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静女》说课稿(自用)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唯美的画面,我与您一起走近《诗经•邶风•静女》,共同聆听古人的爱情吟唱。我将按照教学背景、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信息化手段、教学反思6个方面展开说课内容。一、教学背景分析(教材):诗歌《静女》选自人教版中职语文新教材拓展模块第五单元——古代诗歌欣赏单元。该单元包括《静女》、《国殇》、《虞美人》等不同时期的6首诗词。《静女》篇幅短小,语言清新自然,形象鲜明生动,情感真挚淳朴。通过《静女》的诵读与学习,引导学生感受《诗经》作品的意境和形象,感悟作品的魅力,获得情感的体验和共鸣,提高学习和欣赏古诗词的兴趣。本诗用时1课时。(学情):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金融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学过《关雎》、《蒹葭》等诗篇,对《诗经》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具备专业特长,善用信息技术;热情活泼,形象思维能力较好;但对诗词的学习有抵触情绪,诗歌鉴赏力弱;由于时代和语言特点的关系,《诗经》在他们心里比较有距离感;另外,他们搜集和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也有待提高。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依据大纲和学情,在诗歌学习的过程中,我将与学生一起赏析《静女》的人物形象,感悟诗歌所表达的真挚而淳朴的情感,尝试教会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品味诗歌意境的方法,这也是本课的知识目标;学生最终能够熟读成诵,运用所学方法去分析形象、体悟情感,是本课的能力目标;学生在诵读中体会《静女》所表达的情感,体会古人对纯真而质朴爱情的向往,增强阅读《诗经》的兴趣,是情感目标。其中,熟读成诵、掌握方法是教学重点;运用方法、体会诗歌情感及语言的凝炼是难点。三、教法与学法本课借助语文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诵读与合作探究中进行学习体悟。四、教学过程(环节1回顾预习,读准字音。)课堂教学环节,师生首先登录平台,一起回顾并展示预习内容,包括平台字音连线游戏和上传诵读录音两部分,教师利用平台,展示反馈信息,随机播放1-2位同学的录音,师生找到读音中的问题,强调重点字词如踟蹰..chíchú等的读音,完成正音过程。之后,学生第2页共4页齐声诵读,把握读音。本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课下自学能力,扫清朗读中的文字障碍。这里利用了平台即时反馈、录音及音频回放的功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老师的讲课效率。(环节2赏读入境,把握节奏)在学生掌握读音,能够流畅诵读之后,教师播放名家朗读《静女》的音视频文件,借助轻柔的音乐和优美的画面,创设氛围,引情入境;指导学生把握节奏,读出美感。随后,学生配乐、配视频集体诵读,读出节奏,增进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为后面各环节的实施打好基础。本环节借助音视频文件,配乐、配背景,渲染气氛,激发热情。(环节3平台阅读,理解诗意)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学生会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仅仅会读诗歌,把握节奏,还远不能达到赏析诗歌的地步,环节3与学生一起疏通诗词大意。学生阅读诗歌,参照书下注释,利用平台资源,参考名家译文,平台完成诗歌翻译,教师迅速浏览学生的译文,学生之间互相阅览、点赞,最后展示、朗读获赞最多的译文,落实翻译情况。目的是疏通诗意,让学生对诗歌内容有基本认识和理解。为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层层铺垫。该环节中,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资源,达成译文的及时上传、评价反馈。(环节4分析品读,体会意境)(1)整体感知意境在学生能够理解诗词大意之后,师生一起进入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分析品读,体会意境。该环节中,教师首先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诗歌内容,整体感知诗歌意境。有前边环节的铺垫,学生能够提炼出约会的场景、女子的美、男子的着急、送礼物等内容,并将自己思考讨论的结果以发帖、网络图片、场景描绘的形式在平台呈现,初步感知男女主人公的形象。(2)体会女子的美。教师结合学生上一步提炼的内容,提示学生思考:除了美,还能感受到女子的什么特点,是如何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女子的诗句,平台圈出写静女的重点字词,学生边读诗歌,边畅所欲言,初步描绘自己心中的静女。此时,教师承着学生的分析,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既然去赴约,女子为什么又“爱.”而“不见..”?“俟”、“贻”、“归”三个动作,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静女?意图借助问题和平台情境画面,启发学生用心去感受静女温婉而又不失活泼,美丽而又多情的特点。第3页共4页本步骤中,教师引导学生借助重点词语去体味静女这一人物形象。学生能够找出“姝”、“娈”、“俟”、“爱”、“不见”、“贻”、“归”几个词语,通过词语的品味分析、展开想象,体会女子的形象美。这里,教师教会学生一种方法,借助关键语句、重点字词,分析形象,体悟情感,逐步完成教学重点。(3)感悟男子的痴情。在学生学到这种方法之后,教师利用问题引导他们尝试使用这种方法,去感悟男子的痴情,学生能够找出“搔首”“踟蹰”“说怿”、“有炜”“洵美”、“异”几个词语,能够借助语言,感受男子见不到静女时的焦急与徘徊,体会男子收到茅草之后的高兴与赞美之情,进而感悟男子的憨厚与爱屋及乌的痴情,完成自主分析、自我提升的过程。为了让他们对男子的形象有直观的感受,这里充分发挥学生热情活泼,形象思维能力较好的特点,请他们试着表演男子搔首踟蹰时的焦急状态,增进他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突破教学重难点,层层铺垫。(4)体会语言魅力。通过前边环节的学习,学生对《静女》形象生动,情感动人的特点形成了初步的认识,教师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追根溯源,体味诗歌语言凝练的特点,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学生思考讨论,发言发帖,与老师一起体会从“姝.”——美丽,到“娈.”——美好,从“彤管”的“炜”到“荑”的“洵美且异”的变化与递进,最后,教师归纳提升——重章不是重复,是情感递增的过程,字字珠玑,句句传神正是《诗经》语言的魅力。(5)情境再现,体悟情感。在学生对《静女》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解与认识之后,教师播放动画,再现情境。学生观看动画,调动想象,结合对诗歌的理解,从诗歌三章中自选一节,平台完成剧本的创作,师生共同浏览点赞,找出获赞最多的剧本交流、赏析,加深学生认知程度。在分析品读,感悟意境的过程中,教师设问质疑、归纳总结,学生合作探究、诵读体悟,完成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平台发帖、互评、点赞方式优化了师生间互动,图片、场景描绘、情境动画让形象从抽象到具体,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易于学生对诗歌主题的把握。(环节5熟读成诵,完成评价)多重诵读之后,学生已基本能够熟读成诵,教师鼓励学生尝试重读重点词语诵读诗歌,学生配乐、配视频诵读录音、上传平台并与之前内容进行比较,自我评价、打分,完成课第4页共4页堂评价。教师点拨:只有读懂诗意,读出意境,才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本步骤中录音及音频的回放,改变传统教学中朗诵只能瞬间存留的局限,实现了诵读对比、定点评价,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环节6布置作业,延伸诗意)最后环节布置作业,意图是让课堂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延伸,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平台为学生交流赏析作业提供了途径,教师可以有效监督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五、信息化手段本课信息平台的主要作用,一是渲染气氛,让形象更加直观、可感,帮助学生跨越时代和语言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于重难点的解决和突破。二是为学生开放式的、个性化的阅读提供了可行性,让学生完成自主分析、自我提升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六、教学反思本课整个过程围绕诵读展开,但又不是为读而读,不是重复去读。从赏读入境到熟读成诵,自读、齐读,默读、朗读,学生在读中完成从把握字音到读准节奏、理解诗意以致体会诗境的过程。由易而难,步步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的教学任务也在多重诵读中水到渠成地得以实现。
本文标题:静女(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186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