,即《归去来兮辞》。(这篇文章前面有序,叙述他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写作背景:归去来兮辞学习要点:(1)理解感知,把握大意。(2)品味揣摩,体会感情。(3)了解特点,熟读成诵。题解归去来兮辞语气助词回去吧回去关于“序”本文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1]幼稚:指孩童。[2]瓶:指盛米用的陶制容器、如甏,瓮之类。[3]生生:犹言维持生计。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4]术:方法。[5]长吏:较高职位的县吏。指小官。[6]脱然:犹言豁然。有怀:有做官的念头。[7]靡途:没有门路。[8]四方之事:指出使外地的事情。[9]诸侯:指州郡长官。[10]家叔:指陶夔,曾任太常卿。[11]风波:指军阀混战。[12]彭泽:县名。在今江西省湖口县东。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13]眷然:依恋的样子。归欤之情:回去的心情。[14]质性:本性。[15]违己:违反自己本心。交病:指思想上遭受痛苦。[16]从人事:从事于仕途中的人事交往。指做官。[17]口腹自役:为了满足口腹的需要而驱使自己。[18]一稔(rěn忍):公田收获一次。稔,谷物成熟。[19]敛裳:收拾行装。[20]寻:不久。程氏妹:嫁给程家的妹妹。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21]骏奔:急着前去奔丧。[22]仲秋:农历八月。[23]乙巳岁:晋安帝义熙元年[405)。23]。译文: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乏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差事,蒙江州刺史对我的厚爱,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被委派到小县作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差。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曾经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仍然希望任职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一心在于赶快去奔丧,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八十多天。就着这件事陈述自己的心意,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思考:序讲了哪些内容?交代了文本写作的时间、背景,叙述了作者做官的经过和辞官的原因。3作者辞官的原因有哪些?(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2)饥冻虽切,违已交病。(3)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4)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作者在序中叙述了自己辞官的四个原因,这四个原因中哪个是根本原因,作者究竟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他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集体朗读第一自然段,画出不理解的字词,讨论交流,归去来兮辞陶渊明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来:助词,无义。芜:荒芜。胡:疑问代词,为什么。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既:既然。以:认为,知道。为:被。奚:为什么。而:连词,表并列关系。既然自己知道心志是被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之:主谓之间。谏:谏正,劝止。追:挽救,弥补。觉悟到过去做错了的事(指做官)已经不能改正,知道未来的事(指归隐)还可以挽救。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是:对,正确。而:连词,表并列。非:错误。实际上误入迷途还不算很远,觉悟到今天做的是对的昨天是错的。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以:而。飏:舟慢行的样子。而:连词,表修饰关系。船在水面上轻轻地飘荡着前进,和风徐徐吹拂着我的衣裳。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征夫:行人。以:用。之:主谓。行向人打听前面的路,只恨晨光朦胧天不亮。译文: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非”。船在水面轻轻地飘荡着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遗憾的是天刚刚放亮。思考:1)本段讲了什么内容?作者辞官的原因,回家途中的欣喜情。2)陶渊明辞官的原因是什么?“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陶渊明和中国传统的读书人一样热爱自己的国家,立志报国,但是官场的争斗、现实的黑暗又是他深恶痛绝的。徘徊犹豫了很久之后,他最终还是决定归隐田园,回归自己的本性,过自由的生活。3)他的心境如何?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4)结合此诗和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蔑视权贵,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隐士情怀。)总结、体悟作者的感情。“辞”的开端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喟叹唤起全篇,平地拔起,直抒胸臆,以突兀峻峭的笔势表达了自己归田之志的坚决。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感到痛苦悲哀,所幸虽已“迷途”,但“迷途其未远”,回头还不迟。寥寥数句,既有沉痛的自白,又有愤怒的抗议;既是觉醒的宣言,又是对官场污浊的揭露,矛头直指封建官僚制度。在沉痛和愤怒之余,又不乏因决意归隐而欣然自得的意味。在这种感情的抒发中,“归去来兮”的原因也就蕴涵其中了。“舟遥遥”四句,将作者摆脱“樊笼”、复返自然的舒畅心情和归心似箭的感觉含蓄地表达出来了。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朗诵第二、自然段,注意节奏、语气和韵律。2学生前后交流,解决字词问题,找出重点文言知识,并翻译。请学生回答。朗读第二段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乃:语气词。瞻:远望。衡宇:简陋的房子。载…载:一边…一边。看见自己家的房子,心中欣喜,奔跑过去。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仆人们欢欢喜喜出来迎接,小儿早就等候在屋门口。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菊还长在那里。带着幼儿们走进屋内,美酒已经满杯。就:近于。盈:满。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引:拿过来,引申为端起。以:来。眄:斜看。柯:树枝。怡:使动用法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现出快乐的容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审:觉察,自知。涉:涉足,走到。而:转折连词。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更)觉得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兴味不同。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策:拄着。扶老:手杖。矫:举。遐:远。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岫:山穴。景:太阳。翳翳:昏暗。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穴里飘浮出来,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译文:刚刚看见了自家的房子,一边高兴,一边奔跑。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看看院子里的树木,觉得很愉快。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深知住在小屋里反而容易安适。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闭关。拄着手杖或漫步或悠闲地随处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云烟自然而然地从山洞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日光渐暗太阳将快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探究讨论:1)第一自然段最后表现出了作者回家途中欣喜和急迫的感情,第二自然段中,到家后,作者感情又有什么新的表现?“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不好意思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所有的感情都融合在她默默地劳动之中了。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2)到家后衣食住行又是怎样的?“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由此,第二自然段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抵家时的狂喜,家人团聚其乐融融和居家生活的闲适。3)“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蕴涵着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家园的小径都快荒芜了,但是松菊还在那里傲然挺立。这里有对久违的田园生活的向往,有恨自己不早归来以致家园荒芜的感叹,更重要的是“松菊犹存”比喻的是自己高洁的品格。松四季常青,也是作者的品质长存,菊傲然怒放于寒秋,也是作者的傲岸独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的体现。)4)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渊明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从“室中之乐”到“园中之乐”,创造了一个安乐闲适、自由自在的意境,这就是作者想要的生活方式,也符合作者“质性自然”的本性,同时抒发了作者洁身自好、孤芳自赏的情怀。
本文标题:《归去来兮辞》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148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