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登快阁》——黄庭坚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修水人;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与张耒、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其最重要的成就是诗;兼擅行、草书,和苏轼、米芾、蔡襄称宋四家;词与秦观齐名,词风流宕豪迈。书法•黄庭坚书法《砥柱铭》拍出4.368亿天价•创下了中国艺术品拍卖最高价格纪录。•《砥柱铭》近600字,长达8.24米,加•上历代题跋,总长近15米,是黄庭坚•现存最长的大字行楷。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1、主张“以俗为雅”、“以故吐新”强调运用古人词句要“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用铁比喻被陶冶的万物即诗歌的素材,用金比喻点化后的成品即诗歌。2、要求诗人以“自成一家”为努力目标强调诗人主观的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开创了“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北宋后期,黄庭坚在诗坛上影响很大,追随和效法黄庭坚的诗人颇多,逐渐形成以黄庭坚为中心的诗歌流派。黄庭坚《登快阁》中的快阁,今在江西泰和写作背景这一首著名的七律是诗人任太和县知县时登快阁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倚阁观望江、天的描述,勾勒了一幅深秋傍晚的图画,抒发了作者为官在外的一种失意无聊和归隐故园的情怀。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痴儿:痴子、呆子用自《晋书•傅咸传》所载夏侯济之语;倚晚晴:用杜甫“转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句。杜诗之“倚”,倚于山阁,乃实境平叙;李诗之“倚”,主语为“万古贞魂”,乃虚境幻生而成;黄诗之“倚”,可谓虚实相兼;诗人之“倚”,乃是实景,但却倚在无边无垠的暮色晴空。首联透露出了他对仕途的厌倦情绪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颔联用的是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朓“余霞散成链,澄江静如练”之句,但黄诗又是锻炼熔造新的境界:千山叶落,天空方显辽远阔大,新月映照,澄江更显空明澄澈。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颈联用典写伯牙摔琴谢知音和阮籍青白眼之事。表现诗人独自登临的孤寂之感:知音不在,我弄断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弹奏,于是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横在这里写的是眼神的情态,兀自凝望,展现出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形象。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我真想驾一叶扁舟,吹着悠扬的长笛,返回遥远的家乡,去过那悠闲忘我的生活,我这个心愿啊,早跟白鸥订好盟约了。最后两句写诗人弃官归隐的意向全诗结构•首联入题,诗人忙完了一天的公务,在晚霞满天的时分,登上快阁,游目骋怀,透露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颔联写景,远望秋山,山岭上的树木叶落殆尽,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阔远广大。月亮映照在澄净如镜的江水中,使江水显得更加空明澄澈。•颈联抒情,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心内的烦忧无端而来,感叹仕途艰辛,世无知音,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惟有借酒浇愁。•尾联述志,诗人要结束宦游生活,踏上归船,与白鸥为伴,自由快乐地开始新的生活。整首诗意蕴隽永,语势流贯,近代文人潘伯鹰评价此诗“一气盘旋而下”。•诗中多处用典。“朱弦”、“青眼”不仅用事贴切,而且善敷色彩;“落木”、“鸥盟”等已化用无痕,如从己出。•善炼字面也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倚晚晴”的“倚”,写其逍遥自得的神情,“美酒横”的“横”写出诗人坚持自我及兀然傲世的姿态。“已为”、“聊因”、“吾与”等词组的使用,使诗歌显出情致的跌宕变化。艺术手法思考题:•1.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以下本诗都运用了哪些典故?有何表达效果?五、六二句,是诗人巧用典故的中句。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史载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诗人这二句大意是说,因为知音不在,我弄断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弹奏,于是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此处横字用得很生动,把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形象神情托了出来。思考题:•2.颔联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胸襟?景物:落木、天、澄江、月;特点:简洁、寥廓、明亮;表现了作者心境的空明,襟怀的辽阔,感悟的幽深。思考题:•3.有人说这首诗的意旨落脚在“归”字上,请结合全诗谈谈哪些地方体现了一个“归”字。•①自称“痴儿”,称处理官事为“了却”,表明诗人厌烦官场事务;•②“倚”字表明自己更喜欢欣赏自然风物;•③“已”、“聊”表明世无知音,自己已无意仕途;•④“弄长笛”、“与白鸥盟”表明诗人希望远离世俗,过悠闲忘我与世无争的生活。这些地方都体现了一个“归”字。
本文标题:《登快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234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