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疫控制应急预案鼠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我县历史上曾发生过人间鼠疫,为保证在鼠疫疫情发生和流行时进行高效、有序的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地减轻鼠疫流行造成的危害,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实施办法》和《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鼠疫控制应急预案》制订本预案。一、疫情报告接到鼠疫疑似病例的疫情报告后,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疫情报告规定的时间,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和承德市疾控中心报告疫情。二、建立隔离病房和临时实验室接到疫情报告后,迅速调动鼠防应急小分队,携带应急装备和药品,在2个小时内出发,迅速赶赴发病地点。(一)以病人所居住的房屋或就诊的诊室为隔离病房,在其隔壁或临近的房屋建立临时实验室。(二)消毒病房。按照个人防护的要求,迅穿好防护服装,对病房和实验室由外向内进行空气消毒和灭蚤杀虫处理,同时将病房隔离。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2小分队流调人员按照《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一)目的1、核实诊断。2、查找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掌握调查地区鼠疫人群中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3、追踪和管理和患病的人和物的密切接触者,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4、监测和评价疫情预防和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和效果。5、掌握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空间分布、结构、性制及流行规律,尽早发现疫情或流行指征。6、制定预防和控制鼠疫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二)工作程序1、个案调查。着装后进入消毒后的病室,要认真、详细地了解和记录患者发病前的活动及接触病人及野生动物情况,发病后的密切接触者的有关情况,并填入个案调查表。2、对密切接触者追踪和调查根据鼠疫病例个案调查获得的信息,及时开展对密切接触者的追踪调查,填写密切接触者调查表。四、诊疗人员进行诊治小分队诊疗人员着装后进入病房,详细询问病史和症状及体征,进行详细全面地检查,根据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3做出初步诊断,并做好病历记录,对病人进行特效和对症治疗。对死亡者进行尸体的检查和剖验,必要时进行病理学检查。五、检验人员进行取材检验(一)各型疑似鼠疫患者,均应采取静脉血3-5ml。(二)疑似腺鼠疫病人,抽取淋巴结组织液。(三)疑似肺鼠疫病人采集病人痰液,和咽试子涂擦咽部。(四)疑似眼鼠疫取眼的分泌物。(五)疑似肠鼠疫应取病人的粪便。(六)疑似皮肤鼠疫取水泡、脓泡液。(七)疑似脑膜炎鼠疫取脑脊液。对材集的标本及时进行检验和培养。六、初步诊断县级鼠疫诊断专家组,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检验结果对疑似鼠疫病人进行初步诊断,报省鼠疫防治所进行复判。七、确定隔离区(一)小隔离圈的确定:以鼠疫病人所在住处为中心,若为排房将其一排,若为独院,将其前后周围1-2户的庭院,若为楼房将楼层或整幢楼,划为小隔离圈。(二)大隔离圈的确定:以鼠疫病人住宅为中心,将整4个村或整幢楼或几个街区划为大隔离圈。(三)将所划的大小隔离圈及警戒圈,报请上级有关部门,请求对疫区进行封锁。(四)根据上级的要求,立即起动流行病学调查组、治疗组、检验组、消杀灭组、检诊组、交通检疫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卫组、综合信息组。八、宣传教育1、宣传教育内容(1)对各级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鼠疫诊断和治疗知识,熟悉疫情报告、疫区处理和交通卫生检疫的工作内容和程序。(2)针对疫源地及其毗邻地区的干部群众,应以“三报五不”为主;三报:即报告自然死鼠病鼠;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报告疑似鼠疫病人。五不: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挖鼠粮;不在鼠洞边野餐和休息玩耍;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3)对其他地区的干部群众宣传鼠疫防治的科普知识。如: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分布,哪些动物带有鼠疫菌,传播方式,如何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等。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主动自觉地做好预防鼠疫的工作。同时对群众中的某些迷信活动,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中容易造成鼠疫发生和传播的习俗,恐惧心理麻痹思想进行针对性的宣传。5(4)对铁路、交通、民航、公安、工商管理、动物检疫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他们熟悉国家关于鼠疫疫源动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交通卫生检疫知识,以减少鼠疫从国外及其他省专入。(5)健康人群的保护要从下一代抓起,在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的健康教育课本中加入鼠疫科普知识,逐渐提高全民保健素质。九、预防接种根据鼠疫流行强度以及相互接触人群受威胁的情况,确定预防接种对象和范围。1、接种范围,进入鼠疫自然疫源地内捕猎疫源动物或从事其他活动的人员应在一周前进行接种;从事强毒鼠疫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对肺鼠疫流行区内周围人群必要时进行预防接种。2、接种的途径采取皮上划痕法。所使用的疫苗为:EV(冻干)鼠疫活动菌苗。3、接种免疫效果对接种人群均有一定保护力。4、接种方法(1)使用前仔细观察菌苗及盐水安瓶,凡有破裂、标签不明、已过效期、菌块收缩及溶解困难等情况时,不能使用。(2)以无菌注射器吸取2ml灭菌生理盐水加入菌苗安6瓶,使其充分溶解,然后按标签记载的人数加入生理盐水,稀释成每ml含1人份(即每人份10亿菌)(3)皮下划痕部部为臂部肱二头肌,局部75%酒精消毒,干后滴加菌苗悬液,用消过毒的种痘刀或缝衣针在滴加菌苗处作“#”字划痕,深浅应适当,以划痕表皮稍见血丝为宜,每划长度为1cm-1.5cm,两道划痕平行间隔0.5cm,划后用接种针拨动菌苗悬液,使其均匀涂布于划痕上,待菌膜自然干燥成胶膜状后方可放下衣袖,不可用日晒或用口吹干。5、接种剂量鼠疫菌苗接种的年龄与剂量关系表4-5岁年龄皮下接种量皮上划痕量2岁-6岁1/3人份(0.3ml)1滴(划1个#字)7岁-14岁1/2人份(0.5ml)2滴(划2个#字)15岁以上1人份(1.0ml)3滴(划3个#字)6、接种注意事项(1)接种须无菌操作,所用器具均必须高压灭菌(条件不具备时应煮沸15分钟以上),每接种一人后应更换接种针头,消毒后可重复使用,废弃物应进行消毒处理。(2)接种后一般无反应或反应轻微,皮下接种6小时-10小时后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或淋巴结肿痛、全身倦怠、体温升高等轻微反应属正常接种反应,一般不经治疗3天-5天即可消失,必要时可对症治疗。(3)接种后如出现较重反应者应送入医院治疗,急性重度反应须立即进行抗体休克治疗。7十、鼠疫疫点的终末消毒、灭鼠、灭蚤(一)注意事项1、在出发前,应检查所需消毒用具、消毒剂、灭鼠药、杀虫药和防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2、消毒人员到达疫点,首先查对门牌号(居住房间)和病人姓名,并向有关人员说明来意,做好防疫知识宣传,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域。3、脱掉的外衣应放在自带的布袋中(不要放在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的地方),按鼠疫三级防护着装。4、仔细了解病人患病前和患病期间居住的房间,活动场所,用过的物品、家具、吐泻物、污染物倾倒或存放地点,以及污水排放处等,确定消毒范围和对象。根据消毒对象及其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5、进入疫点时,应先消毒出一条1.5米宽的通道,供消毒前测量、采样和其他处理用。6、测量房屋、家具及地面需消毒的面积和体积,估算消毒需用水量。7、必要时,由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前采样。8、消毒前应关闭门窗,将水缸盖好,将未被污染的贵重衣物、饮食类物品、名贵字画及陈列物品收藏好。9、大、小隔离区内,严禁群众用器械捕鼠。810、疫区内的猫狗要严加管理,进行拴养,凡不拴养的猫狗予以处死。11、消毒、灭鼠、杀虫过程中,不得吸烟、饮食。要注意自我保护,既要防止受到化学因子的伤害,又要避免受到微生物感染。12、消毒、灭鼠、杀虫过程中,不得随便走出该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隔离区内。13、消毒应有条不紊,突出重点。凡应消毒的物品,不得遗漏。严格区分已消毒和未消毒的物品,勿使已消毒的物品被再次污染。14、携回的污染衣物应立即分类作最终消毒。清点所消耗的药品器材,加以整修、补充。15、填写疫点终末消毒、灭鼠、灭蚤工作记录。(二)消毒方法1、对小隔离区进行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用5%来苏尔或石碳酸水溶液喷雾消毒,每平方米用药100ml-300ml。肺鼠疫房间每天消毒2次。2、对住过鼠疫病人的楼层过道、电梯间和楼梯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对病人使用过的会议室、娱乐室、大厅及过道等场所,可进行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消毒后尽可能长时间地开窗通风换气。对地面、墙壁、电梯间消毒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喷9雾消毒可用5%来苏尔水溶液,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m2。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应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3、对病人用过餐(饮)具、污染的衣物消毒时,应在疫点进行煮沸浸泡或擦试消毒,首选煮沸消毒15分钟-30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也可用高压灭菌蒸汽进行消毒(0.105Mpa20min高压消毒)。作浸泡消毒时,必须使消毒液浸透被消毒物品。可用5%来苏尔水溶液浸泡24小时,再用清水洗净。4、衣服、被褥等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也可用高压灭菌蒸汽进行消毒。或用5%来苏尔水溶液浸泡24小时;不耐热的毛衣、毛毯、被褥、化纤尼龙制品等,可采用甲醛熏蒸,药量为50ml/m3密封24小时,或用环氧乙烷熏蒸,药量为1.5ml/L-2.0ml/L。方法是将消毒的物品装入塑料袋内,倒入环氧乙烷,用铝夹封好袋口,大于15℃的室温作用16小时-24小时自然气化消毒。5、家用电器等贵重物品用75%酒精擦试,作擦试消毒时,必须反复擦拭2-3次。对污染重、经济价值不大的物品和废弃物,在征得病人家属同意后焚烧。106、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用5%来苏尔溶液浸泡或漂白粉(200g/kg-400g/kg)消毒24小时后掩埋。7、粮食、食品用炒、煮和暴晒方法消毒。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煮沸30分钟,或用5%来苏尔溶液浸泡24小时后掩埋,也可焚烧处理。8、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用5%来苏尔水溶液浸泡24小时,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以使内外都达到消毒目的。9、纸张、书报采用环氧乙烷气体熏蒸,消毒剂量和方法同“消毒方法”的第3条,无应用价值的纸张、书报作焚烧处理。10、手与皮肤用75%酒精棉球擦试或75%乙醇溶液浸泡1分钟-3分钟。11、病人尸体用5%来苏尔溶液浸湿的布单严密包裹,口、鼻、耳、肛门、阴道要用5%来苏尔浸泡的棉球堵塞后尽快火化。土葬时,应远离水源50m以上,棺木应在距地面2m以下深埋,棺内尸体两侧及底部铺垫厚达3cm-5cm漂白粉。12、因鼠疫死亡的动物尸体,一经发现立即深埋或焚烧。此外,应向死亡动物周围(鼠为30cm-50cm,大动物为2m)范围内喷雾撒漂白粉进行消毒。13、运输工具如车、船内外表面和空间,用5%来苏尔溶液消毒,用量和方法同“消毒方法”的第1条。对密闭空间11用环氧乙烷气体熏蒸,方法同“消毒方法”的第3条。14、厕所的四壁和地面的消毒,方法同“消毒方法”的第1条。粪坑内的粪便可按粪便量的1/10加漂白粉,或加其他含氯消毒剂干粉或溶液(使有效氯作用浓度为20000mg/L)搅匀作用12小时-24小时。15、垃圾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也可喷洒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60分钟以上,消毒后深埋。16、疫点内的生活污水,应尽量集中在缸、桶中进行消毒。每10升污水加入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溶液10ml,或加漂白粉4g,混匀后作用1.5小时-2小时,余氯为4mg/L-6mg/L时即可排放。17、疫点消毒工作完毕,对消毒人员穿着的工作服、胶靴等进行喷洒消毒后脱下。将衣物污染面向内卷在一起,放在布袋中带回消毒。所用消毒工具表面用消毒剂进行擦洗消毒。18、必要时,到达规定的消毒作用时间后,由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后采样。(三)灭鼠的方法1、人间鼠疫疫区内必须在灭蚤的基础上灭鼠或灭鼠、蚤同时进行。2、在大、小隔离区内,家鼠、野鼠都要达到无鼠无洞的标准。12
本文标题:鼠疫控制应急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248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