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青农大农村发展经济学重点
1、农村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和规律的学科,是发展经济学的具体化和重要分支。2、世界各国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和贫富状况,通常分为两大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3、中东石油国的人均国民产值非常高,在20世纪80-90年代甚至排世界前几名,但是从来没有被认为是发达国家,同样的还有文莱。原因是他们的经济结构和发展中国家一样。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资金与技术、原料与市场等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五、发展中国家的特征:(一)低下的生活水平1.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水平较低;2.发展中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量远低于发达国家;3.发展中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比发达国家大;4.发展中国家存在大范围的贫困人口;5.卫生保健状况差(二)低下的生产率水平(三)高速的人口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四)高失业和低度就业现象极为普遍(五)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出口的高度依赖(六)在国际关系中的劣势地位(七)社会、经济、文化的二元结构(八)不发达的市场经济六、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利用不充分表现为两类:1、公开失业,指有劳动力和劳动意愿的人们得不到工作机会。2、低度就业或不充分就业,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劳动者形式上虽然就业,但得到的工作时间比他们能够工作的时间少,比如有人仅在一周中临街摆了几个小时的摊儿,抑或在家庭农场或企业中帮忙,他们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就业;二是指劳动者虽然在形式上得到充分就业的工作时间,其劳动生产率极低,甚至接近于0,即隐性失业。七、刘易斯二元结构:在发展中国家,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相对发达的城市与广大落后的农村并存。农业主要采取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小,劳动效率低,产品主要用于自己消费,绝大多数农村生活条件艰苦。城市以工业为主,采用大规模生产方式和较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劳动生产率较高,产品主要用于销售,城市居民收入较高,生活条件较好。刘易斯模型研究的重点在于:一个是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另一个是现代部门的产出和就业增长过程。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转移和现代部门的就业增长都是由现代部门产出的增加而带来的。模型结论(1)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现代部门的不断扩张和传统部门的不断萎缩。工业化过程中,传统部门为现代部门输送剩余劳动,以廉价劳动力为现代部门创造利润,累积扩大再生产的资本。(2).剩余劳动未输送完毕的时候,传统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处于停滞状态。(3).传统部门是次要的、从属的、消极被动的;现代部门是积极能动的。8、不发达的市场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本质特征。9、钱纳里曾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结构刚性和有限的替代可能性限制了某些市场的有效运行及整体系统的敏感性”。十、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巨大的差距:1.经济结构存在很大差距2.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巨大差距3.科技贡献率存在较大差距4.人民文化素质的差异巨大11、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是赶上发达国家12、按照一般的发展理论,农村发展对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具有重要意义,集中表现为农业的产品贡献、市场贡献和要素贡献。1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以下两个关键数字为证:人均纯收入&粮食总产量14、“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要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观念。15、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16、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管理民主——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十七、结构变动模型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欠发达的国家利用什么样的经济机制,使国内经济由仅能维持生存的、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向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和服务经济的现代化经济转变。十八、刘易斯的“两部门剩余劳动”理论模型内容:发展中国家由两个不同性质的经济部门所组成。(1)、农村中的传统部门,是一个传统的、人口过剩的、仅能维持生存的农业部门。(及简单的、零星的商业、服务业)。传统部门中存在着边际生产率低于其生活费用甚至等于零的劳动力。边际生产率在零到最低生活费之间的那部分劳动力被统称为过剩劳动力。其中边际生产率为零的那部分劳动力被称为纯粹的剩余劳动力。(2)、城市中的现代工业部门,包括技术较先进的工矿业、建筑业、近代商业、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工资水平较高,在传统部门的工资之上。这个部门由于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因而接受从仅能维持生存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劳动力供给的无限性: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的传统部门的人均收入水平决定了现代部门工资的下限,现代部门从传统部门大量吸收劳动力,而其工资水平基本保持不变。这是该模型的理论核心。19、钱纳里发展模式:钱纳里的标准结构主要是揭示人均GDP与结构变动的关系。发展模式认为,增加储蓄和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发展模式认为,除增加储蓄以外,一个国家也要求积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以及相应经济结构的变动。20、平衡增长是指在整个工业或整个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使工业或国民经济各部门按同一比率或不同比率全面发展,从而摆脱贫困,实现工业化或经济发展。21、大推进理论内容:(1)发展中国家要从根本上解决贫穷落后问题,关键在于工业化。要实现工业化,主要的障碍是资本形成不足。在资本形成过程中,由于资本,特别是社会分摊资本的供给以及储蓄和市场的不可分性,小规模的、局部的投资是不可能启动停滞的经济,必须实行“大推进”。具体来说,在各个工业部门全面地进行大量投资,使各个工业部门都成长起来,才能产生相互依存,互为市场,消除储蓄缺口,克服不可分性的经济格局,实现工业化的大发展。(2)在全面发展工业的过程中,为了避免一些工业发展过快,产品过剩,在投资时要按同一投资率对各个工业部门投入资本。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工业部门之间协调发展。(3)经济发展是工业化的同义语,一切投资均应全部投入工业,因而农业相对不重要。22、贫困恶性循环”理论(1)、供给方面:在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水平低导致储蓄水平低;而低储蓄能力又会导致资本稀缺,从而使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进而影响生产效率;低生产效率导致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2)、需求方面:低收入意味着购买力低下,低购买力又会导致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导致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影响生产规模扩大的问题,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水平。这样而复始,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这一理论强调的是,资本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3、不平衡增长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发展中国家应集中有限资源优先发展一部分产业,以此为动力扩大其他产业的投资,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24、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有限的资本在社会资本和直接生产资本之间的分配具有替代性,因此发展中国家取得经济增长的最有效途径是实施优先发展的不平衡增长战略,归纳为两种不平衡增长途径:(1)“短缺的发展”,即先对直接生产资本投资,引起社会资本短缺,而社会资本短缺将引起直接生产成本的提高,这便迫使投资向社会资本转移以取得二者的平衡,然后再通过对直接生产的投资引发新一轮不平衡增长过程;(2)“过剩的发展”,即先对社会资本投资,降低直接生产活动的成本,从而促使人们对直接生产资本进行更多的投资,使二者达到平衡后再重复这一过程。25、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认为,资本应该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方面。前者体现在物质产品上,后者则依附劳动者身上,具体表现为人身上的知识和技能等。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人力资源身上的、以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一种非物质资本。从数量看,人力资本大体相当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点上的劳动力人数;从质量看,它以劳动者的素质或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来衡量。舒尔茨进一步强调,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超过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而教育则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26、人力资本投资是指通过对人力资源一定投入(货币、资本或实物),使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有所改善,并最终使劳动产出增加的一种投资行为。27、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1.用于教育方面的投资,是用于提高人的智力、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方面的投资。包括宏观教育投资,是指国家政府用于教育的投资;微观教育投资,是指劳动者个人或家庭用于本人在业培训和子女学校教育方面的费用支出。2.用于医疗保健的投资3.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的费用4.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28、所谓扩散效应,是指某一地区由于某种原因(如交通便利或享有特殊优惠政策)而创办了许多工业,之后逐渐形成了一个经济中心。这一中心的扩散和辐射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并使附近地区的消费品生产不断增加,从而形成了一个上升的循环累积过程。29、所谓回波效应,是指由于外部原因的存在,某一地区经济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会引起其他地区经济的衰落,落后地区的人才、资金、技术纷纷被吸引到发达地区,使发达地区更加发达,不发达地区更不发达,从而形成了下降的循环累积过程。30、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人口流动过程是人们对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而不是实际收入差异做出的反应。它的基本前提是,迁移者可以考虑在农村和城市部门中他们能在各种劳动力市场获得的就业机会,从中选择一个通过迁移能使他们的预期收入最大化的机会。预期收入是按照城乡工作间的实际收入差异和一个新迁移者获得一份城市工作的可能来衡量的。31、爱德华兹对劳动不得其用作了五种划分:1.公开失业,这种失业分为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自愿失业是指能够胜任某项工作的人拒绝考虑这种工作而暂时处在闲置状态。非自愿失业是指愿意工作但又无工可做的人。2.就业不足,指实际工作时间少于他们能够并且愿意工作的时间的劳动者。3.形式上在工作而实际上不得其用,①伪装的就业不足,这类劳动者看起来整天在工作,但实际上他们提供的服务只要很少的时间就能完成。②隐蔽失业,是指有些人因无工可做而选择非就业的活动。③过早地退休,在政府部门这种现象十分明显,并且有上升的趋势。4.健康受损是在正常情况下本来可以全日工作的劳动者,但因营养不良和卫生保健差而四肢乏力,以至于不能全日工作。5.无生产性,指本来具有生产力的劳动者,因补充性的物质资源不充分,生产率极低,生产出来的成果甚至还不能补偿他们生活的必需品。32、城镇化是指在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农业活动比重逐渐下降而非农业活动比重逐渐上升的过程,以及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的乡村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的物质生活、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转化和强化的过程。33、新型农民的内涵:目前学术界的诠释有三种:①是指“觉悟高、懂技术、善经营、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②是指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③是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需要组织大量具有规模效应、外部效应的公共事业,维护共同利益,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劳动者。因此,新型农民不仅仅是追求个人收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还需要有具有自主意识,追求社会或社区利益最大化的领军者。34、培育新型农民的主要任务: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农民树立新观念2.政策法规教育3.职业技能培训4.创业意识培育35、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应着力培养致富型、科技型、守法型、文明型、和睦型这五种类型的新型农民。36、农业的新概念:(1).都市型现代农业(2).生态农业(3).观光休闲农业(4).设施农业(5).循环农业(6).精准农业37、农业技术进步是指一定量的投入能生产更多的产出,或者一定量的产出只需要更少的投入。38、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舒
本文标题:青农大农村发展经济学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180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