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语文辅导讲义学生姓名:年级:初三学科教师:授课类型C说明文知识梳理C文言内容把握T巩固提升教学内容一、专题知识梳理考点之一:说明对象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的特征[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对策: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考点之三、说明方法[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列图表、作比较)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类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2、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23、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4、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考点之四、说明顺序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对策:[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⑴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⑵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⑶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考点之五、说明语言[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对策: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格式: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对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对策: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②找有概数的句子;③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类型5]指示代词的含义类型: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考点之六、概括信息类型:概括提炼相关信息对策:①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这种方法适合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②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事理、阐明特性等各类文章。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③综合归纳,。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内容。它要求首先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再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整合。3考点之七、文段作用类型:说明某段或某句的作用对策: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二:(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2)、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考点之八、补写相关语句[类型1]在空格处补写一句话,与下文语意相连贯对策:空格在开头结尾处往往是要补写中心,要分析文段的内容再思考。[类型2]请你运用画线部分运用的说明方法补写一段话。对策:补写内容紧扣所说明的事物,并且准确合理地使用上文中的说明方法。考点之九:中心句[类型1]直接让考生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对策:在开头结尾或中间找,个别的在文段中间。[类型2]概括文段的中心句。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二、专题精讲腰围上的中国①英国有句谚语叫“腰带越长,寿命越短”。而中国人的腰围,比任何一个地方的人增长得都快。这似乎让人们觉得非夷所思。②据调查,中国人体型的各项指数均在“见涨”。1985年中国城市男性平均腰围是63.5厘米,近两年已接近77厘米,而40-50岁的男性平均腰圈已达到82.6厘米;领口的尺寸也在增加,在某衬衫制造企业为上海办公室职员们准备的产品目录中,大领口的衬衫逐渐占据了主要地位。中国的肥胖数字正以令人担忧的速度增加。肥胖,这个令西方发达国家头疼的问题,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新兴富裕阶层群体规模的扩大,也在中国迅速蔓延开来。③仅仅在一代人的时间里,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以米饭为主食、佐以丰富蔬菜的食谱,逐渐被“肉类加土豆”快餐饮食模式所取代。此外,久坐不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均导致中国遇到了同西方一样的问题。与肥胖有关的问题,不仅可能导致直接医疗费用的大增加,还会产生员工生产率下降和缺勤等间接成本。许多公司都为工人提供医疗保险,因此他们与员工肥胖问题有关的开支可能增加。因此有人大胆预言,假如不好好把持肥胖和糖尿病,那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很有可能被抵消,经济将因此受到拖累。④而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模式,又使这些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大部分中国人认为胖小孩就是健康的小孩。中国父母应该明白,饮食过度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父母自己也应该做好的榜样,训练孩子有智慧地选择食物。肥胖对健康的影响非常重大,我们需要改变认知,不再将食过量视为财富的象征.中国已经有15%以上的人口体重超过了正常水平,就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肥胖已经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⑤中国也应该像其他国家一样,把肥胖问题重视起来。对此,专家们给出的建议是,中国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比如学校里不卖可乐等甜饮料;多鼓励大家走路,骑自行车上班的可适当发放交通补助;现在流行的自助餐形式应该改善,比如定个规矩,吃得多交钱就得多,吃得少要奖励。中国政府应该在宣传教育上多做工作,这才是真正切实可行的。媒体也应发挥职能,多宣传肥胖对健康的危害,以及正确的减肥方法。企业也应该承担起一部分责任。比如恢复以前流行的工间操,让员工定时出去锻炼。这对今天的中国来讲,应具有某些启发的意义,因为这关系到中国的未来.4⑥和大多数人一样,我曾经认为减不减肥一向是个人的事。其实,它不仅是个人的事,更应该成为国家的大事。我想,对于中国的未来,肥胖将是最大的“杀手..”,这需要我们每个人来深思了。15.找出第①段中的一个错别字是“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2分)16.对第②段画线句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准确并突出说明近三十年中国中国经济高速增长。B.准确并突出说明近三十年中国人腰围指数“见涨”。C.具体并准确说明服装厂生产大领口衬衫的必要性。D.具体并准确说明中国新富裕群体规模的急剧扩大。17.联系第③、④段内容,肥胖现象在中国蔓延开来的原因有饮食习惯问题、运动习惯问题和___________等,其结果则可以概括为(不超过15个字)。(4分)18.联系全文内容,具体分析加点词语“杀手的表达效果。(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下列这段文字,应插入原文中哪两段之间?请分条简述理由。(6分)其实,美国、欧洲和其他发达国家不断增加的肥胖发生率,在相当程度上归因于上世纪所形成的一些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教育体系。而对于这样一个还处在工业化过程中,且对大饥荒仍记忆犹新的国家来说,像在西方一样讨论肥胖问题,在中国似乎是有些奇怪的。为此,我们应该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进行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专题过关检测题中国首科碳卫星发射成功①2016年12月22日3时2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全球二氧化碳检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发升空。②据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副主任、碳卫星工程副总指挥龚建村介绍,该卫星的成功研制和后续在轨稳定运行。将使我国初步形成针对重点地区乃至全球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能力。对充分了解全球碳循环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升我国在国际气候变化方面的话语权。③中国成功发射的首颗碳卫星,是现实环境的迫切需求。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浓度已经上升到2500万年以来的最高值,并依然呈上升qūshì,地表温度也在逐年升高。温室效应正直接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④看来,对人类未来的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本次发射的碳卫星,它围绕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全球性重大问题,以大气二氧化碳遥感监测为切入点,利用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二氧化碳探测仪、多谱段云与气溶胶探测仪等探测设备,通过地面数据接收、处理与验证系统,定期获取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图,大气二氧化碳反演精度将优于4pmm(百万分比浓度),使我国在大气二氧化碳监测方面跻身国际前列。因此,本次中国发射的碳卫星,工作流程科学合理,科技含量高。⑤同时,中国首颗碳卫星发射成功,首先是科技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升我国全球二氧化碳监测能力部署的一项重大任务。通过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与应用示范”重大项目立项实施。其次是由各研究中心通力合作,其中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负责工程总体,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负责卫星系统,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制有效载荷,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负责地面数据接收处理与二氧化碳反演验证系统的研制、建设和运行。⑥中国发射成功的首颗碳卫星,是全球同类卫星的第三颗,它对我国乃至全球通过检测到碳的排放量,而后治理环境,减少温室效应,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著名科学家李加洪“持家先要有账本”,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我们的地球家园治理好。514.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qūshì()15.第⑥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16.阅读第②-⑤段,简要概括说明内容。(6分)(1)中国成功发射首颗碳卫星是有重要意义的。(2)(3)(4)17.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4分)A.中国首颗碳卫星发射成功,将使我国形成针对重点地区乃至全球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能力。B.中国首颗碳卫星发射成功,可以提升我国在国际气候变化方面的话语权。C.中国首颗碳卫星发
本文标题:说明文知识梳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160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