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小学家长会校长讲话稿发言稿
小学家长会校长发言稿家长朋友们晚上好!首先,我代表XX小学全体老师欢迎各位家长的到来!你们能再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可以看出你们对子女的关心以及对学校工作的支持,感谢你们!本次家长会,我主要想通各位家长交流探讨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孩子的成长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谁更重要?这个问题今天提出来,答案已经基本上没有争议了,当然是家庭教育。一个好的老师,或许在学习的某个方面会影响你的孩子三年两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是全面的,是终身的。我曾经对我的学生家长说过,学校教育非常重要,但无论多么重要,都只是家长教育的重要补充。我们不要总是认为“优生”都是教师教育出来的。提到傅聪,我们会想到这位钢琴大师的父亲傅雷,而不会去想:他的小学老师是谁?中学老师是谁?傅聪当然是他父母家庭教育的杰作。我们暂且不说傅聪这样的杰出名人,就说一般的孩子吧!如果一个孩子举止文雅,善良有礼,文质彬彬,富有教养,我们很自然地会想,这孩子的家庭教养真好!而不会问:“这孩子是哪个老师教出来的呀?”因为以品行而言,孩子做人的高下,最重要的依然是取决于其父母的家庭教育。同样,一个孩子举止粗俗,言行不一,满口脏话,不讲卫生,懈怠懒惰……不能说和学校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关系实在不太大,而和他家庭教养太糟糕有关。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陪伴孩子最多的人,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每个孩子的行为都是其父母行为的折射。甚至可以说,孩子的一切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比如,前几天早晨我在家里出来乘坐单元电梯,一进去便看到电梯上扔着一个饮料瓶,触目惊心。我想,这是谁这么没教养呢?出电梯的时候我把拿饮料瓶拿走,扔到了垃圾桶里。第二天早晨,我又在电梯里发了一个饮料瓶,当时我很气愤,心想可能是昨天那个人扔的,也可能不是;也许是孩子扔的。但是,即使是小孩子扔的,责任也在其父母,是他们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让孩子这么没教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也是他从小都在耳濡目染的人。幼小时他能模仿的就是父母,童年时更多的也是和父母相处多,天生的好学,让孩子学会了父母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模式,因此在起点上就是父母家庭教育的不同。家长们常常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线上”,殊不知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过去“龙生龙,凤生凤”说法,其实也有一定道理,它讲的就是家风对下一代的影响,你看我们近代史上一些家族的传承,曾氏家族,梁启超到梁思成,再到梁从戒,傅雷家书,……因此我们家长该清醒了,我们更有义务和责任做好孩子榜样,父母亲更需要用自己的善良培养孩子的善良,用自己的真诚培养孩子的真诚,用自己的诚信培养孩子的诚信,用自己的尊重培养孩子的尊重,用自己的言行文明影响孩子的言行文明。我们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力量,我们不仅仅是供给物质的,更要供给精神的!然而,现在有的家庭教育似乎只是管孩子的“智力早期开发”“兴趣培养”“潜能发掘”……总之是想法设法让孩子“更聪明”,而不是指注重人格培养。因此,我们必须让所有父母明确——家庭教育不是“家庭教学”。我想到了“家教”一词的演变。现在我们看到街上常常有大学生打出广告:“英语家教”“数学家教”等等。这里的“家教”是什么意思呢?是“家庭教师”的简称,意思是他们愿意到孩子家里来做英语家庭教师、数学家庭教师,等等。在这里,“家教”是指向知识的。而在我的小时候,“没家教”是一句骂人的话,而且骂得很狠。如果谁骂谁“你少家教!”对方一定会跳起来更加凶狠地回一句:“你才没家教!”因为那时候,“家教”是“家庭教养”的简称,其含义是指向德行的。说谁“没家教”,意思是“你爹妈没把你教好,没有教会你做人”,这就不只是骂对方了,而且连对方的爹妈都一起骂了。所以说,从几十年来“家教”一词含义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到,家庭教育发生了怎样畸形的变化!好,有了对教育正确理解的前提,我向家长们提四条建议:第一,做孩子人格的榜样;第二,做孩子知心的朋友;第三,和孩子一起阅读好书籍;第四,和孩子一起养成好习惯。下面我一一简要阐述。第一,做孩子人格的榜样。我常常对老师们说这样一句话:“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这话同样适用于家庭教育。你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就先做那样的人!想想,我们给孩子讲的,我们信吗?我们要孩子做的,我们做吗?如果我们给孩子一些我们都不信的话,怎么指望孩子真诚;如果我们给孩子提出要求而自己却不愿去做,怎么指望孩子也言行一致?网上有一句话很刻薄,说一些家长明明自己一滩污泥,有什么资格“恨铁不成钢”?这话难听,有些刺耳,但不无道理。这句话是我说的:“如果以对孩子的要求来要求自己,我们就非常了不起了!”我曾给一些老师和家长讲:“你要孩子善良,你善良吗?你要孩子正直,你正直吗?你要孩子阳光,你阳光吗?你要孩子坚强,你坚强吗?你要孩子有毅力,你有毅力吗?等等。我们好好想想我们给孩子们提过哪些做人的要求,然后我们认真把这些要求做到,我们简直可以称为‘圣人’!”所以我说,所谓“教育”,就是你想要孩子有的,你先得拥有。第二,做孩子知心的朋友。我主张父母每天能够和孩子有“一席话”,“一段路”,“一盏灯”。所谓“一席话”就是陪孩子聊天,所谓“一段路”就是陪孩子散步,所谓“一盏灯”就是亲子灯下共读。这些都是和孩子的交往与沟通,赢得孩子的信任。当孩子给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开始走向成功了。为人父母的,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把自己变成孩子。每个家长都问问自己,我和孩子有没有共同的爱好?比如,和孩子有共同的读物吗?和孩子一起看足球赛吗?和孩子一起上网吗?和孩子有共同的喜欢的明星吗?等等一定要和孩子保持共同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总想和孩子们呆在一起……如果我跟孩子们没有共同的兴趣、喜好和追求,那么我通向孩子心灵的通道将会永远堵死。”你们看,如果和孩子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你连有效的教育都不可能。不但要保持和孩子的共同爱好,更要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什么叫“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请读读陶行知先生这段话:“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忽儿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在成人看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在孩子看来,却比天还大。这段话让我感动万分!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心灵世界竟有如此细腻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我们只能说,陶行知先生的一颗真诚博大的爱心同时又是一颗纯洁无暇的童心!一个优秀的教育者,无论教师还是家长,一刻都不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这个观点不是我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我们要做有童心的教育者,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心灵去感受,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儿童视角”。第三,和孩子一起阅读好书籍。各位家长可以想想,或者问问自己——“我”最近读书了吗?“我”最近读的一本书是什么书?如果你没有读书的习惯,你就没有任何理由要求孩子读书。北大教授陈平原有一句话,可能会让一些父母心惊肉跳:“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请大家问问自己:“我”堕落了吗?所谓“和孩子一起阅读好书籍”,不一定是说要孩子读同一本书——当然这也需要,但不是我们阅读的全部,而是说我们应该和孩子同时保持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我女儿现在已经参加工作,可她至今还保留着阅读的习惯,经常买许多纸质书来认真读。其实,我很少对她说“要读书要读书”,但我本人就是爱读书的人,这对她是一种示范和影响。家长们也应该有自己的藏书。那么,父母们应该读什么书呢?我提倡读三类书——第一类是有关家庭教育的书。孙云晓的书,朱永新的书,尹建莉的书,卢勤的书……它们关于家庭教育的著作都值得大家读。当然,我也写过家庭教育的书,也可以去找来读读。第二类是和你职业相关的书。你是会计的,你经常拿着财会方面的书读;你是医生,你经常拿着医学方面的书读;你是律师,你经常拿着法律方面的书读……想想,如果孩子看到爸爸妈妈都四十多岁了,还捧着自己专业的书在学习,那是怎样一种影响?第三类是孩子喜欢读的书。通过读这些书,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可以和他们有共同的话题。其实,还有第四类,就是人文书籍。哲学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学的等等,这能够拓展你的胸襟,开阔你的视野,丰富你的内心,饱满你的灵魂,至少能够让你在孩子面前,有一种源于“学识渊博”的魅力。第四,和孩子一起养成好习惯。父母应该养成的好习惯很多,比如刚才说到的阅读,还有健身,等等,但这里我特别想重点说要养成反思的好习惯。没有反思就没有成长,孩子如此,父母一样如此。但这里所说的“反思”不是静止的冥思苦想,而必须有一个载体,就是“写作”——可以每天给孩子写几句话,或鼓励,或表扬,或建议,也可以给孩子说说自己犯的错误以及认识;可以和孩子一起写日记,记下自己的点点滴滴想法,尤其是对自己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得失;可以和孩子一起写阅读笔记,包括直接在书上批注,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和孩子共同阅读、分享思想的方式;可以和孩子一起写作文,不一定是孩子写的命题作文——如果愿意也可以和孩子写同题作文,但更多时候是写家庭教育案例,即蕴含着自己智慧与教训的故事。我特别想说的是,其实重要的不在于你写什么,或写了多少,重要的是你写本身,就是在用行动对孩子说:孩子,爸爸妈妈很在乎你,愿意陪着你成长!一个人应该养成的好习惯有很多,但只少应该养成三个好习惯:健身的习惯,这让孩子有一副好筋骨;礼貌的习惯,这是让孩子与人相处时,懂得礼貌和尊重,这是一种必须的教养,或者说“修养”;阅读的习惯,这是让孩子终身学习。孩子有了这三个好习惯,无论从事什么职业,这一生肯定会是幸福的。当然,这三个好习惯,家长也应该养成。好,大家回顾一下我提的四条建议:第一,做孩子人格的榜样;第二,做孩子知心的朋友;第三,和孩子一起阅读好书籍;第四,和孩子一起养成好习惯。关键词就是“榜样”、“朋友”、“阅读”、“习惯”。父母做到了并做好了这四条,就是无声而有效的家庭教育。所以父母的确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因为——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二、艺术教育对孩子一生有何作用。刚刚我们说到了,家庭教育不是“家庭教学”,但是现在由于我们现行的教育制度问题,很多家长的确是过分重视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很多父母把孩子的每一分钟都安排得满满的,安排学习这学习那,但却没有艺术。如果你是这样的父母的话,你应该知道:影响人一生幸福最重要的东西,你没有让孩子学,却让他(她)学了大量没用的东西。大量爸爸妈妈把理性的、知识性的东西放在了孩子的童年。这样就剥夺了孩子感性素质的发展机会。马云在贵州的大数据峰会上再次语出惊人,他表示:如果不让孩子去体验,不让他们学艺术,我可以保证,30年后孩子找不到工作。李开复之前也说过:未来什么都有可能被代替,唯独艺术与娱乐不可能被代替。一个人想要获得一生的幸福,不仅要拥有获得幸福生活条件的素质,还要拥有体验幸福感受的素质。未来将是“雅者为王”的时代,如果你不重视孩子艺术素质,将来孩子就会像如今学识不高却想成功一样难。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孩子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的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丰富情感,使孩子从小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另外孩子用唱歌、舞蹈、钢琴弹奏、表演等这些外在符号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内心的情感,感受到用艺术与别人交流的喜悦,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一种因自我肯定而产生的愉悦感。艺术创作是一个手、眼、脑并用的过程,需要孩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审美对象,用脑去想象
本文标题:小学家长会校长讲话稿发言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227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