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9届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阅读指导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阅读指导小说的考点高考中小说的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一)注意环境描写(二)把握故事情节(三)揣摩人物形象(四)概括主题内容(五)分析写作技巧(六)品味语言特色环境作用题1、环境作用题的分析答题思路:(1)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的关系,(2)与文章主旨的关系,(3)与下文各个情节的关系等。2、社会环境的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3、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的作用:①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②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③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⑤深化主旨;⑥象征和暗示。4、环境类试题的答题模式: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的发展,暗示……,为……作铺垫)③人物(烘托出人物……性格或感情,对……起到了映衬作用)④主题(突出、表达、寄托、暗示或揭示……)根据要求还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这段文字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1、情节的作用(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4)照应前文;(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6)刻画人物性格;(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故事情节题2、情节的特点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出人意料式,悲剧或喜剧式等。⑤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等。3、情节安排的技巧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⑤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4、答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1、创造悬念,引人入胜;2、前后照应;3、侧面衬托、埋下伏笔;4、总结上文、点明题意;5、线索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答题模式:XX情节(事物)为下文……埋下伏笔(或作铺垫);与文中……相照应,反映了……内容,突出了(衬托出)……性格,点明了……主旨。1、表现人物的手法:(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3)景物衬托:用写景来烘托人物(4)人物烘托:从其他人物的客观反映中表现人物的特征。(5)人物反衬:用与其它人物作比较,衬托的方法来突出主要描写对象。人物形象题2、常见题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2)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3、人物形象题的分析概括思路:“八抓”。一抓外貌,二抓语言,三抓动作,四抓心理,五抓神态,六抓情节,七抓环境,八抓人物之间的关系。4、小说中“我”的作用,分析思路:从故事情节的展开、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思想的表达等方面加以思考。5、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答题模式: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通过……描写,表现了他的……性格(思想品质);XX的性格特点有……。1、主题挖掘的基本途径六看:从作者背景看、从人物特征看、从情节发展看、从语言情感色彩看、从整体倾向看、从小说的精巧构思看。主题概括题2、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3、对主题的概括常用的基本术语:①歌颂、赞扬、张扬什么;②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③揭示什么人生道理;④对什么现象的反思;⑤表达了什么情感。4、答题模式:小说通过叙述……故事情节,暗示了……刻画了……抒发了(呼吁)……⒈常见题型: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写作技巧题⒉解题思路⑴先看表达方式①描写的角度(直接描写、间接描写)②人称运用(第一、第二人称的妙处)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③明确各种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了性格、主题。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④不同顺序的作用(顺叙、倒叙、插叙)⑵看修辞手法⑶看表现手法(烘托、象征、衬托、对比、铺垫、欲抑先扬、先抑后扬……)象征:具有暗示的作用。运用象征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加深读者对文章情感和哲理的理解。铺垫:引出后文,曲径通幽。呼应能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衬托或烘托:可以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抑扬:突出强调作者肯定(先抑后扬)或否定(先扬后抑)的态度。(4)看结构方式(前后照应、创设悬念、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题)文章或段落开头:引起下文,揭示文章中心,突出强调,为后文作铺垫。文章或段落中间:承上启下,转换话题,线索连接,过渡。文章或段落结尾结尾段:总结上文,揭示文章中心,照应文章开头,升华主题。(巧妙)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注重)前后照应,严谨完整;(结尾)戛然而止,意味深长;(讲求)起承转合,曲折有致。(5)看情节曲折跌宕,情节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制造悬念,借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①小说常用的开头A.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的情节;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B.写景法:如《药》的第一段写秋天下半夜阴暗、凄清、恐怖的环境,暗示了小说主人公的不幸命运;再如《荷花淀》开头写月下院子里的美景,烘托了水生嫂的美好心灵。②小说的结局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思维方向)好处: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是假的,但前面以作了埋伏。如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③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如《药》华小栓、夏瑜的死(悲剧)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发动群众。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如《药》写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后的死,突现了群众(华老栓)的愚昧性格。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④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的结尾有什么作用:从表达效果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⑤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3、答题模式:小说用了……方法,(要辨明小说所运用的是哪一种表达方式、修辞、结构或表现手法)写了……内容,有……效果或作用,(要明确指出此种方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并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说明)。标题类的题目标题类的题目: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用“理由是”等过渡语引出对理由的阐析。分析理由的思路(1)人物形象,(2)主题思想,(3)故事情节,(4)小说环境,(5)线索等。语段赏析题首先确定是否运用了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法等),然后结合语段内容阐述其具体表现,最后结合上下文分析表达效果。⒈常见题型:⑴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⑵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⒉解题思路:从三方面入手:①注意鉴赏人物语言的个性特色,以语言分析人物性格。②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③鉴赏作者运用语言的风格。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词语(句子),写了……,表现了……品味语言特色题温馨提示这样做可以在高考多拿20分如何规范答题、什么样的卷面才是阅卷教师希望看到的呢?一份工整、清晰的答题卡,无疑会给阅卷教师眼前一亮的感觉。阅卷教师希望看到的是能够减轻阅读量的卷面,具体包括以下6点:1、卷面清洁,这是最基本的要求;2、书写工整,字迹清晰;3、在规定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否则做无用功;4、表述要根据分值思考要点,尽量细分,用分号或①②③④等符号清楚表述;5、语言要简洁,答中要害;6、语言表述要规范,尽量用专业术语。如果卷面做到了以上六点,在“可给分可不给分的情况,从宽给分”的高考评分原则下,将在无形中增加了多得分的砝码。
本文标题:2019届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阅读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154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