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永远的孔子世人尊称孔子为--------“圣人”、“先师”人们把到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中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府孔府大成殿大成殿孔子像孔林神道享殿孔子墓孔子和弟子们《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南宋朱熹把《论语》《中庸》《大学》《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孔子及《论语》简介: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删修《春秋》,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主张仁义,以德服人。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492章,内容涉及很广:哲学、政治、教育、文学、艺术乃至立身处世之道等。文字简短,精练质朴,含义深刻。不少句子被人们当作人生格言而奉行,是我国现存最早用语录体记录的古籍。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有很深广的影响,在文学史上占用重要地位。“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必读书。愠说三省罔殆诲女知焉凋wǎngdàihuìrǔzhìyāndiāoyùnyuèxǐng一、生字你来读论()语愠()省()罔()殆()诲()焉()弘()恕()二、通假字:说:女:知:lúnwǎngyānyùndàihóngxǐnghuìshù通“悦”,愉快。通“汝”,人称代词,你。通“智”,聪明。翻译文言文方法指导:1、要弄懂每个字的含义;2、把古代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双音节词;3、弄懂虚词的用法;4、补充适当的词语;5、调整句子的语序;6、揣摩句子的语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时常通“悦”愉快志同道合的人了解怨恨,恼恨有道德修养的人但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1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理解:讨论学习方法、学习乐趣、态度与个人修养:不断温习,方能牢固,学习之乐;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注: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数、书。既要学书本知识,又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泛指多次反省谋划尽心竭力诚实传授的学业复习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忠”“信”为“传习”之本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之)为师矣。”旧的(知识)领悟可以凭(这一点)做了3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常复习旧课,领悟新知。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惑有害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4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教导教诲通“汝”你认识事物(的道理)吧是代词,这通“智”聪明智慧固定句式:“……也”译作“……是……”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要老实谦虚,不要不懂装懂.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ziyue慧。”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相同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思想品德修养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虚数,几个人走相当于“于之”在其中他们的优点好的方面顺从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及思想修养: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停止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理解:讨论思想品德修养和思想体系核心——“仁”的概念: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并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9这样凋谢理解:讨论思想品德修养: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想不要在吗理解:讨论思想品德修养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大概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关于思想品德修养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1、2、3、4、51、4、5、6、7、8、9、108、10返回总结:第一则讲学习方法、态度和为人态度,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第二则可看出古代学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第三则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第四则讲学习方法,加强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了“学”与“思”的辨证关系。第五则讲学习态度,强调不要不懂装懂,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第六则和第七则讲学习态度,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第八则讲的是思想品德修养,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第九则讲的是思想品德修养,面对着利害关系,遇到事变关头,方能见君子的操守。第十则讲的是思想品德修养,为人处事之道。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不亦乐乎见贤思齐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岁寒知松柏知之为知之返回学而时习之。时,时常。习,复习故时有物外之趣。日,每天。能张目对日。文言实词:吾日三省吾身。时,常常日,太阳。不亦说乎。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而殆。士不可以不弘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悦”的古字,愉快。三省,多次反省。故,学过的知识。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强。欲,愿意,想要。施,施加。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知之为知之……仁以为己任。为为,替。为,做。为,是。为,作为。项为之强。为之怡然称快。以丛草为林……。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wèi)(wéi)为,因为。为,为了。为,作为。为,被。可以为师矣。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士不可以不弘毅。可以可以,可以凭借。可以,能够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诲女知之乎……知,了解。知,知道。知,知道。知学而时习之。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择其善者而从之……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之之,代词。文言虚词: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死而后已。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人不知而不愠。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不思则罔……任重而道远。而而,承接。而,转折。而,并列。文言代词:吾日三省吾身。吾,人称代词,我。女,同“汝”,人称代词,你。余忆童稚时。余,人称代词,我。诲女知之乎。⒈下列句子朗读中,停顿处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思而/不学则殆C.择其善者/而从之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B⒉比较下列各句“而”的不同用法,按A(顺接)、B(转接)分别归类,将字母填入括号内。⑴学而时习之()⑵人不知而不愠()⑶思而不学则殆()⑷择其善者而从之()ABBA⒊在括号中解释划线字,然后解释整个文句。⑴温故知新()⑵见贤思齐()⑶任重道远()旧知识复习旧的知识,能有新的发现。相同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路程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⑸学而不思则罔()⑹思而不学则殆()走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迷惑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有害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⒋选出对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A.别人不知道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B.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C.别人不了解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D.别人不了解,我就不怨恨,不是君子吗?B⑵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A.选择其中善良的跟随他,其中不善良的让他改正。B.选择他们的优点就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C.看到他们的优点就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让他们改正。D.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B⒌根据提示,写出课文原句。⑴真正有修养的君子应具有的风格:⑵“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是:⑶作者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依据是: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⒍《论语》中的许多内容,后来逐渐演化固定为成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等,请看《论语》中的下列语句各是什么成语的原型。⑴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⑵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见贤思齐尽善尽美⑶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⑷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⑸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⑹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举一反三道听途说巧言令色诲人不倦学而不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②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横木。这里理解为“凭着轼”(表敬意)。②壹似,很像。③舅:公爹。古时女子称丈夫的父亲。④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⒈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含义。⑴孔子过泰山侧⑵夫子式而听之⑶然⑷昔者吾舅死于虎⑸何为不去也⑹小子识之经过妇人的哭声是的从前离开这件事记住⒉“小子识之”的“识”应读为()⒊“式而听之”中的“而”表示()A.顺接B.转接⒋文中的“夫子”指的是。⒌妇人当时在墓前哭的是。zhìA孔子儿子⒍妇人的丈夫与儿子因何而死?⒎“而曰”前省略了主语,如果补出来,应该是。⒏文中哪句话可作为本文主题?翻译这句话。被老虎吃掉。妇人苛政猛于虎。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凶猛。关于孔子孔子对鬼神宗教迷信活动采取存疑态度,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学”“思”结合,其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教育,几乎无所不包。孔子图片9月28日,礼仪人员在山东曲阜孔庙进行祭孔乐舞表演。当天,“同根一脉,两岸同祭——2006祭孔大典”在孔子故里山东省曲阜市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57周年。台湾祭孔参访团500多人参加了本次大典。在台湾,台北市长马英九担任台北孔庙祭孔活动的主祭官。他代表台北孔庙接受了曲阜孔庙赠送的商周祭器复制件。9月28日,为纪念孔子诞辰2557周年,第二届云南红河建水孔子文化节开幕。活动以“祭华夏万世宗师,展建水千载文明”和“千年古临安文化光辉耀古今,百年新建
本文标题:论语(优秀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255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