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7.2-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向量(2)
a+bbaOCBA§7.2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向量(2)——平面向量的加法(二)授课班级11机电、11数控授课时间2012-3-6课程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第二课时(共4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平面向量的加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2、识记平面向量加法运算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并能用其求两个向量的和向量。3、能用代数式求两个向量的和向量,通过与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类比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1、平面向量加法运算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并能用其求两个向量的和向量。2、用代数式求两个向量的和向量,通过与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类比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教学难点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方法情境探究、动手实践、归纳讲解。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备注情境探究探究:小明从家O点出发到学校B点,周边的道路如图所示,四点O,A,B,C构成平行四边形OABC。(1)小明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径?所发生的位移如何表示?(2)如果bOBaOA,,与ba,分别相等的向量有哪些?(3)baba,,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在探究交流中感知不同方式的位移对结果的影响,进一步体会向量加法的概念,引发思考:除三角形法则外还可以如何进行向量的加法运算?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体会向量加法的实际应用。新知归纳向量的加法:一般地,对于不供线的非零向量a和b,我们还可以作平行四边形来求两个向量的和,以任意点O为起点分别作bCaAO,O,以OA、OC为临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BC,则以O为起点的对角线向量OB就是向量a与b的和。我们把这种求两个向量和的方法叫做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结合情境中的图示讲解,便于学生理解。baCBA0a+bbabaOFEDCBA典例分析例1:如图所示,已知向量a和b,用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向量ba。总结运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和向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强调作图的规范性。解析:练习:P43练习1、2。在总结出基本方法和步骤后进行练习。典例分析例2如图所示,已知O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则:(1)OCOA_____;(2)EFBC_____;(3)FEOA_____;(4)FAEFDECDBCAB_________。先独立思考,在与同学交流。注意类比代数运算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提醒学生注意向量的方向。思考交流思考交流(1)用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能求出共线向量的和向量吗?(2)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与三角形法则有什么区别与练习?请与同伴交流。先思考,再动手验证。后与同伴交流。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老师要强调:三角形法则强调首尾相连,平行四边形法则强调共起点。问题解决问题解决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在物理学中求合力时经常遇到。如图所示,一个拉紧的弓箭,箭尾受到两个方向的力的作用,最终形成合力,使箭向靶心飞行。(1)用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箭尾所受两个方向力F1、F2的合力F。(2)如果力F1、F2的大小为100N,它们的夹角为90°,则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是多少?课堂小结1、平面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运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两个向量和向量的方法与基本步骤。2、平行四边形法则与三角形法则的区别与联系。课堂作业练习册P26第2(1)(2)(3),预习下一节内容。教学反思本节课,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出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学生在熟知的生活情境下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用方格纸中降低了难度,使学生经历了成功的喜悦;运用动画演示,直观形象地反映了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区别与联系,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的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价值,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加强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文标题:§7.2-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向量(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27883 .html